許細美
摘 要:作文教學中,孩子在寫作中說假話,虛擬故事,短時間內看來好像并沒有任何危害。因為假話的作文中心鮮明,學生可以在短時間內取得高分。但它的負作用很快就會彰顯出來。那就是他們很快就感覺到拿起筆來時無話可說,所以就越來越不喜歡寫作。
關鍵詞:積累素材;引導閱讀;釋放情感
小學語文新課標提出:“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放眼當今的學生作文,我們很難再看到孩子們在文本當中體現出童真、童趣以及真實的自我。究其原因在于現今的學生他們缺少生活經驗的積累,而教師們又深受應試教育因素的影響,導致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變相地扭曲了孩子們對現實生活的正確感受與反映,使本應是言語充滿靈氣、內容豐富多彩的學生文章變成死板、滿是虛偽話、空話、漂亮話的作文。因此,在日常的作文教學時,教師應講究作文的真實性,讓學生快樂作文;應尊重學生自身的真實感受,課堂上立足于真實和真誠、個性及創新;還應追求作文教學的教育性,讓學生在寫作的這一過程中陶冶自身情操,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下面談談個人的初淺的幾點看法:
一、 消除寫作的畏懼心理,提高寫作興趣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頭戲之一,可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學生怕寫作文,寫作過程中覺得無話可說、沒事可寫,每次作文課上,看著學生們那一張張“苦瓜臉”,我仿佛看到他們的臉上寫著“想不出來,寫不出來”的字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想要讓學生走出畏懼作文的心理,就必須先打破這個惡性循環,這就需要教師用多方面、多角度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去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毋庸置疑,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就是學生快樂作文的基礎,也是最關鍵的教學手段。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任何行業入門的唯一向導,是提高孩子寫作能力的基本前提,只有讓孩子們產生“我想寫”的寫作動機,教師才有進一步的機會去訓練他們怎樣寫,最終達到“會寫”的目的。如在學校體育節比賽中,我們班學生齊心協力、互幫互助、技壓全場,取得了全校第一名的好成績,這我們班級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孩子們都興奮不已,情緒高漲。看著孩子們激動得發紅的臉蛋,我靈機一動,多好的寫作素材啊?何不趁機上一堂作文課呢?于是,我說:“同學們,你們真厲害,能在體育節的比賽中獲得了全校第一,你們開心嗎?”孩子們都異口同聲地大聲回答:“開心!”我接著說:“誰能來描述一下你此時此刻興奮的心情?”“你為什么會這么開心呢?”“你覺得怎么樣改進我們可以做得更好呢?”……幾個孩子們感興趣的話題下去,他們的思路也就自然而然地在老師潤物細無聲的引導過程中打開了,他們的語言變得生動而又具體。孩子們最喜歡聽老師表揚他的話了,沒有哪個學生不希望自己受到老師的表揚和同學的稱贊,此時,老師對學生的評價方式也深深影響著孩子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我為一些語言生動有趣的學生加以贊揚并鼓勵他們進一步對自己的感受進行表達,增強他們的自信心,還鼓勵班里的學生向他們學習,孩子們有了真實的、豐富的感官體驗和思考,再加上老師發自內心的表揚與鼓勵,他們很自然地就會有話可說,有事可寫了,老師為他們提供了一個這么令人激動、記憶深刻的教學場景,就不愁孩子們寫不出好的文章來了。
作文課上讓學生消除寫作的畏難情緒,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心態,產生寫作興趣尤為重要。
二、 讓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積累素材
藝術源于生活,作文教學,亦是如此。生活是寫作的重要源泉,想要開發學生的寫作資源,老師們就要引導學生走進生活、感受世界,做生活的有心人,就能挖掘出生活中的寫作素材。俗話說:“一粒沙子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孩子們的家庭生活、校園生活和社會生活都是豐富多彩的,只是他們基本上熟視無睹,在寫作時也就勾不起回憶。因此,在作文教學中如何有效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是習作中的重要環節,生活中耳聞目睹的所有事和物,都會是學生寫作的最佳素材。老師只有在生活中引導他們學會觀察,豐富他們的見識,激發他們的寫作欲望,才能從根本上杜絕學生寫作時“假、大、空、套”的現狀。在聽別人聊天的過程中,你很有可能被健談者的妙語連珠而驚嘆;欣賞一幅美術作品,你更有可能被作品那鮮艷的色彩所陶醉;聽一小曲,你還可能會被其悠揚婉轉的旋律而感動。因此,課堂上老師要有意識地指引學生去認識、去了解、去深入地體會生活,讓孩子們在觀察中學會發現生活中的真、善、美,懂得去分辨生活中的假、丑、惡;更相機引導孩子用心去體會和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真情,感受生活的美好與溫暖;同時,還應多組織一些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為孩子創造豐富、真實的寫作素材。
只有老師在生活中做生活的有心人,注意留心觀察生活中的事和物,懂得從生活中找素材,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引導孩子做生活的有心人,鼓勵他們去留心身邊的人和事、景和物,并把這些最為真實和寶貴的生活資源轉化成源源不斷的寫作素材,學生也會隨之潛移默化,慢慢地喜歡上寫作的。
三、 積極引導閱讀,提高寫作素養
都說寫作得靠學生自己,但作為教師的我們可以以有效的方法去引導他們提高作文的寫作能力。杜甫曾經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破萬卷”的意思就是要多讀書,書讀得多了,才能博古通今,寫文章也就能得心應手,我們的語文課文中,有許許多多優美的詞句和片段,它們就是教師進行寫作教學時的好材料,因為課本中很多都是古今的名家名篇,它們的文本語言生動形象、易感易學,非常適合孩子們閱讀。對于這類文章,教師就應該鼓勵學生多讀多記,甚至把它們背下來,這樣積累的詞匯多了,學生寫作時語言的源泉就能豐富而不枯竭。想讓學生能寫出好的文章,不僅要讓他們熟讀課文,更應該擴大學生學習的知識面,有效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方面地去閱讀各類報刊雜志,閱讀古今的名家名篇,在閱讀中汲取文中豐富的寫作養分,通過長時間的知識積累,孩子們會在無形中建立了一個小型的知識倉庫,他們讀的書越多,感觸就越多,在這學習過程中積累的材料品種也就越來越多,寫作的素材就會越來越充足,就能解決在寫作時無米下鍋的難題。但只靠多讀書還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在日常的作文教學中教師還應該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注重去發現學生作文中的優點,哪怕是其中一個好詞,一個好句,作為教師的我們都應熱情鼓勵和適當表揚。如:片斷描寫、隨機作文、活頁作文等,只要有發現學生的進步和優點,就及時給予肯定。
讓每個學生在閱讀和應用的過程當中均能體驗成功的喜悅,他們就會更深層地喜歡閱讀和寫作。
四、 引導學生學會傾吐,釋放情感
冰心說:“作者的感情只要有一點兒不真實,讀者一下子就會念得出來。所以要對自己真實,要把自己的真情實感寫出來。”能以樸實的情感,讓讀者在品讀過程中流下辛酸、激動的淚水的寫作手法,這就是生活的寫真法。所以教師應鼓勵學生在寫作時做到“情感真實”,讓學生學會在行文中真實而自然地抒發他們對生活和對生命的感悟,使這份情感的流露符合自身的審美情趣,讓真情在文中流淌。更要讓學生學會充分利用各種感覺器官,對周邊的事和物進行全方位的體驗或感知,只有這樣才能真真正正體驗其中的真味兒,學生也才能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來。孩子們會有許許多多美麗的幻想,有時甚至是荒誕無稽的。但我們不能以成年人的眼光去審視這份感覺,而要積極地鼓勵他們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方式寫出來。如教學《我的煩惱》這類作文題時,我讓通過列舉自己身邊遇上的一些不順心的事,讓學生感受老師的真誠,再引導學生說說自己有什么煩惱,為什么會煩惱,以及在煩惱時的表現都說出來。學生通過發自內心的傾訴,再經過老師的積極引導以及同學間互幫互助想出合理的解決方法。這一過程的引導,孩子們就會有一種情溢心間、不吐不快的感覺,他們需要傾訴,此時,老師就要以此為契機,為孩子們提供宣泄自己內心情感的機會,并引導他們以文字的形式把這種感受寫出來。
作文教學中應讓學生敢于寫出自己的真實真事,敢于在文章中傾訴自己的喜悅和困惑,自己的躊躇和惆悵,表達自己的情感及精神,哪怕孩子們還不成熟、還很幼稚,但那畢竟是孩子們自己最為真實的情感釋放。
總之,在作文教學的道路上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寫作的興趣,激發他們愛作文的情感。生活是真實的,作文更應當是真實的。因此,老師在指導學生寫作時,要注意引導孩子們從生活出發,從實際出發,盡情地抒發自己的真實情感,敘述自己的生活經歷和體驗,描繪自我的內心,盡可能地為孩子提供“說真話、訴真情”的機會,引導他們從老師的“要我寫作文”轉變到“我想寫作文”,在以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思想和心理情感為中心的寫作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和思維水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