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禾 親子教育專家 編輯/春苗 設計/侯宇

陳禾親子教育專家、應用心理學教授、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顧問、陳禾親子教育研究室主任。
Q陳老師,您好。有個問題想請教您。娃1歲2個月多點,女寶。最近發現她碰到難點的問題,稍微不會就立馬發脾氣。比如疊積木,疊上去了她會自己給自己鼓掌,但是如果一疊疊倒了,她就用腳踢積木。這個我該如何引導呢?如何引導她去克服困難?期待您的回復,謝謝!
A:1歲2個月,會說話了嗎?如果正在學說話,可以把“邊玩邊說”這個因素也應用上,例如:“哦,站住,站住——真壞,又跌下去了,真沒用,再來一次!”像這類話,想怎樣說就怎樣說。說話,就要用上左腦,用左腦想,就不會發脾氣。你可以教她幾句很簡單的對話,這種自我對話也是提高情商的一種訓練方法。
Q陳老師您好,女寶寶15個月,脾氣比較大,如果不按照她的意愿來就會拍桌子,打人,哭鬧。請問該怎么引導呢?謝謝。
A:你是不是也經常吼叫?大發脾氣大聲回應?15個月的寶寶處在動作感知階段,要什么,還沒想就立刻要,你不回應或粗暴回應就會把他練得粗暴急躁。還記得我經常說的“輕柔慢”嗎?好好琢磨,以輕柔來克制他的粗暴,以緩慢來消弭他的急躁,重點是要讓孩子有路可走。
Q陳爺爺,您好!我家女寶寶4歲,我不知道怎么培養她的價值觀。買來玩具、食物,她從來不珍惜,就算是很喜歡的娃娃都能不小心弄壞,前提是已經告知她小心事宜。東西到手不出3天,準壞,批評她,她會說“媽媽再買”。是我自己沒教育好,可是不知道從哪入手。幫幫我,謝謝您了。
A:這個“媽媽再買”你沒聽懂?想要就給買那何必珍惜?玩具應該是以和孩子一同制作的為主,如紙飛機、紙球;再有就是隨手取來再加工的,例如沙、水、石子。做不了的當然要買,例如球、三輪車、滑板車,不是看到就買,而是有規劃的,特地帶著她去找,選擇自己喜歡的,“就只有這一輛”,你說她還會不珍惜?
Q陳爺爺您好,男寶寶3周歲4個月,
現在上幼兒園,老師反映他一上畫畫課、涂色課就往外跑,根本不肯完成,我們在家讓他畫也是不畫不涂,要么就隨便涂兩筆就跑了去玩了。給他講故事他聽著聽著就聯想別的,然后就分神了。講《西游記》,他聽了一會就說“我去拿金箍棒”;看巧虎就說“我也有挖土機”。請爺爺幫忙解答,謝謝。
A:簡單一句話就是:你始終沒法進入孩子的世界。孩子已經超過3歲,認知能力很差,這不能不關注!我經常說“讓孩子能玩會玩”,你就是在這方面沒在意,所以孩子沒關注點,接觸什么都很表面,看來你要好好學習怎么給孩子有質量的陪伴,怎么和孩子共讀繪本。我一直都在談這些問題,也寫了好多微博,去看看呀!
Q陳禾爺爺您好,寶寶3歲1個月,從2歲多開始喜歡說反話,我們曾認為是叛逆期沒有在意,但現在依然如此。例如,明明這個大,他會一直說這是小的; 或者桌子上一個蘋果,他會一直說這個是飯。今天幼兒園的老師也反映上課的時候也有這樣的事。請問爺爺:這種情況該怎么解決?
A:先檢討一下,家里有誰總愛逗他,和他耍嘴皮子,互相抬杠?這是長期練就的,開始可能只是覺得有趣,現在則變成以抬杠來刷自己的存在感。怎樣解決?揪出元兇,先讓他改變才能改變孩子。
Q老師你好,我家小孩3歲多,去幼兒園2個多月了,在幼兒園總是被一個小孩打臉,被打沒有什么特別的原因。我找老師說,找打人孩子家長說,都沒什么太大作用,該怎么辦呢?只能給孩子轉園嗎?又想轉了園還是會有其他調皮的愛打人的孩子,該怎么做呢?
A:這幼兒園老師為什么非要你孩子和那孩子坐在一起?另外,你孩子為什么總是伸著個臉等他來打?孩子入幼兒園后需要學習相處和溝通,你孩子是不是總不理睬小朋友?如果是,要好好幫他改變,學習說話,學習一同玩,還要盡快交上一兩個朋友。
Q陳爺爺,我今天心情很低落,想請教您。我女兒快九個半月,我公婆偶爾晚上幫我帶,這個月我要準備考試,就完全讓我公婆帶著睡,但都是下半夜送過來吃奶然后和我睡,今晚我想帶她和我睡,她大哭,她奶奶抱過去就不哭了。她是把奶奶當媽媽了嗎?我該怎么辦?
A:你究竟在害怕什么?不和你一同睡就是不要你了?作為媽媽,只求自己做得最好就是了,你要是總在計較孩子親不親你,肯定會越做越失去愛心,那時,孩子才會和你越來越疏遠。

模特寶寶:羅翊孝
Q陳老你好!我家孩子今年剛轉到宜家公立幼兒園讀中班,正好和同事的孩子一個班,今天同事去送孩子,順便問了下我孩子的情況。老師說我家孩子跟不上那些孩子,接受能力也跟不上。我聽到后心里比較緊張,不知道過段時間是否好些。我也擔心孩子去新的學校,老師對她有別樣的對待。
A:你的話中有兩點讓人看不懂:這是怎樣的幼兒園?全寄宿嗎?為何你對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一無所知,要經過同事“順便問了”才起疑?在幼兒園,孩子學得不好,應該不是功課,而是行為、動手參與能力、閱讀繪本及講故事能力、說話與表達能力、合群能力。別忘了,這些能力的主要培養者是陪伴人或媽媽。
Q陳老師,你好!我兒子現在1歲9個月,還不能讓家長特別清楚地知道他想表達的東西,遇到不順他意的事就躺地上哭,我該如何引導?如何讓他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鍛煉呢?期待老師的回答,謝謝。
A:孩子能說話了嗎?能說話就要多親密對話,不會說你也可以采用各種身體語言配合說話,每天和他多對話。你需要在“輕柔慢”上多琢磨,說話和態度輕柔,動作緩慢,每天多些笑容,總是給予積極的回應,這樣孩子充分感受到你的愛與關懷,有話敢說,能說幾個字就說幾個字,漸漸也就不會那么性急。
Q您好,陳老!女兒最近看動畫片,看之前說好看一集,完了要關她就哭;出去玩說好天黑就回來,結果要回來時就不愿意也哭;晚上提醒她要快點洗臉刷牙不然會錯過講故事時間,但是她還是玩,故事時間錯過了不講,她又哭。我該怎么做?
A:很想知道:女兒哭的時候你做什么?“各哭各的”?孩子可以不懂,可以有不良習慣,可以不懂合適的表達方式,但媽媽的陪伴都會有適當的作為來幫他提高認知、改變習慣、訓練使用適當的表達方式,這就是成長教育。孩子并不是喜歡哭,只是她只懂得哭,其他的本領,你還沒陪她練起來。
Q您好陳老師,女兒3歲半,幼兒園每天都開心去,放學回來的時候很平靜地告訴爸爸,“老師吵我了,說‘我不喜歡你這樣的孩子,你站到廁所去。’”問她原因,她說是因為跟小朋友起沖突了。像這種情況我是不是應該找老師談談 ?
A:首先弄清楚這是不是事實,如果是,那么你找老師談,談什么?指責老師處罰孩子?你應該先做好的事是:了解孩子和小朋友為什么沖突?怎么沖突?引導他思考、了解和小朋友有矛盾可以怎樣處理。孩子明白了,你才能夠帶她去找老師解釋,保證以后絕不再做錯。至于站廁所的處罰不適當,可以在以后有機會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