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與抵抗力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均衡的營養可以促進機體免疫物質的形成,促進抵抗力防線的完善,而良好的抵抗力又可以促進腸道對營養物質的吸收,二者是相輔相成的。
Part3

當寶寶長到6個月后,必須及時、合理地添加輔食才能使其獲得均衡營養,以提供生長發育所必需的營養素,并增強寶寶的免疫系統發育。
應多讓寶寶攝取維生素和礦物質來構建強大的免疫系統,適當多給寶寶喂食水果、蔬菜類食物,比如胡蘿卜、草莓等富含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的水果,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這些營養素能夠促進寶寶體內免疫細胞的生成,從而起到抵御病毒、細菌的作用。
※輔食添加的原則 每次添加一種新食物,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漸進;逐漸增加輔食種類,由泥糊狀食物逐漸過渡到固體食物?!_的添加順序 首先添加谷類食物(如高鐵營養米粉),其次添加蔬菜汁(蔬菜泥)和水果汁(水果泥)、動物性食物(如蛋羹、魚、禽、畜肉泥/松等)。建議動物性食物添加的順序為蛋黃泥、魚泥(剔凈骨和刺)、全蛋(如蒸蛋羹)、肉末。這個順序很重要,如果打亂了,會加重腸胃負擔,無法完全消化,時間一長,容易給腸胃系統帶來惡性循環,給免疫系統的功能建立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

對于添加了輔食的寶寶,尤其要注重喂養細節,這樣才能讓寶寶更健康,否則就會離抵抗力越來越遠。
6個月齡后,到12個月齡前,理想的喂養模式是每天在保證基礎奶量(不管是母乳還是配方奶,每天保證半歲以前的600~800毫升奶量,母乳不足的就用配方奶補齊)的前提下,逐步地、循序漸進地添加輔助食物。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寶寶每天的奶量可能會有所波動,但關鍵一點是,使用配方奶粉時沖調濃度很關鍵,因為奶量是和濃度密切相關的。媽媽們買了優質的奶粉后,一定要按照說明書的沖調指導來沖調,以確保奶液有合適的濃度,過濃或過淡都會影響寶寶健康。
沖完一次奶粉后,請檢查一下是否將小匙正確放置,并每次用前都消毒。因為手的細菌可能沾在小匙上進而污染奶粉。
寶寶的奶粉適宜用40℃左右的溫開水沖泡,太熱會破壞奶粉營養成分,對寶寶也不安全。或者參考所買奶粉標示的最佳沖調溫度。
喂奶時將奶瓶后部始終略高于前部,使奶水一直充滿奶嘴,以免吸入空氣。
為了保護寶寶牙齒,在睡前用奶瓶喝奶的寶寶,喝完奶后要再換上一瓶白開水,可以起到清潔口腔的作用。喂奶后可用消毒的紗布蘸清水,為寶寶擦洗牙面。每次喂奶最好不要超過15分鐘,減少奶液浸泡牙齒的時間。
有些寶寶從母乳改喂配方奶時,由于配方奶大多味道比母乳重一些,孩子很容易出現拒奶現象。媽媽要循序漸進地讓寶寶改變,一點點減少母乳,增加配方奶,或者將母乳和配方奶調一起喂寶寶,便于寶寶逐漸習慣和接受。如果寶寶不愛喝,可嘗試更換一種奶粉來喂。
日常飲食中,有很多食物都是抵抗力的好伙伴,如水果、青菜、菌類食物等。媽媽在給寶寶選擇食物的時候,可以試著多給寶寶吃一些能夠促進抵抗力的食物。那么,秋冬季節,應該怎么給寶寶選擇呢?吃水果有沒有注意事項呢?
為寶寶選擇水果要根據寶寶的體質來決定。一般體質偏熱容易便秘的寶寶,梨、香蕉、獼猴桃這些寒冷性水果可以幫他們敗火;如果寶寶缺乏維生素A、維生素C,就選擇吃柑橘等水果;如果寶寶拉肚子,可以用熟蘋果澀腸止瀉;寶寶咳嗽、感冒了,就用梨水加冰糖燉水喝,能夠清肺熱。
冬季吃水果要適量
寶寶消化系統還沒有大人那么完善,怎樣才算過量呢?一是種類過量,一天食用超過3種以上水果;二是食用過量,影響正餐的進食。因此,冬季寶寶吃水果要適量,過量容易導致寶寶食欲不振,消化功能也會受到影響。
菌菇類食物中的多糖有增強寶寶免疫功能的作用,還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銀耳含有17種氨基酸、鈣、維生素等,有滋陰潤肺、生津養胃的作用。香菇、蘑菇所含的多糖類化合物,可以促進腸道益生菌的生長,維護微生態平衡,預防腸道炎癥。
這類蔬菜含有豐富的類胡蘿卜素,一些胡蘿卜素在人體內可以轉化為維生素A,促進免疫系統的發育。
薏米又稱苡仁、米仁,含有碳水化合物、低聚糖、鈣、磷、鐵、B族維生素等。有健脾止瀉、利水滲濕及提高抵抗力的作用,對易感冒、口臭、舌苔膩的寶寶很適用。
山藥含有碳水化合物、低聚糖、鉀、磷、B族維生素及皂甙等。對平時脾胃虛弱、抵抗力低下的寶寶適用,有健脾補肺的作用。
含有多種抗氧化強效因子,如其中含有的番茄紅素、胡蘿卜素、維生素E和維生素C,可提高寶寶抵抗力,修補受損的細胞,保護細胞不受損害,并能降低寶寶因嚴重腹瀉而導致的死亡率。
豆制品及大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鐵、胡蘿卜素、B族維生素、鈣、磷和大豆低聚糖等。適合于消化不良、易感冒、營養欠佳的寶寶食用,有補虛清熱,生津潤燥、清熱解毒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