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大夫信箱

郝大夫,您好!請問視網膜色素變性能治好嗎?該如何治療?
答:目前對于視網膜色素變性患者,沒有特效治療方法。有報道稱適當服用含有葉黃素類的眼用保健品或富含ω-3脂肪酸類食物,可能有一定的延緩發展的作用。治療并發眼病可以幫助患者提高視力。診斷明確后,應定期去醫院隨診。需要每年進行眼底、視野等檢查。當視力下降至0.2或呈管視狀態時,可以試用助視鏡,并予以必要的訓練。
郝大夫,您好!我的血黏度偏高,身邊有些老年朋友定期去醫院輸液,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藥物,說是能稀釋“血稠”,預防心腦血管病。請問這種說法有道理嗎?是否有此必要?
答:血液黏稠度只是一項血流變學指標,飲水量、飲食、運動、藥物、煙酒都會影響或干擾指標的結果。即使是同一人在同一天內,不同時間、不同情況下檢查都會發生變化,以此作為預防心腦血管病的依據是不科學的。心腦血管病屬于慢性病,需要堅持長期規律性治療,每年定期一兩次輸液幾乎沒有任何好處,而且靜脈輸液本身就存在一定風險。增強對心腦血管疾病的認識,遵從醫囑,堅持服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心態,才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正確方法。
郝大夫,您好!胃切除術后應該如何飲食?需要注意什么?
答:①制訂飲食計劃,少量多餐,每天進食5~6餐,切忌暴飲暴食。②保證足夠的營養,宜供給高蛋白、高熱能、低碳水化合物、少渣、易消化的食物。③改善飲食結構,增加水果、蔬菜的攝入量,少吃特別甜的水果,盡量減少寒性水果的攝入。④勿食生冷、粗硬的食物,忌吃辛辣、刺激性強的食物及調味品,如胡椒、芥末等。⑤盡可能采用煮、燴、蒸、燉等烹調方式,不要采用涼拌、油炸、生煎等方法,以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⑥改變生活習慣,戒煙,禁酒,避免食用含糖飲品、過咸食物及鹽加工食物,如腌肉、腌菜。
郝大夫,您好!我是一名工人,今年24歲,最近單位體檢時發現腦血管痙攣,但我平時沒有任何不適癥狀。請問腦血管痙攣是怎么得的?今后該如何防治?
答:腦血管痙攣是指腦動脈在一段時間內的異常收縮狀態。以前本病常見于顱內動脈瘤破裂的蛛網膜下腔出血病人,但現在臨床上多數腦血管痙攣是慢性病程。情緒波動、生氣激動、心理障礙、緊張壓力是發生此病最常見的原因,病人多數是學生,青年女性、腦力勞動者發病率相對較高。本病是功能性疾病,腦血管沒有實質性的損壞或病變,經過治療與放松是完全可以恢復的。病人多數是年輕人,自我調節能力比較好,所以預后良好,大多數病人可以痊愈。防治措施: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保持良好心態。
郝大夫,您好!請問骨刺需要治療嗎?通過一些理療方法和藥物可以消除骨刺嗎?
答:骨刺是骨關節退化的一種表現,就如同人老了,頭發會變白,皮膚會松弛一樣,不能一概認為就是病。對大多數人而言,如果骨刺沒有明顯癥狀,就不需要進行特殊治療。只有當骨刺直接壓迫神經、血管,或者骨贅過大,關節經常被“卡死”,或關節嚴重疼痛、畸形等,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保守治療無效時才需要手術。目前并無消除骨刺的特效方法及藥物。但可以通過口服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及活血化瘀類藥物,配合熱敷、超聲波、電療、紅外線、牽引等治療方式,放松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輕不適癥狀。
郝大夫,您好!得了產后風濕癥能吃水果嗎?
答:新鮮水果富含維生素及多種營養,每個人都應適當攝入?;剂水a后風濕癥還能不能吃水果呢?這要根據個人的體質情況具體分析。如果吃水果后腸胃不舒服,或大便變稀,說明你可能是脾虛的體質,不適合吃生冷食物,應暫時少吃或不吃,等產后身體完全恢復后再吃。如果吃水果后沒有任何不適,就可以適量吃,但應注意避免吃性味過于寒涼的水果。有人吃水果或生冷食物后不但腸胃不適,還覺得肌肉關節不舒服,這說明體內寒氣過重,此時應暫停吃生冷飲食,積極治療產后風濕癥,病愈后也應根據自己的體質選擇適合的水果。
郝大夫,您好!我是一位冠心病患者,前段時間做了心臟支架手術。請問術后可以正?;顒訂??運動會導致支架移位嗎?
答:有的患者認為裝了支架就不能運動了,擔心支架在血管里移位或掉出來,其實這種擔心是大可不必的。支架置入過程中,通過球囊擴張使支架與血管壁緊緊貼牢,過一段時間后,支架就會慢慢和血管長在一起,一般不會移位和脫落。適量運動對冠心病患者是有益的。在支架植入術后進行適量運動,能減少術后再通血管的狹窄,改善情緒,加快疾病的康復。
郝大夫,您好!我是一位高脂血癥患者,醫生給我開了他汀藥,我服用之后出現肌肉疼痛、乏力等癥狀。請問我需要停藥嗎?應該如何用藥?
答:他汀類藥物對于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復發具有明確療效,但是部分患者服用他汀類降脂藥物會出現肌痛、乏力等不適癥狀。如果持續不緩解,可以考慮換用另外一種肌肉副作用小的他汀藥物(如氟伐他汀或者瑞舒伐他?。?;如果仍舊不緩解,可以考慮停藥。如果血脂確實較高,可以考慮應用其他類型降脂藥(如依折麥布等)。對于心腦血管病高危人群來說,他汀類藥物是基礎用藥,停藥可能導致疾病風險增加,這種情況下可以考慮繼續口服他汀類藥物,同時口服輔酶Q10,可能會改善癥狀。
郝大夫,您好!我今年62歲,最近發現手經常不自主地抖動,有時伴有面部抖動。這種情況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會是帕金森病嗎?
答:手的不自主抖動,又稱為震顫。帕金森病病人典型的震顫叫作靜止性震顫,也就是靜止狀態時抖動明顯,持物時震顫改善,同時一般會伴有肢體僵硬、行動遲緩等表現。帕金森病的診斷需要專業的神經內科醫生來完成。臨床上更加常見的引起震顫的原因叫作特發性震顫,病人可有家族史,震顫一般在運動或持物時明顯,靜止時減輕,一般不伴有肢體僵硬、行動遲緩等表現。這是一種良性震顫,不影響壽命,多數不太影響生活。除此之外,甲亢、小腦疾病、精神因素、藥物因素等都可能產生震顫的表現,需要向專業醫生咨詢,明確診斷,對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