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寧 董文娟(通訊作者) 張亞鋒
629000遂寧市中心醫院肛腸科
自動彈力線套扎術治療混合痔的臨床療效觀察
劉寧 董文娟(通訊作者) 張亞鋒
629000遂寧市中心醫院肛腸科
目的:探討自動彈力線套扎術治療混合痔的效果。方法:收治混合痔患者200例,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膠圈自動套扎術治療,觀察組采用自動彈力線套扎術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兩組治愈率和手術費用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住院時間及術后并發癥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自動彈力線套扎術治療混合痔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式。
自動彈力線套扎術;混合痔;臨床療效
混合痔目前仍是肛腸外科的常見病、多發病,占肛腸疾病構成比的87.25%[1]。在治療方法上,傳統的外剝內扎術一直是臨床醫生普遍采用的手術方式,研究者發明了痔瘡膠圈套扎術以治療混合痔,經大量臨床應用,已經被證實為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但由于膠圈固有的特點,這種手術方式存在較多缺點,如手術對患者造成的創面較大,導致患者術后愈合慢,手術治療后患者容易發生大出血,并且術后痔瘡復發率較高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使用。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醫療技術和設備也在逐漸發展和完善。為了避免膠圈套扎術的缺點,近些年臨床開始逐漸使用彈力線代替膠圈開展套扎術,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為進一步探究彈力線套扎術治療混合痔的臨床效果,2015-2016年收治混合痔患者200例,采用分組治療的方式進行研究,現報告如下。
2015-2016年收治混合痔患者200例,年齡33~64歲;病程1~10年,平均4.5年。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00例。患者主要臨床表現為排便困難、肛門腫物脫出、便血等。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手術時間、住院天數及費用比較(±s)

表1 兩組手術時間、住院天數及費用比較(±s)
組別 例數 手術時間(min) 住院天數(d) 住院費用(元)觀察組 100 31.51±4.31 4.89±2.11 7 138.46±782.63對照組 100 30.65±4.38 6.71±4.50 6 156.38±765.51 P>0.05 <0.05 >0.05
表2 兩組術后疼痛、術后出血、術后墜脹及術后水腫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術后疼痛、術后出血、術后墜脹及術后水腫評分比較(±s,分)
組別 例數 術后疼痛 術后出血 術后墜脹 術后水腫觀察組 100 4.591.19 1.020.27 1.030.21 1.180.31對照組 100 5.341.15 1.250.23 1.510.25 1.440.25 P<0.01 <0.01 <0.01 >0.05
治療方法:①觀察組:采用自動彈力線套扎術治療,器械為彈力線痔瘡套扎吻合器(RPH-4)。常規采用截石位,消毒鋪巾,采用腰腧穴麻醉。麻醉準備完成后,將RPH-4連接負壓吸引器,使用一次性肛門鏡充分暴露內痔痔核,通過內鏡仔細觀察患者的病變情況,然后選擇內痔最多的區域為套扎位置。將RPH-4靠近套扎位置,開啟負壓開關,將內痔及痔上黏膜吸入管內。根據患者病變情況的不同選擇合適的負壓,當達到所需要的負壓條件時,轉動棘輪1圈,釋放彈力線圈。轉動緊線杠釋放輪至數字與刻度對齊,釋放緊線杠,助手左手持緊線杠不動,右手拽緊彈力線末端向后持續牽拉推動彈力線環收緊至無法移動。打開負壓開關,取下RPH-4,助手左手持緊線桿向后抽拉,暴露彈力線前端,在內痔組織內注射消痔靈注射液1~2 mL,然后距結扎處0.5 cm處剪斷。對一個部位套扎完成后,再次采用同樣的方法對其余病變部位進行套扎。要求在一次手術過程中套扎≤3個部位。整個手術治療完成后放置油紗至肛門內,術畢。②對照組:采用膠圈套扎術聯合外痔切除。器械采用連發痔瘡套扎吻合器(RPH),手術過程同治療組。術后兩組均給予清淡普食,并給予常規的術后處理措施,如止血、換藥及保持清潔等。

表3 兩組療效及患者滿意度評分比較(n)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住院天數、住院費用、患者滿意度、術后疼痛、出血、肛周水腫、尿潴留、術后創面愈合時間及肛門狹窄、肛門失禁等。
療效評定標準[2]:①治愈:經過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全部消失,經檢查發現所有的痔均萎縮,手術的創面愈合良好。②顯效:經過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較治療前明顯改善,經檢查發現大部分的痔均萎縮,手術的創面愈合良好。③好轉:經過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較治療前有所改善,經檢查發現一部分的痔已經萎縮,創面延遲愈合。④未愈:術后>1個月,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均沒有改善,甚至有加重的情況。
兩組的手術時間和住院費用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住院天數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1。
兩組術后疼痛評分、出血評分、墜脹評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術后水腫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治療組總有效率和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不良反應比較:治療組術后未發生大出血,對照組發生大出血2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1975年Thomson首次提出肛墊下移學說,即肛墊是由肛管內壁黏膜、血管、纖維支持結構共同構成的正常組織[3],對維持肛門自制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當其發生病理改變或異常移位而出現臨床癥狀時可稱痔,而且現已成為目前痔成因的主流觀點。根據肛墊下移學說,痔瘡的真正治療不在于切除痔核的量,而在于對下移肛墊的修復。常規的外剝內扎手術要求在內括約肌附近剝離痔核,而未對肛墊進行足夠的保護,手術必然破壞肛墊,造成肛門的精細控便能力損傷,患者術后可能會發生肛門滲漏或出現失禁,并且容易出現術后大出血、肛管狹窄等并發癥[4]。膠圈套扎器是最早被使用的套扎器治療內痔的器械,并被許多醫生認可,是非常可靠的內痔治療方法。采用膠圈對痔核套扎,會阻斷套扎部位的血液供應[5],使得痔上黏膜缺血壞死、痔組織萎縮,能起到止血作用[6],治療中不會破壞直腸與肛管的正常結構[7]。決定痔瘡膠圈套扎術臨床療效的兩個關鍵指標,一是膠圈內孔徑,二是膠圈彈性回縮力。膠圈內孔徑越小,彈性回縮力越大,痔核壞死脫落后形成的潰瘍面越小,療效越好。由于橡膠天然特性的限制,使得采用橡膠制造的膠圈的內徑和彈性回縮力均達不到最好的效果,并且橡膠有老化和疲勞等特性,使得手術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自動彈力線套扎器是在膠圈套扎器的理論和材料上的改進,通過其在內痔上方部分黏膜行負壓吸引后套扎,黏膜及黏膜下層組織進入套扎器內,根部被彈力線結扎。黏膜因面積減小而收緊,提升肛墊,使肛墊固定在較高位置,更有效阻斷了痔瘡的血液供給,痔體萎縮明顯,達到更好的止血效果。同時,由于血供減少使肛墊充血腫脹減輕,達到了肛墊減積作用。因為彈力線不具備膠圈易老化、疲勞和變質的缺點,所以效果更好,更安全可靠。
綜上所述,彈力線套扎術是一種治療混合痔,尤其是內痔的高效、安全的方法。但由于本次觀察樣本量較小及時間不夠長,對高齡并伴有心肺疾病的患者未納入治療范圍。因此,此術式還需要經過臨床長期觀察,從遠期效果進一步分析、研究。
[1]翟云起,高桂霞,關勝芬,等.吻合器痔環切術與傳統外剝內扎術的對比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07,4(9):44.
[2]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肛腸科常見病診療指南[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2.
[3]Thomson WH.The nature of hemorrhoids[J].Br Surg,1975,62:542-552.
[4]Zhang Zhaoming.Milligan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mixed hemorrhoids in research[J].Colorectal&AnalSurgery,2008,13(2):127-130.
[5]易佳敏,胡響當.RPH結合剪口結扎術治療混合痔100例臨床觀察[J].湖南中醫雜志,2014,30(1):47-48.
[6]許瑞云.自動痔瘡套扎術(RPH)治療輕中度痔瘡[J].嶺南現代臨床外科,2009,17(6):165-166.
[7]張春澤,付文政,賈巖峰.RPH治療中重度痔55例[J].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2014,20(2):175-176.
Clinical efficacy of automatic elastic wire lig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mixed hemorrhoids
Liu Ning,Dong Wenjuan(Corresponding author),Zhang Yafeng
Department of Anorectal Surgery,the Central Hospital of Suining City 62900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utomatic elastic wire lig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mixed hemorrhoids.Methods:2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mixed hemorrhoid were selected.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rubber ring automatic ligation,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utomatic elastic wire ligation.We compare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wo groups.Results: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ure rate and operation cost between groups(P>0.05).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Automatic elastic wire lig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mixed hemorrhoids was a safe and effective method.
Automatic elastic wire ligation;Mixed hemorrhoids;Clinical efficacy
10.3969/j.issn.1007-614x.2017.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