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政文 王光 谷文英 程宏 李洪立
221700豐縣人民醫院康復針灸門診(徐州)
對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實施推拿配合針灸治療的療效觀察
袁政文 王光 谷文英 程宏 李洪立
221700豐縣人民醫院康復針灸門診(徐州)
目的:探討推拿配合針灸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療效。方法:收治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100例,依據雙盲法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西藥治療,觀察組給予推拿配合針灸治療。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治療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推拿配合針灸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可有效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椎動脈型頸椎病;推拿;針灸
近年來,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人們的生活壓力和工作壓力也在不斷增加,椎動脈型頸椎病的發病率呈現出逐年上升趨勢,并且發病人群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椎動脈型頸椎病屬于骨科疾病中的一種,其發病的主要原因為患者的頸椎間盤及頸椎間關節的退行性病變所誘發的脊髓、血管以及神經的損害。該病具有病程遷延、反復發作的特點,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在傳統的治療中,常采用西藥治療方式進行干預,但收效不佳。近年來,將推拿配合針灸的方式應用于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的治療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就不同療法的效果進行研究,報告如下。
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100例。入選患者均出現不同程度上的頸、背、肩部疼痛;一側或雙側上肢、手指出現放射性疼痛及麻木現象,且均經CT或MRI確診患有椎動脈型頸椎病。同時,排除患有嚴重的心、肝、肺等疾病的患者。依據雙盲法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齡(45.22±1.15)歲;平均病程(5.2±0.9)年。觀察組男25例,女25例;平均年齡(44.99±1.12)歲;平均病程(5.1±1.1)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方法:對照組給予西比靈治療,2次/d,5 mg/次,10 d為1個療程。觀察組給予推拿配合針灸治療,具體如下:①針灸療法:首先選擇患者的上星穴、百會穴、風府穴、風池穴、夾脊穴、后溪穴、肩中俞穴、列缺穴以及足三里穴。然后,選擇型號為1寸、1.5寸或者0.32 mm的毫針對患者的上述穴位進行針刺,行提插捻轉手法加速得氣。得氣后,將毫針留置于患者穴位30 min。最后,將針拔出。每天針灸1次,10 d為1個療程。②推拿療法:首先,選患者坐位,推拿者于患者的背后站立,手法輕柔地對患者的胸鎖乳突肌和斜方肌進行按揉,采用撥法對患者肩部肌肉進行輕撥,對患者的風池穴、夾脊穴、風府穴進行點狀按壓,并于患者的整個肩頸部使用滾法,以達到放松患者痙攣肌肉的目的。其次,在確保患者的肌肉已經完全得到放松后,再于患者的頸椎和肩部的橫突、棘突處找尋壓痛點,使用力度較大的按揉和點撥手法對其進行按揉點撥2~3 min左右,再使用滾法和揉法放松患者的肌肉。重復上述操作步驟3次,以患者主觀感受局部脹熱為最佳。然后,推拿者使用肘部將患者的下頜托起,其中一只手的示指和拇指于患者的風池穴處放置,將患者的頭部固定,將患者的頸椎向上輕輕拔動4~6次。與此同時,針對患者的錯位關節使用扳法進行整復,將其椎體恢復至正常位置。最后,使用滾法和揉法對患者的整個肩部和頸部進行放松。時間控制在3~5 min,結束治療。每天治療1次,10 d為1個療程。
觀察指標和療效評價:觀察采用不同方式治療和干預后,兩組臨床治療效果、治療滿意度以及生活質量評分等指標的改善情況。臨床療效評價標準:①治愈:頸椎病癥狀全部消失,患者可進行正常的工作和生活;②顯效:頸椎病癥狀基本消失,基本可進行正常的工作和生活;③有效:癥狀得到明顯改善,患者在過度勞累出現偶有不適時,經過按摩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緩解;④無效:癥狀未得到明顯改善,部分患者出現加重等臨床表現。總有效率=(治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治療滿意度評價標準:采取自制滿意度調查表,由患者及家屬有效填寫。根據得分情況制定3個梯度,分別為非常滿意(80~100分)、滿意(60~79分)與不滿意(0~59分)。滿意度=(總例數-不滿意例數)/總例數×100%。采用SS-QOL自評量表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分,其中包括49個項目,均使用5級評分法,分數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質量越好。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1.0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計數資料以n(%)形式表示,組間比較分別用t檢驗、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在接受不同方式的治療和干預后,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8%,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76%,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兩組治療滿意度比較:在接受不同方式的治療和干預后,觀察組治療滿意度100%,對照組治療滿意度84%,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滿意度比較[n(%)]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在接受不同方式的治療和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改善情況比對照組明顯較優,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50 117.42±10.71 236.55±16.91觀察組 50 115.57±11.05 236.55±16.91 t 0.583 12.139 P>0.05 <0.05
研究表明,近些年來,由于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以及人們生活壓力的不斷增加,椎動脈型頸椎病的發病率開始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同時,發病的人群中,多以男性青壯年為主。椎動脈型頸椎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頸椎間盤由于受到外力作用所產生的退行性改變。患者的頸椎間盤受到外力的影響失去平衡后,會對周圍的神經組織及頸動脈等產生刺激或壓迫,進而出現一系列的臨床癥狀,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產生了較大的不利影響。該病是臨床常見的頸椎性疾病,目前針對該病所采取的主要治療手段為非手術治療。采用非手術方式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比手術治療方式有較大的優勢。常規的西藥治療方式,雖然可以暫時緩解患者的疼痛,但是長期治療效果并不顯著,由于該病具有反復性強、遷延不愈的特點,治療所需費用相對較高,因此會對經濟條件一般的患者產生較大的壓力。而近年來,相關學者主張將中醫治療方式應用于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的臨床治療中,其中推拿、針刺以及藥熏都是較好的中醫治療方法,且已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
椎動脈型頸椎病在中醫被劃歸為“眩暈”的范疇,大多數的患者患病時間較久,長時間處于病態,勢必會導致元氣受損,進而使體內的氣虛血虧。《景岳全書·眩運》中早有記載,“眩運一證,虛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過十中一二耳”,強調“無虛不作眩”。因此,中醫認為該病的主要發病機制為人體經絡虛證所導致的經氣不足,氣血難以上榮。在對該疾病的治療過程中,應以“治虛”為主。同時,相比西醫尤其是手術治療方法而言,采用中醫方法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可以最大程度地保存患者頸椎解剖結構以及功能的完整性,同時,也可以使大部分患者的疾病從根本上治愈并且可以使其病情處于長時期穩定的狀態中。針灸作為中醫一種治療手段,具有舒經活絡、行氣活血的功效,對于患者的患肢麻木、疼痛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關于推拿所發揮的作用,在《醫宗金鑒》中早有記載。在現代醫學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使用推拿的方式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可以通過力學的拉伸作用使得患者的椎間隙增加,進而使患者的疼痛得以改善,并且緩解患者水腫等癥狀,這對于患者頸椎功能的改善具有較好的促進作用。
在此次研究中,通過對所得數據結果進行分析后可知,觀察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8%,治療滿意度100%,與對照組的76%和84%相比,效果明顯更優;且患者在接受治療后,在生活質量的改善上,也明顯強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該研究所得數據結果與當前眾多學者的研究結果相吻合,因此,具有較高的科學性和借鑒價值。
綜上所述,將推拿配合針灸的治療方式應用于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的臨床治療中,可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治療滿意度,降低醫患糾紛的發生率,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因此,具有較好的臨床使用和推廣價值。
[1]聶麗美.針灸配合推拿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110例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5,13(16):10-11.
[2]顧曙明,張金蓉.針灸配合推拿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120例療效分析[J].醫學信息,2015,12(26):221.
[3]沈天學.針灸配合推拿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臨床應用效果[J].中外醫療,2015,13(4):167-168.
[4]王冠.中醫針灸聯合推拿手法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臨床療效觀察[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11(2):207-210.
[5]鄧振興.針灸配合推拿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療效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5,12(8):1737-1738.
[6]袁代富.用針灸療法配合推拿療法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療效觀察[J].當代醫藥論叢,2015,13(10):26-27.
[7]李大橋.針灸配合推拿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39例[J].中醫外治雜志,2015,24(2):44-45.
[8]田小勇.電針配合推拿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療效觀察[J].中醫藥臨床雜志,2015,11(2):229-231.
[9]趙國伍.針灸配合推拿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療效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6,7(33):9-10.
[10]郭琴.中醫針灸、推拿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療效觀察[J].亞太傳統醫藥,2016,12(3):100-101.
[11]張順.中醫針灸聯合推拿手法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6,8(21):103-104.
[12]許文婧,袁洪平.針灸配合推拿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療效觀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28(1):5-6.
[13]許文婧,袁洪平.針灸配合推拿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療效觀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28(1):5-6.
The effect observation of massage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
Yuan Zhengwen,Wang Guang,Gu Wenying,Cheng Hong,Li Hongli
Rehabilitation Acupuncture Clinic,People's Hospital of Fengxian County(Xuzhou City)221700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assage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on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Methods:100 patients with vertebral artery typ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were selected.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50 cases each group according to the double-blind method.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assage and acupuncture.Results:The total efficiency and treatment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Massage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 can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effectively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Massage;Acupuncture
10.3969/j.issn.1007-614x.2017.3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