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霞
215000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蘇州醫院,蘇州市立醫院東區
新生兒聽力篩查結果5 116例回顧性分析
楊靜霞
215000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蘇州醫院,蘇州市立醫院東區
目的:探討新生兒聽力篩查的情況并分析其原因。方法:回顧分析5 116例新生兒聽力篩查資料。結果:初篩通過率93.20%,復篩通過率79.62%,確診率0.352%。結論:對新生兒進行早期聽力篩查,能及時發現其是否存在聽力障礙,對指導患兒進行早期治療有重要意義。
新生兒;聽力篩查;瞬態誘發耳聲發射;聽覺障礙
目前國內研究表明[1],我國新生兒聽力障礙發病率約0.3%。為了解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兒聽力篩查情況,現對相關篩查資料進行總結、分析,并報告如下。
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集聽力篩查新生兒5 116例,均經家長同意。其中包括無高危因素新生兒4 937例,高危兒(如產婦合并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早產、窒息、低出生體重、新生兒吸入綜合征、新生兒肺炎、高膽紅素血癥等)179例。其中男2 752例,女2 364例;剖宮產1 975例,自然分娩3 141例;產婦年齡19~36歲,平均(27.5±4.6)歲;胎齡35+3~42+1周,平均(38.3±1.5)周;新生兒出生體重2.4~4.0 kg,平均(3.2±0.79)kg。
篩查方法:結合《新生兒聽力篩查技術規范》中的要求及臨床實際情況,在取得家長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后,所有新生兒于出生后2~7 d內行聽力初篩(其中無高危因素兒出生后2~3 d篩查,高危兒出生后2~7 d篩查);若初篩未通過,則在出生后30~42 d內行聽力復篩;復篩仍未通過者,則在3個月月齡時轉上級醫院或專業聽力檢測中心進行全面聽力診斷學檢測(腦干聽覺誘發電位、聲導抗等),并由我院追蹤檢測情況。
篩查儀器:應用丹麥Madsen公司生產的TEOAE進行初篩及復篩。
篩查準備:保持新生兒在安靜或睡眠狀態,環境噪聲控制在<45 dB。為提高聽力篩查的通過率[2],篩查前注意檢查外耳道,用消毒棉簽清理殘余的耵聹、胎脂等。
判定標準:檢查室根據儀器顯示自動判定通過或未通過,無論單耳或雙耳顯示未通過均可判定為不通過。
統計學方法:統計分析應用PASW Statistics 18.0軟件完成。計數資料采用構成比或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初篩、復篩通過情況:接受聽力篩查的新生兒5 116例,初篩通過4 768例,未通過348例,初篩通過率93.20%,見表1。
實際復篩新生兒211例,復篩通過168例,未通過43例,復篩通過率79.62%,見表2。
復篩未通過的43例均轉診行全面聽力學診斷,確診聽力障礙18例,確診率0.352%,見表3。
聽力障礙與高危因素:接受新生兒聽力篩查的179例高危兒中,有119例需進行復篩或行全面聽力診斷學檢測,初篩通過率僅33.52%,與平均初篩通過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確診的18例聽力障礙新生兒中,有12例為高危兒,其中重度窒息及產婦合并基礎病各1例,新生兒吸入綜合征及新生兒肺炎各2例,中度窒息及早產兒各3例,見表4。

表1 2015-2016年新生兒聽力篩查初篩情況(n)

表2 2015-2016年新生兒聽力篩查復篩情況(n)

表3 2015-2016年新生兒聽力障礙確診情況(n)

表4 2015-2016年高危兒聽力篩查情況(n)
我院自2014年全面開展新生兒聽力篩查工作,目前已累積一定的經驗。2015-2016年我院完成新生兒聽力篩查5 116例,初篩率96.09%,但每年均出現復篩脫落病例,分析原因及應對策略總結如下:①新生兒監護人并未認識到聽力篩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對此應加大關于新生兒聽力篩查的宣傳力度,醫護人員在產前及產后均應反復強調聽力篩查的重要性,并告知聽力障礙對新生兒的危害以及早診斷、早治療對聽力障礙患兒的積極作用。②新生兒監護人對聽力篩查存在誤解,認為行聽力篩查會對新生兒聽力造成不良影響,對此應加強對產婦及其家屬的心理疏導,并詳細告知篩查原理,必要時可讓新生兒監護人陪同檢查。③因異地或聯系方式更改等原因失訪,對此應完善隨訪制度,加大人力資源投入,定期以電話、信息等方式追蹤,必要時可轉診至新生兒所在地繼續檢查并跟蹤檢查情況。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聽力初篩的假陽性率高,可能與新生兒受試時間、受試時的狀態、受試環境及耳道清潔程度有關。目前國內新生兒聽力篩查普遍于出生后48~72 h后進行,鄧敏等研究認為新生兒中耳積液、耳道羊水、分泌物阻塞等中耳傳音障礙及耳道阻塞[3],可能是造成新生兒聽力篩查假陽性的主要原因。因此我院要求在行聽力篩查前清理外耳道,以降低假陽性率。
本次研究提示高危兒的篩查通過率較無高危因素新生兒低,因此要大力宣傳規律、規范產前檢查的意義,加強胎兒期高危因素管理,并且在產程觀察及助產過程中小心觀察、謹慎操作,盡可能減少新生兒在分娩期發生的危重疾病。張宏偉等研究指出[4],聽力障礙由多種因素共同影響所致,其監測的1例Ⅱ度腭裂的聽力損失的新生兒,經早期腭裂修補術后聽力在恢復中,故其認為對畸形,特別是面部畸形的新生兒應加強聽力監測。國內亦有學者采用耳聾基因芯片技術對聽力診斷異常的新生兒進行耳聾相關基因篩查[5],基因突變檢出率27.08%,主要檢出的耳聾基因位點是GJB2235delC和 SLC26A4 IVS7-2A>G,未發現mtDNA12SrRNA基因突變。
總之,對新生兒進行早期聽力篩查,能及時發現新生兒聽力障礙,對指導患兒進行早期治療有重要意義。
[1]許政敏.新生兒聽力篩查-診斷-干預[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4,39(11):698-701.
[2]阿衣姑麗·居麥,米娜瓦爾·卡迪爾.新生兒耳道護理對新生兒聽力篩查影響的探討[J].臨床護理,2017,7(4):239-240.
[3]鄧敏,張躍琳.母嬰同室新生兒聽力篩查護理[J].現代臨床護理,2005(4):36-37.
[4]張宏偉,欒一禾.淺談新生兒聽力篩查的重要性[J].中國保健營養,2016,5(26):243-244.
[5]趙群,王洪芹,馮麗春,等.滄州市39356例新生兒聽力篩查結果分析[J].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16,24(1):95-97.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n neonatal hearing screening results in 5 116 cases
Yang Jingxia
East Area of Suzhou Municipal Hospital,Suzhou Hospital Affiliated to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215000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neonatal hearing screening and analyze its causes.Methods:The data of 5 116 cases with neonatal hearing screening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The passing rate of primary screening was 93.20%,the rate of re screening was 79.62%,and the rate of diagnosis was 0.352%.Conclusion:Early hearing screening for newborns can find out whether there is hearing impairment in time,and it is important for early treatment of children.
Newborn;Hearing screening;Transien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Hearing impairment
10.3969/j.issn.1007-614x.2017.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