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小浩
(余慶縣林業局 貴州余慶 554499)
余慶縣發展森林康養產業問題思考
蒙小浩
(余慶縣林業局 貴州余慶 554499)
森林康養是以豐富多彩的森林景觀、沁人心脾的森林空氣環境、健康安全的森林食品、內涵濃郁的生態文化等為主要資源和依托,配備相應的養生休閑及醫療、康體服務設施,開展以修身養心、調適機能、延緩衰老為目的的森林游憩、度假、療養、保健、養老等活動的統稱。
我國已經出現了森林康養活動,一些省、市也正在進入小范圍的探索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產業體系和發展思路。比如:北京正在建設幾處森林療養示范區,率先引入森林療養的概念。四川的森林康養由省林業廳負責規劃布局,正在建立標準與認證體系。目前在強化森林康養國際合作交流,借鑒森林康養發達國家在森林康養基地認證、管理等方面的經驗和做法,探索構建歐亞地區森林康養國際合作交流平臺,全面服務森林康養事業的國際化發展。
森林醫學是研究森林環境對人類健康影響的科學。森林的治療、康復、保健、養生功能是當前國際研究的熱點,也是一門新興的介于林學和醫學之間的交叉科學。科學研究表明,“森林療法”具有緩和心理緊張、提高免疫細胞活性、增加抗癌蛋白數量等作用,不但為廣大患者所接受、認同,并得到了醫學界的認可。森林環境能夠促進機體生理作用旺盛,加快新陳代謝,在體內產生活性氧,恢復人體生物機能,促進平衡自然治愈。森林里有一種對人體健康極為有益的物質——負氧離子,森林康養可以借助樹木產生的負氧離子恢復人的生理機能。人們一旦進入森林,這種情感就會感應出來,表現在心理得到鎮靜、中樞神經系統得到放松,全身得到良好的調節,并全身心感到輕松、愉悅、安逸。在調節心理健康方面,森林的作用主要表現在通過刺激五官,實現降低疲勞、愉悅放松、改善心情、調節情緒來調節人體的心理健康。
我國經濟轉型發展已成為國家戰略,而形成的森林康養產業體現為一個復合產業,它自然地集聚了保健、康養、康復、治療、觀光、休閑、度假等產業為一體,同時還涉及到旅游、旅游地產、生態農業、交通、醫療、保險、文化、娛樂等多個行業,會形成一個龐大的泛大健康、泛旅游的產業集群。
森林康養遵循可持續發展思想,是一種環境友好型的產業發展方式,不需要毀壞森林資源,一方面創造了經濟效益,不毀壞樹木的情況下獲取了豐厚的利潤,另一方面可有效保護現有森林資源,對生態環境的正面效益十分明顯。
所謂低碳經濟,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等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低碳生活包括選擇宜居的生活環境,有針對性地開展養生活動,而山地森林就是人類最理想的居住、康養場所。
余慶位于黔北南陲,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區,最高海拔為1386.5m,最低海拔400m。境內河流廣布,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大部分地區年均日照時數1050h以上,無霜期長達280d左右,年均降雨量1100~1200mm,相對濕度75%。具有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干濕分明,雨熱同季的特點。全縣總人口為306189人,境內植被豐富,是次生演變后形成的植物群落,屬中亞熱帶濕潤常綠闊葉林植被帶,主要有馬尾松、杉木、柏木、楓香、香樟、泡桐等。動物種類繁多,有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昆蟲類等,其中以昆蟲類種類最多,其次為鳥類,第三為哺乳類。
余慶縣國土總面積162970hm2,其中林地面積91182.42hm2,森林蓄積650萬m3,森林覆蓋率59.03%。主要樹種柏木(組)14922.71hm2,馬尾松(組)22891.30hm2,杉木(組)3512.03hm2,軟闊類9789.43hm2,硬闊類6170.60hm2,闊葉混 24151.16hm2。我縣這些年隨著長防工程、天保工程、退耕還林工程等國家重點工程的實施,森林資源得到有效的恢復和保護,森林覆蓋率逐年增加,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1.63%,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31%。

表1 三次森林資源二類調查統計森林覆蓋率對比值
余慶是多民族聚集區,有漢、彝、白、傣、壯、苗等21個民族,民族文化底蘊深厚:有紅軍長征三過余慶,鑄就的紅色文化;南明左都御史掌院事(正二品)錢邦芑在他山隱居十一年留下的他山文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創建的“富、學、樂、美”四在農家文化以及“高矮人舞”和“獅子燈”等豐富的民俗文化。余慶縣旅游資源也極其豐富:有烏江、老林河自然山水景觀;飛龍湖、回龍湖等人工湖景觀;革命烈士鄒前方故居、小腮英烈、萬丈坑紅軍烈士陵園等歷史遺址等。余慶自明朝萬歷29年始建縣,迄今已有400多年。并先后獲得了全國文明縣城、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縣、全國計劃生育先進縣、全國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縣、全國綠化模范縣、全國綠色小康縣、國家級生態示范區等50余項全國性榮譽。
余慶縣東鄰石矸縣,南連黃平縣,東南與施秉縣、西南與甕安縣、西北與湄潭縣、東北與鳳岡縣接壤,是遵義市和黔南州、黔東南州、銅仁地區的結合部。交通建設力度空前,逐步從“黔中僻壤”向“黔中樞紐”邁進。高速公路從無到有,余凱、江安、道安高速公路相繼通車,境內通車里程達85.6km,90min可達貴陽龍洞堡和遵義新舟機場,30min可達凱里黃平機場。余遵高速開工在即。年通達能力500萬t的構皮灘電站翻壩運輸工程、年通航144萬t的構皮灘電站通航通閘工程,即將建成投入使用。
當前,余慶縣提出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步伐和推動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進程的“一業三化”的發展思路,將大力發展旅游業作為政府工作的中心,全縣上下緊緊圍繞建設“黔中重要的旅游集散地,全國生態旅游目的地”的奮斗目標,全力推進余慶旅游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余慶這樣一個自然環境優越,典型的農業縣,完美的滿足了我們發展森林康養產業的“六度理論”,同時豐富的森林資源對負氧度、精氣度更是全面的完善。所以,我們可以依托余慶豐富的森林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以濕地公園、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國有林場、紅色旅游景區、農家樂為重點,統籌財政資金項目,積極引進社會資本,規劃建設一批具備森林游憩、度假、療養、保健、養老等功能的森林康養基地,促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切實將生態優勢轉變為發展優勢和經濟優勢,推動現代林業發展和林業經濟強縣建設,推進扶貧攻堅和助農增收,讓生態建設的成果惠及農戶。突出重點,通過“以點帶面”方式全縣發展森林康養產業。到2020年底,初步建成以貴州飛龍湖國家濕地公園、老林河省級森林公園、玉笏山市級森林公園、大烏江風景自然保護區紅渡景區、云上新寨等幾個森林公園和景區為骨干的標準化森林康養基地,帶動林區鄉村發展一批具有較高社會知名度和影響力的農家樂森林康養基地。
以生態環境保護為基礎,加強森林資源管理、病蟲害防治、森林火災防控和平安林區建設,切實維護好森林康養產業賴以生存和持續發展的根基。以增強森林康養服務功能的提升,開展林相改造與維護,實施森林撫育,培育大徑級林木,加大芳香植物等有保健功能的樹種營造,以及彩葉景觀森林的培育。
統籌城鄉路網、電網、水網、氣網、通訊以及污水、垃圾處理等內部綜合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森林康養基地飲水、廁所、停車場、垃圾污水處理等設施配套,完善無線網絡、寬帶網絡等通信條件,增強森林康養基地的可進入性和吸引力,不斷擴大客源市場規模,優化客源市場結構。
充分利用和挖掘現有的特色產業資源優勢,創新發展休閑觀光農業、綠色農業以及保健食品、綠色農產品加工等康養產業,以柑橘(紅金橘)、茶葉、核桃、蘋果桃等產業為引領,大力發展鄉村生態旅游,將農業發展與自然風光、休閑度假、養生養老相結合,有機整合內容及項目,體現森林康養基地特色和吸引力。
總之,發展森林康養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是林業轉型發展的內在需要,要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大力推進森林康養產業發展,讓全民共享綠色紅利。
森林康養是一種國際潮流,是一種環境養生方式,是國民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公眾享受生態產品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必然需求和迫切需要。余慶的自然環境條件等各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我們要緊抓當前發展產業的趨勢,迎合時代發展的步伐。森林康養在我國必將形成產業,我們要走在發展的前列,走出自己特色的一條產業發展之路。
F326.27
A
1005-7897(2017)22-0172-02
201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