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明玉,劉蓉暉,伍嬋娟
(廣東省肇慶市高新區人民醫院,廣東 肇慶526238)
急診護理在腦出血昏迷患者搶救治療中的應用效果
鄧明玉,劉蓉暉,伍嬋娟
(廣東省肇慶市高新區人民醫院,廣東 肇慶526238)
目的探討急診護理在腦出血昏迷患者搶救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60例腦出血昏迷患者,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急救及護理,觀察組則采取急診護理流程。比較兩組患者的搶救情況、搶救結局及并發癥。結果觀察組的分診評估時間、靜脈用藥時間、有效搶救時間和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 (P<0.05)。觀察組的搶救成功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兩組患者的病死率、致殘率和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P>0.05)。結論急診護理應用于腦出血昏迷患者搶救治療中,效果顯著,能夠簡化搶救步驟,縮短搶救時間,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加快預后恢復。
急診護理;腦出血;昏迷;搶救;治療;效果
腦出血昏迷在臨床屬于急危重癥,主要是由非外傷性腦實質內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資料[1]顯示,每年約有120萬人死于腦出血昏迷,具有極高的致死率和致殘率,即使有幸搶救存活,75%~90%的患者也會留下各種后遺癥,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研究[2]認為,腦出血昏迷患者需要有效的治療和急診護理,對改善患者的預后有重要意義。本研究探討急診護理在腦出血昏迷患者搶救治療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60例腦出血昏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3]:經頭顱MRI或CT檢查證實存在腦出血;出血量≥20 mL,格拉斯哥昏迷評分 (GCS評分)≥5分;家屬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伴有其他腦部疾病、腦腫瘤;合并血液系統疾病及慢性代謝性疾病;外院轉入;居住外地,不符合出院隨訪要求。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中,男19例,女 11例;年齡 35~78歲,平均 (56.51±7.96)歲;發病至入院時間為2~6 h,平均 (4.1±0.5)h;腦實質出血23例,蛛網膜下腔出血7例。觀察組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37~79歲,平均 (57.48±7.85)歲;發病至入院時間為3~6 h, 平均 (4.5±0.3)h; 腦實質出血 24例, 蛛網膜下腔出血6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過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
1.2 方法 對照組按照常規護理流程實施搶救。觀察組按照急診護理流程進行搶救,具體措施包括:①創建急診護理小組。由急診科年資≥3年的護理人員組成,護士長擔任小組組長。準備好相應搶救設備、藥品,迅速通知相關專科醫師候診。首迅速判斷入院患者的病情,快速建立1~2條靜脈通道,詢問家屬患者的既往史、藥物過敏史等作為后續治療用藥的參考依據。②實施優化護理流程。對患者進行先搶救再掛號的搶救模式,由急診小組成員在其入院后1 min內完成病情評估,采用GCS評分評估,根據評分結果實施相應的搶救。進行氣道開放,將患者頭偏向一側,避免發生堵塞與窒息,給予氧氣吸入,必要時行氣管插管。對患者留置尿管,其余組員采集患者的血液標本,配合醫師完成檢查、聯系專科醫師治療等,小組組長全程指揮管理。對于具有手術指征的患者,應在最短時間內完成術前準備工作,并及時通知手術室醫護人員做好準備。③積極預防并發癥。如患者脈搏驟然加快、血壓不斷升高,應高度警惕為腦疝形成;為防止舌后墜,護理人員可用舌鉗拉出舌體,及時清理口腔異物,保持呼吸道通暢;為避免壓瘡,搶救后患者的病情穩定可定時翻身、叩背,以健側臥位為主。
1.3 觀察指標 ①搶救情況:記錄患者的分診評估時間、靜脈用藥時間、有效搶救時間及住院時間。②搶救結局:比較兩組的搶救成功率、致殘率及病死率。③并發癥[4]:腦出血昏迷期間常見并發癥包括腦疝、舌后墜、下肢靜脈血栓、壓瘡等。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搶救情況比較 觀察組的分診評估時間、靜脈用藥時間、有效搶救時間和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 (P<0.05)。 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的搶救情況比較 (±s)

表1 兩組患者的搶救情況比較 (±s)
住院時間(d)觀察組 30 1.12±0.45 3.51±1.03 45.28±11.36 12.34±2.71對照組 30 2.75±0.68 12.58±3.69 73.59±15.28 20.65±4.15 t 10.949 12.967 8.144 9.183 P 0.000 0.000 0.000 0.000組別 n 分診評估時間(min)靜脈用藥時間(min)有效搶救時間(min)
2.2 兩組患者的搶救結局比較 觀察組的搶救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P<0.05)。兩組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殘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P>0.05)。 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的搶救結局比較 [n(%)]
2.3 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兩組患者搶救期間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n(%)]
腦出血是指非外傷性腦實質內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是臨床常見的腦血管疾病。近年來隨著社會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腦出血發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趨勢。調查[5]顯示,腦出血患者中有50%于發病后出現昏迷癥狀,此時病情進展迅速,若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極易出現腦組織不可逆性損傷,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研究[6]認為腦出血發病后1 h是黃金救治時間,需要醫護人員提供一套科學合理的急救護理方案,把握最佳搶救時間。因此,對腦出血昏迷患者實施急診護理流程可有效提高其生存率,對改善搶救結局具有重要意義。
研究[7]指出,啟動急診護理程序有助于縮短患者的搶救時間,提高搶救成功率,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分診評估時間、靜脈用藥時間、有效搶救時間和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P<0.05),提示急診護理可有效縮短腦出血昏迷患者的搶救時間。急診護理流程能夠省去不必要的繁瑣細節,在各環節護理措施的緊密配合下進行連續搶救,同時加強與各部門之間的聯系和溝通,多項目共同進行,縮短了急救護理過程中各環節的轉換時間,從而實現在黃金救治時間內搶救,觀察組的搶救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P<0.05)。此外,腦出血昏迷患者的神經調節功能紊亂,無法準確表達自身確切感受[8],導致多種并發癥發生,對其預后造成不利影響,而急診護理從以往被動式護理轉變為主動且具針對性的護理服務,具備高度的靈活應對能力,快速評價,從而及時預見風險因素并提前做好安排。
綜上所述,急診護理應用于腦出血昏迷患者搶救治療中,效果顯著,能夠簡化搶救步驟,縮短搶救時間,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加快預后恢復。
[1]Gai LP,Liu H,Cui JH,et al.Distributions of allele combination in single and cross loci among patients with several kinds of chronic diseases and the normal population[J].Genomics,2015,105(3):168-174.
[2]黃翔,阮海林,黃偉,等.改良早期預警評分在評估院前急性中毒患者病情及預后的應用研究 [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14,23(4):470-473.
[3]趙紅娟.優質護理在腦出血昏迷患者鼻飼并發癥護理中的應用[J].河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6,28(4):322-323.
[4]蔡丹陽.急診護理干預對腦出血昏迷患者康復的59例效果 [J].中國傷殘醫學,2016,24(15):61-63.
[5]劉惠勤,魏萬梅.程序化護理干預對急性期腦出血患者的臨床效果觀察 [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3,19(2):282-284,288.
[6]李紅濤,李俊,莊君燦,等.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對急診胸痛患者搶救效果的影響 [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6,32(1):89-91.
[7]賴碧瑩,梁雅玲,鄧順誼.急診護理程序在提高腦出血昏迷患者急救效率和改善急救結局中的價值 [J].中國當代醫藥,2016,23(6):189-191.
[8]梁艷芬,盧惠民,謝衛珊.腦出血昏迷患者實施預見性護理對皮膚及眼部并發癥的影響 [J].嶺南急診醫學雜志,2012,17(5):376-378.
Application Effect of Emergency Nursing in the Rescu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Coma
DENG Mingyu,LIU Ronghui,WU Chanjuan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High-tech Zone,Zhaoqing 526238,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emergency nursing in the rescue treatment of patients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coma.Methods6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com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4 to March 2017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outine first aid and nursing,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emergency nursing procedures.The rescue situation,rescue outcome and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The triage evaluation time,intravenous medication time,effective rescue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P<0.05).The rescue success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mortality rate,disability rate and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sEmergency nursing in the rescu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coma has significant effect,can simplify the rescue procedure,shorten the rescue time,improve patients'survival rate,and accelerate the prognosis recovery.
Emergency nursing;Cerebral hemorrhage;Coma;Rescue;Treatment;Effect
R473.74
A
10.3969/j.issn.1674-4659.2017.11.1613
2017-06-26
鄧明玉 (1979-),女,廣東籍,本科學歷,主管護師,從事急診護理工作。
(責任編輯: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