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繼波+徐闖+王謙松
摘要:隨著松原市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人們生活更加富足,追求愉悅身心的健康生活方式成為普通市民的一項最普實的選擇。廣場舞活動應運而生,逐漸發展成為一種不可忽視的群眾文化現象。近年來,松原市將廣場舞活動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有益探索,充分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社會發展的作用,強化廣場舞文化品牌建設,打造特色鮮明的松原模式,有力促進全民廣場舞文化活動的開展。
關鍵詞:廣場舞 社會化 公眾參與
一、松原市開展廣場舞活動的基本情況
松原市是新建市,到今年只有20年的歷史。2012年以前,廣場舞活動在松原市剛剛興起,各個城區廣場僅有幾個跳廣場舞的團隊,而且參與者寥寥,面小點少,屬于一種自發的、松散的活動群體。群眾學習廣場舞主要靠當地“能歌善舞”的“群主”自編自導和碎片化地東拼西揍,往往是一個廣場舞要被長時間地“反復跳”和“跳反復”,不僅舞種和內容單一,而且缺乏觀賞性和針對性,處于一種自娛自樂的狀態。
2012年,剛剛成立的松原市群眾藝術館敏銳地抓住廣場舞這一群眾文化活動項目,提出了“全民廣場舞”的發展理念,以廣場舞培訓、創作、比賽、管理、展演為抓手,打造松原特色的廣場舞文化活動品牌,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群眾加入到廣場舞活動中來。通過5年的品牌打造,實現了廣場舞由獨舞到群舞的轉變,帶動了民間廣場舞活動的健康、文明、規范和有序發展,將松原文化推向了新高度。2017年,在由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中國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主辦的“誰是舞王”中國廣場舞民間爭霸賽中,松原市遴選舞蹈基礎好的隊員組隊參賽,對舞蹈進行精心創作編排,以松原地域滿蒙文化、關東民風民俗為素材,融入民族舞與現代舞的元素,使舞蹈《關東雪·吉鄉情》《關東人》《大實話》《送你一首吉祥的歌》在全國性頂級賽事中頻頻折桂,代表吉林省一路過關斬將,奪得總決賽全國亞軍,并在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跟蹤報道播出。這不僅展示了松原廣場舞的最高水平,也向全國人民展示了松原廣場舞發展的深厚基礎。
二、松原廣場舞活動呈現的特點
松原廣場舞經過五年的發展,已經成為根植于人民群眾心中、深受群眾喜愛的全民文化項目,成為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方式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載體,成為向全國宣傳推介松原形象的文化名片,并呈現以下五個特點。
(一)參與面廣,實現規模升級
作為目前群眾文化生活參與面最大、普及性最廣、傳播力最強的舞種,廣場舞在松原有廣泛的群眾基礎,逐漸實現了規模升級?;顒拥膭訂T從單一的、個別團隊延伸到三縣一區一市,從城市發展到鄉村,活動的參與者從原來的中老年擴大到學生、青年、白領等各個群體。松原市廣場舞活動不限性別、年齡、舞種,自由組合、自由策劃、自由表演,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全民活動。松原廣場舞發展至今已遍布全市78個鄉鎮(17個街道96個社區1140個村)。據不完全統計,全市現有1200多支廣場舞團隊,7萬多名舞者。在廣場、公園、文化大院都有廣場舞團隊,成為城市和鄉村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二)水準提升,呈現高端影響
松原市廣場舞活動從活動環節、活動流程、宣傳模式等各個方面進行精心策劃和設計。例如2017年全市廣場舞大賽,改變了以往單一的復賽、決賽模式,設置了海選賽、淘汰賽、復活賽、總決賽多個環節,大眾媒體評委和專業評委共同組成評委團隊,比賽全過程免費向公眾開放。通過電視臺全程轉播、報紙宣傳報道以及微信公眾平臺和微博、直播平臺同步宣傳造勢,使得全市廣場舞大賽逐步成為一個影響廣泛、口碑響亮的品牌活動?;顒拥玫绞形姓透髀毮懿块T的高度重視,市委宣傳部和文化部門的領導多次出席活動現場,并給予高度評價,形成了高端影響。
(三)創新運營,引入市場運作
積極探索“政府支持、市場參與”辦賽方式。群眾性賽事的舉辦離不開政府的支持,但相比政府大包大攬的賽事承辦,讓更多的社會參與者加入賽事活動中來,不僅對提升了賽事服務質量,也有效緩解了政府的賽事成本壓力。松原市群眾藝術館在遵循比賽公益性原則的基礎上,積極推進市場化運作,引入企業冠名和廣告合作模式,致力于動員和吸引社會力量參與和支持廣場舞比賽,為企業搭建了提升形象、宣傳促銷的平臺。全市廣場舞大賽舉辦5年來,其影響力和品牌吸引了延邊農商行、陽光村鎮銀行等眾多省內大企業的目光,這些知名企業的參與和支持,也保證了賽事的規模、質量和影響力更上一個新臺階。
(四)賽培結合,打造活動亮點
為讓廣場舞逐漸形成具有松原特色的群眾文化活動,松原市群眾藝術館采用以培促賽,以賽促培的方式,進一步打造廣場舞活動亮點。在全市舉辦廣場舞活動之前,松原市群眾藝術館廣泛開展精準培訓,實施廣場舞“雙千計劃”(計劃在2015-2017年邀請經驗豐富專家和教練利用市區和鄉鎮的社區、廣場、活動室等公共文化場所,培訓1000名社區文藝骨干和1000名村文藝骨干)。堅持分眾化服務的原則,為不同的服務對象量身定做各種廣場舞培訓服務。先后組織舉辦全市廣場舞輔導培訓班、社區文藝骨干培訓班、農民文化骨干培訓班,提升參培人員的文藝素養。以賽促培,將在比賽中表現優秀的隊員和團隊納入到廣場舞兼職培訓教師隊伍中來,通過他們的傳幫帶,帶動更多的人加入到廣場舞的隊伍中來。松原市群眾藝術館按照“屬地管理,就近便利”的原則,組織專兼職教師深入前郭縣烏蘭傲都鄉趙泉村、扶余市肖家鄉大溝村、乾安縣道字鄉拱字村、寧江區農林村等偏遠地區,以及哈薩爾廣場、奧林匹克廣場等廣場舞團隊聚集的公共場所,定期以“送培訓、送演出”的形式搭建廣場舞學習與交流的平臺,現場分組為群眾進行一對一輔導,現場提出問題,現場示范解答,大大提高了群眾參與廣場舞活動的積極性。截至目前,松原市群眾藝術館共舉辦廣場舞各類培訓活動154期,培訓總人數達9256人次,對基層廣場舞文化的引領作用不斷凸顯。
(五)“兩節”引領,彰顯惠民理念
自2014年開始,松原市以文化惠民為己任,開展“市民文化節”和“農民文化節”活動。松原市廣場舞大賽也已經連續四年作為“兩節”開幕式和啟動儀式的重點活動,而且實現了市縣聯動,每年都能吸引來自城鄉社區的幾十支隊伍參加比賽,數千名群眾直接參與,數萬市民熱情關注,成為輻射范圍最廣、群眾參與最多的一場全民盛宴。通過比賽使得一大批優秀廣場舞團隊脫穎而出,成為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主力軍,也使一大批具有松原地域文化特色的原創廣場舞精品應運而生,并得到宣傳推廣,極大地豐富了松原群眾文化的舞臺,促進文化惠民項目與文化需求有效對接。
三、松原廣場舞活動的經驗做法
松原市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堅持政府主導,強化市場運作,實現城鄉交融,加強陣地建設,將松原廣場舞文化品牌成功打造為群眾文化活動標桿,打造了極具特色的“松原模式”,并走在全省前列,其經驗做法值得推廣。
(一)堅持政府主導,引領社會風尚
松原市委市政府將開展全民廣場舞活動作為發展文化民生,提升群眾幸福指數的重要實踐,建立了由政府部門牽頭、文化部門主管、場地管理單位配合、社區及相關社會組織積極參與的管理機制。一是籌措專項資金,大力扶持文化廣場建設,保障廣場舞的活動場地。二是將廣場舞活動納入吉林省“文化兩節”“健康生活·悅動吉林”和“追夢松原·文化領航”系列活動中,并作為啟動儀式和重點項目進行宣傳,有效提升了活動的品位。三是鼓勵創作推廣符合群眾審美、具有地域特色的廣場舞作品,防止舞蹈音樂和編排出現低俗化傾向,促進廣場舞健康有序發展。
(二)強化市場運作,促進團隊發展
松原市積極出臺優惠政策,吸引社會資本、民間資本、工商資本參與廣場舞文化發展,通過廣告冠名、集資贊助、項目籌資和文企“聯姻”等方法,擴大廣場舞活動的經費來源。在提升活動層次的同時,還能夠為獲獎團隊設置更為豐厚的物質和現金獎勵,調動了廣場舞愛好者參與活動的熱情。 2012年開始,全市廣場舞大賽逐年提高了獎項金額,參賽的隊伍也從最初的10余支發展到50多支。獲獎團隊將物質和現金獎勵作為團隊發展專項資金,用于購買設備、服裝,進一步促進了廣場舞隊伍的發展。
(三)加快城鄉交融,實現互惠互通
松原廣場舞受眾面廣泛,傳播速度快,并正在以“城市包圍農村”的方式在松原鄉鎮擴散和蔓延,不僅點亮了農村文化新生活,還逐漸成為廣大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城鄉發展不平衡、信息不對稱成為制約農村廣場舞發展的主要問題。為此,松原市找準目標,補齊短板,針對農村廣場舞團隊制訂專門的培訓計劃,以網絡授課、集中培訓、現場指導的方式,加強對農村文藝骨干的培訓力度。建立涵蓋城鄉廣場舞團隊的專門QQ、微信群,讓大家相互溝通、學習、交流廣場舞新鮮資訊,共同解決廣場舞發展過程中存在的難題。在廣場舞展演、比賽活動中,設置專門環節,邀請城鄉廣場舞團隊相互觀摩、學習,交流和探討舞蹈技巧,實現了城鄉廣場舞的互惠互通。
(四)加強陣地建設,弘揚文化新風
松原廣場舞作為我市別具特色的文化品牌,無論從形式還是內容上,時刻堅持推陳出新,原創作品不斷涌現。在舞蹈編創的主題上,松原市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做文章,舞蹈排練中融入真、善、美文化符號。在廣場舞精品展演中,把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題材的舞蹈作品進行重點加工、高度提煉,作為廣場舞精品進行宣傳推廣,弘揚文化新風尚,傳播社會正能量。松原廣場舞作為一個全民傾情參與、積極互動的活動,參與者以廣場為陣地,以文化為媒介,通過舞蹈藝術傳達著積極向上的情感體驗,團隊之間自由結合、相互激勵,由此形成了強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切實助推了團結互信、互助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
(作者簡介:蘇繼波,男,松原市群眾藝術館副館長,副研究館員,研究方向:群眾文化;王謙松,女,松原市群眾藝術館調研部干部,研究方向:群眾文化;徐闖,男,松原市群眾藝術館對外演出部主任,助理館員,研究方向:群眾文化)(責任編輯 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