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桔興
20世紀90年代,宜都市委組織實施了以宜都市高壩洲鎮大戰坡村程啟木同志命名的“啟木工程”。隨后在對“啟木工程”進行系統研究總結的基礎上,省委組織實施了以建公司、建基地、帶頭致富、帶領群眾致富為主要內容的“雙建雙帶工程”,并冠以“啟木雙帶工程”。這些年,老“雙帶”依靠黨員解放思想,經過辛勤勞動,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帶領有致富能力的群眾致富。
新老“雙帶”傳承,延續紅色基因。2017年,作為“啟木雙帶工程”的發源地,高壩洲鎮黨委以傳統黨員“雙帶工程”為載體,結合新的時代特征和新的工作要求,在保留黨員帶頭富、帶領群眾富“雙帶”內涵的基礎上,將黨建工作同信息化、精準扶貧、農業供給側改革緊密聯系在一起,啟動了以“黨員帶頭奔小康,帶領群眾奔小康”為主要內容的新“雙帶”工程。
大戰坡村外來媳婦肖飛,受到程啟木的影響,經常思考如何破解現行條件下黨員帶動能力不夠、帶動范圍不廣的問題。
2014年,本地柑橘滯銷,肖飛就試著在網上銷售,結果當年就實現利潤3萬多元。嘗到甜頭的肖飛,毫無保留地將電商技術傳授給周圍農戶,僅大戰坡一個村就有130多戶做起了電商,肖飛也成為了遠近聞名的電商致富帶頭人。
為了放大“肖飛效應”,高壩洲鎮黨委啟動“新雙帶”工程,以“互聯網+”思維為基礎,通過示范培訓,為群眾提供致富本領。2017年,全鎮培育4名電商能人,成立電商合作社2家,成立電商黨支部1個,帶領全鎮300余戶電商實現銷售農產品0.52億元。
依托“互聯網+”,助力精準扶貧。新“雙帶”工程依靠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可以有針對性地對貧困戶進行精準幫扶,幫助他們實現脫貧。貧困戶向大靜因腿腳殘疾無固定收入,但有一定的勞動能力,到電商服務公司做起了產品包裝工作,每個月可獲得固定收入。灣市村精準扶貧戶劉中芹,自幼患有小兒麻痹癥,因為風濕等原因只能常年坐在輪椅上,缺乏勞動能力。通過黨員“雙帶”工程,她開通了電商,并利用金融扶貧政策貸款3萬元,在土老憨市場開設門面,通過制作、銷售酸菜、土特產等實現脫貧,現在每日利潤就達到500元。
發力供給側,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高壩洲鎮素有柑橘之鄉的美譽,新“雙帶”工程啟動后,以肖飛為代表的新“雙帶”黨員示范帶動大戰坡村100多戶村民開通了電商,“兒女在外地工作之余運營電商、父母在家包裝發貨”的銷售方式迅速興起。橘農還可以根據頭一年的網絡銷售大數據比對決定柑橘品改方向。電商快速改變了傳統農產品的種植方式和銷售模式,通過一根網線將消費市場和生產基地牢牢地拴在了一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