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圣超
2013年7月,我以“三支一扶”身份來到有“宜昌西藏”之稱的牛莊鄉工作。牛莊鄉地處宜昌、恩施兩地和五峰、長陽、巴東、鶴峰四縣交界之地,是宜昌最邊遠的鄉鎮,鄉政府駐地海拔1730米,因此也被戲稱為宜昌市最“高”人民政府。
2015年“三支一扶”服務期滿考取選調生后,我向組織部門申請再度回到牛莊鄉工作。這一決定受到了所有人的質疑和不解。慣性思維里,人都應該向著條件更好的地方走,但是我堅信,我們黨的事業從艱苦之地起步,青年一代只有到基層和人民中去,才能更好地接受鍛煉、積累經驗。
“千古風流在擔當,萬里功名須躬行。”2016年,五峰遭受百年一遇的“7.19”特大暴雨襲擊,我所在的牛莊鄉受災嚴重,與外界交通、通訊完全中斷,成為“孤島”。
7月20日晚8時,結束一天的步行核災,剛拖著腿回到集鎮,又接到重大滑坡險情通報,巨型滑坡體隨時可能垮塌,嚴重威脅坡體下方金山村29戶82人的生命安全。擁擠的臨時指揮部里,緊急疏散指令下達,當指揮長問到“哪些人還可以堅持執行任務”時,我沒有絲毫猶豫地舉起右手。
“一看到上面監測的人發預警信號就迅速撤離”“一定要注意聽動靜,疏散過程中聽到山體下滑響聲就死命往兩邊跑”……你一言我一語的叮囑,讓人覺得似乎真的會被埋在里面。根據任務分配,我與另外3名同志負責陰坡2戶15人的疏散。陰坡位于王家河水庫下游,通村公路已被暴雨沖毀,河上常年失修的鋼絲橋就成了通往對岸的唯一通道,幾根鋼絲拉撐兩岸,橋面木板也已腐朽損壞。夜色下,鋼絲橋下洪水洶涌,一走上去晃晃悠悠,稍有不慎就有墜河可能。我們硬著頭皮通過鋼絲橋,沿著河岸摸索兩公里至兩戶疏散對象家中,將他們全部疏散到了安全地點。回到集鎮,已是次日凌晨4點。
參加工作3年來,我先后從事過黨政辦、扶貧、村鎮建設、綜治信訪、組織人事、基層黨建、人民武裝、紀檢監察等工作,感觸最深的是,無論被分配到什么崗位,都要用心干事,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工作,唯有這樣才能成長。
金山村婦女主任劉正艷曾多次參加公務員考試未果,因招考條件年齡限制,2016年是她參加考試的最后一次機會。擔任組織干事后,我主動將劉正艷考試作為自己的一項工作來抓,從免費為其提供復習資料到全程關注各個環節的信息,到筆試、面試指導,最終她以第一名的成績抓住了機會,牛莊鄉也多了一名穩定的本地干部。
我還參加了聯村工作,先后聯系了池南、牛莊兩個鄉域范圍內村情較復雜的村。這一過程中,我看到了現今農村的真實面貌,品味到了真正的農村工作,更感到實現“善治”任重而道遠。
基層天地廣闊,是我們接受磨難和洗禮的沃土。我將珍惜組織給予我的鍛煉機會,不忘初心,扎根基層,敢于擔當,努力用工作成績回報組織信任,做一名真正合格的選調生。(作者單位:五峰土家族自治縣牛莊鄉人民政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