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市運輸管理處 虞燕偉
珠三角汽車維修業發展考察報告
鎮江市運輸管理處 虞燕偉
珠三角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是我國經濟最發達地區之一。近年來,汽車維修行業得到快速發展,相關改革措施及創新驅動發展走在了全國前列。2017年4月9日~4月13日,鎮江市運輸管理處就汽車維修行業創新發展、政府職能轉變、行業協會運作等方面,組團赴廣州市及珠海市進行了學習考察,取得了許多寶貴經驗,受益匪淺,對促進本地汽車維修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借鑒作用。
這次學習考察采用實地考察與交流討論相結合的方式,考察團先后考察了廣州市機動車維修與駕駛員培訓管理處、廣州市機動車維修行業協會、廣州安訊汽車檢測服務有限公司、廣州新干線養車E站、珠海市道路運輸行業管理處、珠海市汽車摩托車銷售維修協會、珠海格萊利車人生活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及珠海特申汽車管家連鎖機構,并與廣州、珠海兩地的行業管理部門、行業協會及企業負責人進行了座談,聽取兩地有關汽車維修行業結構調整、維修企業轉型升級、行業管理職能轉變、行業協會作用發揮等方面的經驗介紹。珠三角汽車維修行業轉型發展的魄力、改革創新的力度給考察團的同志留下了深刻印象。
近年來,珠三角汽車維修行業緊盯世界最新發展趨勢,樹立服務港澳、服務泛珠三角、服務全國的理念,樹立憂患意識,不斷超越自我,其發展規模、發展速度走在了全國前列。廣州和珠海的發展情況可略見一斑。截至2016年底,廣州市汽車保有量已經超過200萬輛,機動車維修經營業戶約3 902戶,機動車綜合性能檢測站11家,機動車維修從業人員約7萬人;珠海市擁有汽車保有量54.79萬輛,機動車維修經營業戶約640戶,維修產值約11.75億元,與2015年同比增長25%,機動車綜合性能檢測站4家,機動車維修從業人員約2萬人。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及相關改革政策措施的出臺,汽車維修市場的發展面臨新的困境。珠三角一些維修企業,不等不靠,主動應對,創新發展思路,創新發展方式,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理念,獲得了跨越式發展。
珠海格萊利車人生活汽車服務有限公司跳出傳統汽車維修行業,著眼大市場,把養車和養人的理念有機結合,把延伸服務發揮到極致。該公司將車輛維修、救援、車輛檢測、美容裝璜、二手車交易、車輛租賃、車輛保險、金融投資、餐飲服務、休閑娛樂、美容美發、汗蒸、棋牌、書畫、健身、中醫保健、住宿等融為一體,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的各種需求,企業獲得綜合效益。
廣州新干線養車E站原來是一家二類綜合維修企業,企業規模不大,廠房在市中心,場地受到限制,發展遇到瓶頸。近年來,該企業一方面創新發展模式,向外拓展市場,大力發展連鎖快修品牌,獲得了快速發展,目前已發展成擁有1家總店,8家連鎖快修分店的集團式連鎖品牌企業。另一方面創新發展思路,大力弘揚企業文化及核心價值觀,堅持創新、專業、誠信、誠實的經營理念,采取精細化、差異化、個性化的服務策略,為消費者實實在在解決問題,獲得了客戶的普遍好評。通過引進汽車發動機氫氧環保除炭系統、無水冷卻液、自動變速器油等國外最新養護產品,與車主進行直觀體驗式對比試驗,引導消費,取得了車主的普遍認可,企業獲得了新的經濟增長點。通過推進鈑噴專修及水性漆的全面使用,既保護了環境,又提高了企業效益。此外該企業還投入20多萬元,加上政府補貼10萬元,購買了一套瞬態工況法汽車尾氣排放檢測系統等設備,建成廣州市M示范站,實行汽車尾氣超標數據診斷與治理一站式服務,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珠海特申汽車管家連鎖機構是一家知名連鎖快修企業,該企業為車主量身定制車輛養護產品,并提供24 h服務,精細化洗車、美容、維修、定損、理賠、保險等特色化服務贏得了廣大客戶的認可。
珠三角行業管理部門及行業協會不斷推進全行業信息化建設,汽車維修行業的服務和監管能力得到較大提升。
廣州市機動車維修與駕駛員培訓行業管理處不斷完善汽車維修服務網站功能,通過簽發機動車維修竣工出廠合格證掃描二維碼建立了全市車輛維修電子檔案系統,車主可直接用手機查詢車輛維修電子檔案信息、營運車輛二級維護、合格證發放等,并可對各維修企業質量信譽進行評價。此外,全市從業人員信息也錄入了網站系統模塊。
廣州市機動車維修行業協會與第三方廣州交通信息建設投資營運有限公司進行合作于年初建立了如約愛車服務平臺,車主可通過掃描二維碼下載平臺手機APP,查詢企業地址、預約修車、查詢車輛健康檔案、車輛應急救援、服務滿意度評價等。預計今年發展注冊用戶3萬人,服務企業1 000家,日均服務量達100宗。服務平臺的建設擴大了行業的影響,提升了企業的形象,滿足了消費者的訴求。
廣州市機動車維修行業協會與華南工學院開展合作,聯合開發了綜檢站系統監控平臺,各檢測企業可通過監控平臺相互實時查看,相互監督,協會對檢測行為、檢測能力等進行評分、排名,根據評分結果統一發放檢測指標,形成了行業管理部門、協會、企業齊抓共管,互相監督體制,有效提高了車輛檢測的規范性及檢測數據的真實性,有效遏制了弄虛作假的經營行為。
珠海市道路運輸管理處建立了安全生產“一體系三平臺”(一體系為安全生產監管體系;三平臺為安全生產網絡化動態監管系統的基礎信息平臺、安全隱患自查自報平臺和安全生產責任質量化績效考核平臺),充分運用網絡平臺對維修企業隱患排查治理體系進行科學化監管。此外,網絡平臺還增加了維修、駕培等方面服務內容,并與車主及學員互動,擴大了影響力。
珠三角行業管理部門及行業協會不斷創新體制機制,為市場釋放活力,為企業發展增加動力。
珠海市道路運輸管理處創新機動車維修行業管理體制機制,于2013年1月8日將機動車維修許可事項調整為公共服務事項,自此珠海市成為全國第一個取消機動車維修經營許可的城市。珠海市道路運輸管理處調整監管思路,創新監管方式和手段,強化依法監管,實現從“重審批,輕管理”向“寬準入,嚴監管”轉變,實現從規范主體活動資格為主向規范主體活動行為和評估活動結果為主的轉變。機動車維修行業充分市場化發展,由原來的行業管理部門許可管理,轉變為公民、法人自主決定,自擔風險、自律管理、自由退出,由汽車維修行業協會依照國家標準規范進行資質評定,行業管理部門負責經營資質備案。取消機動車維修許可后,管理部門的角色由強制機構轉變為服務監督,由行政許可轉變為事項備案,由企業遵照執行轉變為企業主體責任,由管理套路固定轉變為引導為主。行業管理部門的職責由原來重資質審查把關轉變為事后監管,把安全生產、質量信譽評估、培訓教育、維修質量糾紛調解、投訴處理、規范經營、公布信用信息(信譽考核結果、失信行為)等作為工作重點。
廣州市機動車維修行業協會創新體制機制,協會與行業管理部門脫鉤,使之成為獨立法人,非盈利性的社團組織。其主要職責為協助政府對汽車、摩托車維修行業進行管理、協調、服務、技術培訓和交流,接受政府有關部門授權或委托的其他事項。協會擁有會員單位1 500余家,理事137名(其中常務理事45名),監事5名,理事會班子成員(副會長以上)21人,下設辦事機構——秘書處,在廣州市8個行政區設區級聯絡處。協會實行三級自律管理架構(聯絡處、片區、自律互助小組),分工明確,條塊結合,組織嚴密。協會按專業特性設立了檢測技術質量、汽車美容裝飾、資質審查與維權、人才培訓、汽車配件用品、新能源車輛維修、汽車售后服務、汽車連鎖經營、“如約愛車”誠信聯盟等10個工作委員會。協會有專人負責,并聘用專職工作人員19人。建立由200多人組成的行業專家庫,為車主提供維修技術咨詢及協助行業管理部門進行維修質量調解處理。
珠海市汽車摩托車銷售維修行業協會創新服務機制及服務方式,在政府和企業之間真正起到了橋梁和紐帶作用。該協會成立于2002年,于2007年與政府脫鉤,現擁有會員單位382個,有6位專職人員,協會成立了黨委,在各會員單位設立黨支部,建立了104人的行業專家庫,市消費者協會在維修協會設立了工作站。自珠海取消機動車維修許可以來,行業協會在維修企業資質評定、安全標準化考評、質量信譽評定、組織從業人員技能競賽、質量糾紛調解、工時定額制定、修理工遠程學歷教育、舉辦車輛維修使用知識講座、洗車環保節水公益宣傳、黨組織作用發揮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驕人業績,在當地政府和社會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同時協會通過拓展服務內容,市場化運作及政府購買服務等,有效解決了活動經費不足的問題,協會靠自身努力和政府支持不斷發展壯大。
目前,汽車維修行業正處于轉型發展期,需要我們不斷研究新情況,探索新路子,不斷改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把珠三角的成功經驗與本地實際有機結合,促進本地汽車維修行業更快更好地發展。
思想決定高度,行動決定成敗。我們要克服故步自封、不思進取、小富即安及自我陶醉的思想,要對照先進找差距,進一步更新觀念,發揚敢闖、敢試、敢冒險的精神,把行業管理部門、行業協會、維修企業的思想統一到創事業、謀發展、抓落實上,始終保持加快發展的緊迫感和危機感,才能在新一輪的發展中搶抓先機,勇立潮頭。
企業只有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尊重客觀經濟規律,以市場為導向,著力創新發展、科學發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我們要引導企業不斷創新發展思路,發展模式,打破同質化的發展老路,走專業化、品牌化、特色化的發展新路、鼓勵企業大力發展連鎖快修、專業鈑噴、“互聯網+維修”等新型經營模式、鼓勵企業積極創建誠信企業、綠色汽修企業,促進行業優化結構,提檔升級。
要學習珠海取消維修許可后政府職能轉變的成功經驗,進一步理清行業管理部門在新形勢下的工作職責,工作重點,實現從“重審批,輕管理”向“寬準入,嚴監管”轉變。把安全生產、質量信譽、維修質量糾紛調解、投訴處理、規范經營行為、培訓教育、新技術推廣、電子檔案系統建設、M站建設、綠色汽修創建、保險事故車維修、信用信息公布等作為工作重點;結合本地實際,推進管理創新、服務創新;要充分應用互聯網等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推進行業管理現代化;要利用市場化機制,尋求第三方合作,推進汽車維修行業信息化服務平臺建設,通過服務平臺把維修企業、車主、行業管理部門、維修協會連貫起來,實現信息共享,資源共享,同時通過這個平臺,改變客戶滿意度調查的傳統抽樣調查方式,由車主通過手機APP直接在服務平臺進行評價,此外還可征詢各保險公司對維修企業事故車維修質量的評價,從而提高客戶滿意度調查的真實性、準確性。要積極與工商、質檢、安監、環保、消協、保協等相關部門協調配合,開展聯合執法,查處存在嚴重安全隱患及排放污染物不達標企業,查處使用假冒偽劣配件及不按規范作業侵害消費者利益的經營行為,促進汽車維修行業安全、綠色、規范、誠信可持續發展。
首先,要進一步完善汽車維修協會的體制機制建設。協會作為一個市場主體,只有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實現市場化運作,才能有活力有生機。協會只有通過提供公共服務產品,得到企業、社會、政府認可,才能獲得合法收入,才能解決協會自身的生存發展問題。建議原來由政府主導并由行業管理部門負責人兼職法人的協會,應逐步脫鉤,轉變為政府引導,企業依法登記,獨立法人,自負盈虧,市場化運作,從而為協會作用的發揮釋放空間。同時應強化協會組織架構,配備專職工作人員,實行分級管理,條塊結合,提高工作效率和效能。其次要大力創新服務理念,拓展服務內容,完善服務功能。協會要努力在政府和企業之間架起橋梁,要時刻關注行業在發展中存在的熱點難點問題,努力為社會、為行業、為企業做實事辦好事。在新形勢下,協會應在推進行業信息化建設、行業人才庫建設、從業人員培訓、組織技能競賽、維修設備設施技術共享、維修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的推廣應用、維修質量糾紛調解、行業交流學習、企業誠信聯盟建設、行業信息發布、行業發展規劃制定、行業課題調研、公益活動開展、黨組織建設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通過活動開展,進一步提升協會的凝聚力和影響力,促進汽車維修行業健康發展。
2017-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