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亞楠
從拉斯維加斯槍擊案到撞火槍托
郭亞楠

拉斯維加斯槍擊案發生時的混亂場面
2017年10月1日,意外的槍聲響徹美國拉斯維加斯的夜空。與以往相同的是,這次槍擊案的目標仍是無辜群眾;但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槍擊案造成59人死亡,527人受傷,在美國槍擊案歷史上排名傷亡人數第一。
最初,很多人認為射手是采用輕機槍或者全自動卡賓槍等武器朝著人群射擊的,事后從警方公布的照片上才看出,行兇利器竟然是安裝了撞火槍托的AR15半自動卡賓槍。正是外掛裝置撞火槍托,將一支半自動卡賓槍變成了可以全自動發射的行兇利器。
2017年10月1日晚上約22時8分,拉斯維加斯曼德勒灣酒店賭場一個場外的音樂節上突然響起連發槍聲。人們開始還以為是某種音效,當看到有人中槍倒地才意識到這是槍擊。音樂會聚集的人數多達22000人,所以傷亡數字巨大。而這個喪心病狂的殺手在選擇槍擊地點和方法上卻十分冷靜。射手是64歲的史蒂芬·帕多克,他選擇了音樂會對面的曼德勒海灣度假飯店32樓的房間,帕多克砸碎玻璃窗后,從其酒店房間內將槍口對準了參加音樂節的民眾,開槍時間持續了9~11分鐘,在10點15分才停止射擊。
在整個過程中都是連發射擊的聲音,事后看這個射擊距離大概是450米。一般來講,一支16英寸槍管的M4卡賓槍,因為發射的是點223雷明頓槍彈,所以有效射擊距離在400米左右。這里的有效射擊距離指的是精準射擊距離。但帕多克采用的是連發速射,所以基本不用考慮精準射擊問題,只要大概調整彈道就行。事后通過現場照片觀察,帕多克是計算過彈道的。發射的點223雷明頓槍彈是5.56毫米北約制式槍彈的民用版本,雖然兩款子彈并不完全一樣,但殺傷效果完全一樣。
在警方到來之前,一名酒店安保人員在門外被擊中腿部,當警方沖進房間后,發現帕多克已經自殺,房間內有22支長槍和1把手槍。通過照片可以看到一支安裝了撞火槍托的丹尼爾防御公司的DD M4卡賓槍。這支可以速射的武器配備了一個100發彈容量的彈匣,也就是說,他可以在短時間內一口氣向人群打出100發點223雷明頓槍彈。
在事后曝光的照片里,可以清晰看到房間內柱子下面有一堆彈匣,新聞報道說有15個,外形都很像100發彈匣。如果真的都是100發彈匣,射手可能發射1500發槍彈。這個數字龐大得讓人震驚。這種100發彈匣本是為打仗而設計的,但因彈匣太長,無法臥姿射擊,軍用需求一直很低,然而民用市場居然可以售賣。雖然如果沒有這種彈匣,帕多克也能射出許多子彈,但這種彈匣提高了他射擊的效率,使得廣場上的群眾遭受了更多槍彈的射擊。因此,這種彈匣也是加劇槍擊案傷亡的原因之一。
在英語中,撞火槍托寫作bump fire stock。其中,bump fire確實是“撞火”的意思,它源自于美國民間的一種射擊娛樂玩法。為什么當時美國人會鐘情于這種娛樂玩法呢?
早在1934年,美國法律就開始規定禁止民間使用全自動武器。1986年以后則全面禁止買賣全自動武器,除非擁有相關的執照。但是,雖然美國法律很嚴謹,法律原文卻有一個不大不小的漏洞:任何無論是原設計或是經過改裝的武器,只要在扣一次扳機下不經人手即可達到連發的效果,就是自動武器。當時,民間的輕武器包括手槍、卡賓槍和步槍等,基本都是半自動發射的。當射手扣動扳機后,這些輕武器會發射出1發槍彈;如果射手不再扣動扳機,則停止發射。而全自動武器是射手扣動扳機,并且壓住扳機,槍自動往復發射槍彈。
漸漸地,美國民間出現了一種用手指卡在衣服上,壓住扳機,然后讓半自動武器自行前后運動來加速的方法。這種方法就叫做“撞火”。其實,撞火并不是什么新鮮玩意,早在西部牛仔時代就有人把轉輪手槍扳機壓住后,通過用另一只手的手掌快速撥動擊錘來加速射擊。
撞火并未觸犯法律,因為整個操作過程中人的手指沒動,只是槍自己在來回運動。
隨后發生的一件事,讓這些玩槍的人更加明白法律的界限:一個人將一根鞋帶和兩個鐵環加裝在加蘭德M1步槍上,這樣就能讓半自動的M1加蘭德步槍變成全自動。這個做法當然驚動了執法部門,可因為沒有觸犯法律最終不了了之。
輕武器公司嗅出了其中的商機。對于美國輕武器公司來講,民用輕武器市場和普通商品市場是一樣的,符合法律規定就可以售賣。因此,有人根據撞火裝置發明了一款槍托,撞火槍托由此產生。

加裝在半自動步槍上的撞火槍托特寫
根據前文所述,撞火槍托早已有之,但是一直沒有出事,因為它最初只不過是射擊娛樂的一種新配件,購買撞火槍托的人無非就是拿到靶場去尋求一下刺激,享受一下連發帶來的快感。雖然以前美國槍擊案不斷,但是撞火槍托從未成為“幫兇”。直到2017年10月1日拉斯維加斯槍擊案的發生,才讓這個不知名的小裝置變成了引發全世界側目的大殺器。
一個常見的撞火槍托外形類似M4卡賓槍的槍托,M4卡賓槍的民用版本是AR15卡賓槍。AR15卡賓槍在美國數量龐大,價格卻很低廉,最便宜的AR15卡賓槍售價僅為650美元左右。針對AR15的撞火槍托售價為300美元左右。也就是說不到1000美元,就可以讓一個普通人擁有一支全自動的AR15卡賓槍。并且這種AR15的撞火槍托安裝方法極其簡單。先擰下小握把,卸下原有的槍托,然后把撞火槍托的握把擰上就可以了。如果不仔細觀察,安裝在AR15卡賓槍上的撞火槍托不易察覺,但是一旦發射,后果將是災難性的。
撞火槍托的小握把是兩層,外面握持的部分是不會動的,而里面的握把和與下機匣鏈接的握把是可以來回動的。這樣射手握持小握把時就不會遇到麻煩。槍托內部設有彈簧,當射手扣動扳機的時候,后坐力會讓槍身向后移動壓縮彈簧,彈簧被壓縮后會把向后的槍身往前推。如此,扳機會自動向前,繼而與射手的手指接觸,槍身繼續向前,可扳機被手指阻擋無法向前,扳機就會再次被激發,槍就會再次往復響起,達成全自動射擊的效果。
撞火槍托到底起到什么作用呢?它可以將半自動武器變成火力強大的速射武器。我們知道,半自動武器射手扣動扳機的速度決定了槍支的射速。一般人使用AR15半自動卡賓槍進行射擊,射完30發彈匣需要半分鐘左右。可撞火槍托可以實現每秒400~800發的射速,這種射速是全自動武器的射速。此外,撞火槍托還可以有效降低槍支后坐力。后坐力降低后,射手在全自動發射的時候就能很好地控制住槍身,射擊精度會進一步提高。甚至有的商家在撞火槍托上安裝了鎖定裝置。當鎖定裝置打開時,AR15半自動卡賓槍變回半自動發射狀態;當鎖定裝置關閉時,就可以進行全自動發射了。
撞火槍托不止是針對AR15系列,也有針對AK系列和魯格10/22半自動步槍等。從理論上講,只要是半自動步槍和卡賓槍都能做出相對應的撞火槍托。
盡管安裝有撞火槍托的AR15擁有全自動武器的射速,可是按照美國法律,它仍被歸屬為半自動武器的家族。從拉斯維加斯槍擊案現場照片來看,行兇利器正是安裝了撞火槍托的AR15卡賓槍。這支AR15卡賓槍是由丹尼爾防御公司生產的是半自動民用版DD M4卡賓槍,槍管為16英寸,是完全符合法律標準的半自動武器。
在美國,讓槍支從半自動模式變成為全自動的撞火槍托,不僅堂而皇之地鉆了法律的空子合法生存,甚至還有法可依。曾有兩家公司為了撞火槍托的專利權打起官司,2016年,美國法院判決起訴方獲勝。2010年,美國煙酒火器及爆炸物管制局決定,不用對撞火槍托這種“外掛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情況予以跟蹤。所以,到底生產出售了多少撞火槍托,恐怕無人得知。

撞火槍托使用演示
時至今日,賭城拉斯維加斯槍擊案帶來的悲痛和震驚依然縈繞在人們的心頭,但是美國關于撞火槍托可以合法買賣的規定依然沒有改變。甚至,這場槍擊案促使人們對撞火槍托衍生了更濃厚的興趣—美國的撞火槍托已然斷貨。在那些搶購者看來,這款撞火槍托可能會被禁止銷售,在生產公司來講,能否繼續銷售只能暫時等待消息。可對于槍擊案受害者來講,這種把半自動武器變成全自動武器的可怕裝置,不但要禁止,還要對生產廠商進行起訴。槍擊案發生后,一名21歲的槍擊案幸存者向法院提起訴訟,將涉事酒店所屬的米高梅國際酒店集團、露天鄉村音樂節組織方以及撞火槍托制造商告上法庭。最終,內華達州俄克拉克縣法院受理了此案。起訴者的律師在新聞發布會上稱,涉事酒店曼德勒海灣酒店未能有效地監控酒店的客人,也沒有發現槍手帕多克帶進酒店的數把槍支及10個旅行箱。訴訟同時稱,酒店員工對槍擊案的應對不夠迅速,音樂節舉辦方未能有效維護演唱會安全,沒有恰當標示緊急出口,同時未訓練員工應對突發事件。起訴者表示,他們的這一舉動并不是索要賠償,而是希望通過此舉促使大型活動的組織者提高警惕,保護活動參與者的人身安全。目前,被告的三方還未就此作出回應。而就在此前,一家主張管控槍械的美國民間組織代表3名案發現場觀眾向法院提起集體訴訟,要求“撞火方案”公司等一批撞火槍托制造和銷售商做出懲罰性賠償。
亡羊補牢,為時不晚。這次槍擊案件傷亡巨大的主要原因就是撞火槍托,所以作為美國政府應該第一時間通過行政命令來禁止這款撞火槍托的銷售,并且用法律來徹底宣布這種撞火槍托違法,讓已經擁有撞火槍托的人上繳這種槍托,同時可以根據售價來給予補償,避免以后發生的槍擊案中再次出現撞火槍托的身影。全自動卡賓槍的威力基本等同于機關槍,這樣大威力武器的殺傷力是巨大的。但是美國現政府對控槍采取的是消極態度,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大規模槍擊案后的講話看不出任何要控槍的表態。而且特朗普上任之后,下令取消了奧巴馬時期的控槍行政命令。這個命令是禁止把槍銷售給精神病患者。這次大規模槍擊案的制造者帕多克的父親就是一個精神病患者,并且是個銀行劫匪。現在很多人都懷疑帕多克也是精神病患者,美國調查機構已把帕多克的大腦送去研究機構解剖。但這樣的做法只能表面上分析個人的精神問題,無法解決槍支泛濫問題。帕多克總共擁有42支槍,并且這些槍全是合法渠道購買,這種個人擁有幾十支槍的情況在美國十分多見。

拉斯維加斯民眾舉行燭火集會
這次事件的影響遠遠大于槍擊案本身,很多國家都發來了唁電。尤其是在槍擊案的第二天,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致電美國總統特朗普,就美國拉斯維加斯市發生槍擊事件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向美國政府和美國人民表示深切同情,向遇難者表示沉痛的哀悼,向受傷者表示真摯的慰問。祝愿受傷者早日痊愈。隨后,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他懷著悲痛的心情緬懷美國伙伴,他們在發生于拉斯維加斯的暴力事件中受到了傷害。英國首相特雷莎·梅說,她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通了電話,表示了慰問。特雷莎·梅指出,這起襲擊是“愚蠢的懦夫行徑”,英國愿向美國提供一切可能的幫助。俄羅斯總統普京對這起“殘忍”的槍擊事件表示震驚,并對特朗普表示慰問。墨西哥總統培尼亞、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等其他一些國家的領導人也紛紛譴責拉斯維加斯槍擊事件,對美國民眾表示慰問。
美國槍支泛濫帶來的犯罪問題并沒有因為這次槍擊案而停止,反倒是從槍支暴力檔案匯編的數據顯示,10月1日—24日共有1990人受傷。自拉斯維加斯槍擊案以來,有896人死于槍擊事件。槍擊案頻發是美國社會問題,這個問題需要嚴格控槍才能得以抑制。美國政府的控槍道路任重道遠。只有把控槍做到最好,才能更加有效地避免大規模槍擊案再次發生。事發后長期主張強化槍械管控的美國資深參議員黛安娜·范斯坦呼吁立法禁止撞火槍托,并打算在國會提交相關法案。如果法案成功,就能成功堵住法律漏洞。讓普通人很難獲得全自動武器,雖然這樣不能阻止以后的槍擊案發生,但也能起到一定效果。
責任編輯:葛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