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依航 嚴東興
日本出云號準航母作戰能力解析
徐依航 嚴東興

各國海軍艦船中,日本艦船頗為引人注目。經過二戰后60多年的發展,日本已經再度把擁有標準長度飛行甲板和寬敞空間的大型艦船視為海上自衛隊的一部分,前提是不被稱為海軍,艦艇不能被稱為航母。
日本擁有數艘“直升機驅逐艦”,包括日向號驅逐艦及其姐妹艦伊勢號,還有更大的出云號。上述每一艘艦船都極其類似于航母,但出于政治和工程上的考量,這些艦船都不叫航母。以出云號為例,其滿載排水量為27500噸,長度達248米,對一艘直升機驅逐艦來說完全沒必要這么大。這預示著日本正在建造越來越大的艦船,以獲得經驗,為最終建造搭載固定翼飛機航母做準備。
從出云號的噸位和裝備來看,其性能更接近于兩棲攻擊艦。我們不妨與美國號兩棲攻擊艦作一番對比。
反潛能力 出云號標配為9架SH60K反潛直升機,最多可載28架。SH60K通過高性能雷達和聲吶來捕捉潛艇和可疑船只,安裝有反艦導彈和魚雷。出云號與九十艦隊組成編隊進行反潛,可同時出動18架直升機,往返和探測時間為1小時,單機探測面積為4平方海里,則該編隊每小時可探測面積為36平方海里,每天以8小時計,可探測面積為288平方海里。
美國號兩棲攻擊艦,常規的飛機搭載方案是:6~10架F-35B、12架MV-22、4架CH-53K重型運輸直升機、8架AH-1Z以及2架MH-60特戰直升機,數量接近40架。另一種搭載模式為:12架MV-22、4架CH-53K海上種馬直升機、8架AH-1W超眼鏡蛇武裝直升機、4架MH-60S直升機以及10架F-35B聯合作戰飛機。如果執行反潛任務,該攻擊艦加上護航兵力上的直升機,數量將達到19~22架,如果沒有因執行反潛任務而增加直升機數量,為保持反潛作戰的持續性,同時只能出動11架直升機用于反潛,反潛能力只有日本出云號編隊的2/3。但美國號兩棲攻擊艦根據任務需要就能夠增加直升機裝載量,其反潛能力將不亞于日本出云號編隊。
指控能力 出云號擁有完善的指揮設施,包括日本構建的“海幕”衛星數據傳輸/指揮系統以及多種與海自、美軍兼容的數字數據傳輸和通信系統,除了本艦的戰情中心之外,還有旗艦司令部作戰中心,而多功能艙室可作為統合任務部隊司令部,容納100名幕僚人員。2014年,日本又編列預算,進一步修改、完善出云號電子會議室的指管通情設施 ,作為2014年新組建的水陸機動團的指揮中樞,以應對日本日益重視的離島奪還作戰。由于日本希望出云級預算在不超過日向級11%的情況下,排水量能增加40%左右,因此出云級的作戰裝備必須經過簡化才能降低成本。相較于日向級,出云號取消了MK-41垂直發射系統與艦載的HOS-303 324毫米短魚雷發射器;上層結構設置4個相控陣雷達天線,稱為OPS-50對空雷達系統,是FCS-3A的衍生型,只保留原本的主陣列,省略用來導控導彈的X波段照明陣列以及后端的零零式火控系統,主要擔負對空搜索/監視以及航空管制;較于FCS-3改,OPS-50經過進一步改良,最大搜索距離增加到360千米以上。
美國號兩棲攻擊艦的雷達及電子戰設備公布的公開資料較少,鑒于該級艦將作為美國遠征打擊群的核心與主力,其作戰指揮系統配置不會低于LPD-17級兩棲船塢運輸艦。因此,我們只是根據已經掌握的情況進行推測,艦上將裝備海上全球指揮控制系統、海軍戰術指揮支援系統、JTIDS聯合戰術信息系統、AN/USQ-119(V)27聯合海上指揮信息系統、AN/KSQ-1兩棲攻擊指揮系統、Link16號數據鏈等一系列先進的瀕海兩棲作戰系統。此外,黃蜂、LHD-8、LPD-17等艦上出現的SPS-48E三坐標雷達由于性能穩定、探測距離遠(最遠探測距離402千米)等優點,在美國號兩棲攻擊艦上也應該會裝備。電子戰設備將采用最新的SUQ-32A(V)3型電子對抗系統,具備預警、偵察、電子干擾等功能。由于艦上空間較大,還裝有多座干擾彈發射裝置,與電子戰系統共同構成完整的主被動電子干擾及對抗系統。由于美國級兩棲攻擊艦能夠實現與其他平臺進行互聯互通互操作,相對而言,其指揮控制能力將會比日本出云號航母略勝一籌。

美國號兩棲攻擊艦
兩棲登陸作戰能力 出云號航母下甲板機庫長125米、寬21米、高7.2米,分為前后2區,中間設有防火隔門;機庫以下設有三層甲板,升降機設置在艦島后方右舷外側。由于日本在2015年開始編列預算引進美制MV-22傾斜旋翼機,因此出云號也勢必具有搭載與操作MV-22的能力。出云級最多可裝載15架MV-22,一次輸送一個連的兵力進行垂直登陸。
美國號兩棲攻擊艦是主要為登陸作戰設計的艦艇,可有效搭載近38架艦載機,其典型搭載模式為:12架MV-22、4架CH-53K海上種馬直升機、8架AH-1W超眼鏡蛇武裝直升機、4架MH-60S直升機以及10架F-35B聯合作戰飛機。此外,該級艦還增強了兩棲運輸能力特別是貨物和車輛的運輸能力,艦內貨艙容積達3965立方米,車輛甲板面積為2362平方米,能夠容納先進兩棲突擊車、M1A2主戰坦克等裝甲車輛、1800人的海軍陸戰隊及其裝備。因此,其登陸作戰能力是出云級的8~10倍。
對海攻擊能力 出云號編隊的對海攻擊能力,主要由護衛的驅護艦和艦載直升機裝備的武器來體現。九十艦隊的捕鯨叉反艦導彈,單發命中概率為95%。艦隊直升機可擔負導彈超視距攻擊的中繼制導任務,具備了攻擊遠、中、近任何水面目標的能力。MH-60R直升機不僅能夠給艦載導彈進行中繼制導,本身還攜帶有AGM-119企鵝反艦導彈,因此編隊的綜合反艦能力相當強。
美國號兩棲攻擊艦與塔拉瓦、黃蜂和LHD-8這些現役的美國海軍兩棲攻擊艦一樣,自恃有強大水面艦艇編隊護衛,沒有裝備過多的攻擊性武器。因此,其對海攻擊能力主要體現在艦載機和護航編隊上。依據配備,與出云號編隊相比,互有短長。
對空防御能力 出云號航母在對空防御方面,外層主要依靠護衛編隊中的金剛級驅逐艦 “宙斯盾”防空系統。該系統裝備的標準-2艦空導彈,能攻擊74千米以內的中、高空目標。中近程方面,出云號航母裝備有3部密集陣近戰武器系統和2部拉姆導彈發射裝置,點防御能力較強。
美國號兩棲攻擊艦,配備了2座20毫米6管MK-15Block1B密集陣近防炮、2座21聯裝RIM-116拉姆近程艦空導彈發射器、2座RIM-162先進型海麻雀艦空導彈發射裝置和7挺MZ機槍,顯得相當精干簡練。先進型海麻雀(ESSM)是海麻雀導彈的最新改進型,是針對RIM-7北約海麻雀進行改進的國際合作項目。雖然該導彈是以RIM-7P為基礎設計的,但是兩者幾乎沒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是一種全新的導彈。ESSM采用了類似標準艦空導彈的小展弦比彈翼加控制尾翼的布局方式,代替了原來的旋轉彈翼方式;推力矢量系統可以使導彈的最大機動過載達到50g;導彈還采用了全新的單級大直徑(254毫米)高能固體火箭發動機,新型自動駕駛儀和鈍感高爆炸藥預制破片戰斗部,有效射程與RIM-7P相比顯著增強,達到了中程艦對空導彈的標準;制導方式采用慣性制導和中段制導,末端為主動雷達制導,這種特殊的復合制導方式可以使艦艇面對最為嚴重的威脅。因此,在對空防御方面,仍要美國號強于出云號。

MV-22魚鷹傾轉旋翼機

2013年8月6日,日本出云號下水
F-35B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現役帶隱身功能的第五代短距/垂直起降型戰斗機,配備有先進的傳感器、具有優異的數字互操性,可在防區外對目標進行精確探測和識別,具有很強的空中突防和地面目標殺傷能力,主要承擔對海對地的攻擊任務,但是由于其具備隱身能力,是一種全新的空中信息作戰平臺,具備全新的信息作戰能力,對目前各國服役的飛機具有全面的壓倒性優勢。
出云號在設計之初就留下了搭載F-35的改裝余地。首先,要搭載F-35B,就需要在艦首進行改造安裝滑躍甲板。該滑躍甲板可以進行模塊化在陸地建造,預計工期在數個月以內,費用不到1億日元。考慮到滑躍臺的重量可能在1000噸左右,因此艦體也需要進行改裝,比如艦首強度加固,同時由于重心前傾,需要在艦尾增加1000噸左右重量,維持艦艇平衡。另外,出云號不僅需要加大艦首,還需要擴大艦內區劃,增加艦載機的空間。同時,為維持原來的航速,排水量上升后,還需要對主機進行改造。
目前,制約日本改造出云號直升機航母改裝最大的難題就是日本何時能夠獲得美國的F-35B。據日本富士電視臺報道,日本采購F-35B的日期初步計劃是在2025年后。
改裝后的出云號航母,只要在執行反潛任務前,及時將載機改回原來的直升機,完全可以在不降低能力的情況下完成原有的遠洋反潛任務。因此改裝前后在反潛能力、指控能力和對空防御能力方面并沒有太大的變化,通過配備F-35B,其具備了原來沒有的奪取作戰海區制空權,對地聯合攻擊能力,提高了其兩棲登陸作戰能力和對海攻擊能力,由于F-35B的上艦,出云號將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航母,以它為中心,將可以編成具備對地、對海、對潛綜合作戰能力突出的強大海上突擊編隊,日本將從此擁有了超越自身防衛需求的進攻性軍事力量,具備了對國際和地區事務實施軍事干預的實力,其將成為事實上的軍事大國、軍事強國。

可垂直起降的F-35B
在遠海海區作戰,預計出云號作戰編隊將由出云級、金剛級、愛宕級、秋月級、高波級和村雨級等8艦組成,搭載F-35B戰斗機12架、預警直升機4架、反潛直升機8~9架,也許會出現出云號編隊與航母戰斗群對攻于大洋的情景。
出云號編隊的制空能力 一般情況下,編隊預警直升機將在威脅方向前出出云號位置100~200千米巡邏區擔負空中預警偵察,擔負空中巡邏任務的F-35B戰機也應前出編隊位置200~300千米。由于F-35B的作戰半徑約800多千米,假設F-35B在航率為70%~80%,空中巡航時間為3小時,每批次安排2架空中巡邏、2架甲板待戰,那么,每天每架飛機需要升空2~3次,巡邏4~6個小時,加上甲板待戰時間,每架日均執勤高達8~12個小時。12架F-35B全部擔負編隊對空防御任務,可能沒有多余兵力實施進攻性作戰行動。
出云編隊的對海、對地攻擊能力 按照12架F-35B全部出動計算,每機攜帶4噸彈藥出擊,一次出擊可向876千米外的任一目標區投放48噸彈藥,而在不計航程時,以7噸最大載彈量起飛,理論最大投彈量可達84噸。F-35B在出動時,往往還有可能會與F-22、F-18乃至EA-18G等作戰飛機進行協同,形成高低搭配,分工負責。其中,F-22負責癱瘓敵方防空體系,F-35B負責對地面目標實施精確打擊。
出云號編隊對反艦導彈的防御能力 當敵方編隊發射遠程反艦導彈對出云號編隊實施攻擊時,編隊通過預警直升機可以得到100~200千米的遠程預警,但抗擊導彈時由于受到導彈飛行高度低、艦載雷達視距有限、導彈系統反應時間、火力通道數量、導彈發射間隔、火控雷達連續跟蹤引導等條件限制,武器發射艦只有在來襲反艦導彈距離本艦艇20多千米時,編隊的對空火控雷達才能夠連續跟蹤,滿足發射對空導彈條件,整個編隊所有艦艇只能完成1次有效抗擊,共可以發射30余枚艦空導彈,理論上可以摧毀10~15枚來襲導彈,如果來襲導彈超過20枚,將可能會有數枚反艦導彈突破編隊的火力抗擊和電子干擾而重創出云號。
兩棲登陸作戰能力 改裝后的出云號臺參加兩棲作戰可能的裝載方式為:4~6架F-35B、6架MV-22、8架MH-60K直升機。由于沒有平面登陸的裝備,仍只能采用垂直登陸方式。其中,F-35B主要用于奪取登陸地點的局部制空權,MV-22和MH-60用于運輸登陸人員和裝備。這樣出云號可以將一個加強連迅速空降到登陸地點,其兩棲作戰能力相對于改裝前有了明顯的提高,達到了美國號兩棲攻擊艦登陸作戰能力的1/3。
責任編輯:劉靖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