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春健
553000貴州省六盤水市人民醫院
呼吸內科患者肺部真菌感染臨床診斷分析
繆春健
553000貴州省六盤水市人民醫院
目的:探討呼吸內科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臨床診治效果。方法:收治肺部真菌感染患者40例,回顧性分析其臨床資料。結果:白色假絲酵母菌的感染發生率最高。經過治療,多數患者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結論:對呼吸內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早期診斷和規范化治療可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
呼吸內科患者;肺部感染;真菌
本文詳細分析了患有肺部真菌感染的40例患者的發病類型,對患有該病的危險性、臨床表現特點以及治療方案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研究,現報告如下。
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呼吸內科患者40例,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齡45歲。均符合衛生部發布的診斷標準,其中肺部的真菌感染也符合相關的診療原則。
方法:①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取的是回顧性的分析方法,也就是對已經確診為真菌感染的40例患者的病史資料進行總結,同時還包括臨床上的一些基本特征以及易感染的因素、真菌感染的類型等。②治療方法:對這40例已經確診的患者進行藥物治療,主要都是抗真菌的藥物,如氟康哇等。
評價標準:通過分析肺部陰影以及臨床癥狀判定療效:①肺部陰影完全消失,癥狀逐漸減輕為完全治愈;②肺部陰影沒有完全吸收但是癥狀有減輕的跡象,為好轉;③癥狀以及肺部陰影都沒有變化,為無效;④陰影明顯擴大,為加重。
肺部真菌感染患病率:患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升高,>60歲的患者占總感染病例>65%,見表1。
通過研究發現,誘發疾病產生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長期使用激素以及抗生素,這也是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因素。激素以及抗生素占全部誘因的42.5%和30%,見表2。
通過對基礎性的疾病進行分析發現,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都患有≥2種的慢性基礎疾病,其中比較常見但是又最為嚴重的就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所有真菌感染患者中阻塞性肺疾病18例,肺源性心臟病5例,其他基礎疾病8例,見表3。
通過對患病真菌的類型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呼吸內科患者真菌感染的主要類型為白色念珠菌,占到了患者比例的50%,其他的真菌還包括光滑念珠菌以及熱帶念珠菌等,見表4。
利用抗真菌藥進行治療發現,40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中,痊愈30例,有效8例,總的治愈有效率達到95%,無效僅5%,表明利用抗真菌藥物進行輔助治療可以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在近幾年發現了一些傳播性非常強的疾病。所有國家不斷對衛生環境進行建設,對于疾病的預防以及控制都有著十分明確的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機制[1]。即使是這樣,在實際的生活過程中仍然有很大一部分人感染了肺部真菌,在所有的醫院幾乎都可以看到由于真菌感染而住院治療的患者。這些患者大部分還是采用抗菌藥物治療的方法,其中藥物的選擇大部分依然是傳統的氟康哇等藥物。但是該藥物一定要按照醫囑使用,不能因為其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就大量使用。同時該藥物也不能長期使用,要采取一些輔助治療的方法,如臥床休息或者是在平時的飲食中加入一些高蛋白以及熱量較高的飲食,這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善患者的病情[2]。同時還需要對該疾病進行預防以及控制,隔離有可能使病情惡化的傳染源,只有從細節做起,從基礎上解決問題才可以有效防止患者肺部真菌感染。
在對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一定要對患者的基本情況以及疾病癥狀進行綜合考慮,在這樣的基礎上再結合藥物進行針對性的治療,以保證患者早日康復。對于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來說,在早期的診斷是比較困難的,因為肺部感染的臨床表現沒有特異性,加大了診斷的困難程度。白色念珠菌是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其中一半以上的患者都是因為它而患病。在進行肺部真菌感染的診斷過程中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與影像學結合來進行診斷。治療一般是使用抗真菌藥物,常用的藥物有傳統的伊曲康唑以及二性霉素B等。將兩種不同的抗真菌藥物聯合使用,將會起到很好的協同作用[3]。對于重癥患者,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最好是選擇二性霉素B,但是在使用的過程中一定要保證患者的腎功能良好,以避免肝臟或者是血液發生不良的反應,影響腎臟功能。最后還需要注意藥物使用的時間以及期限,不能長期使用藥物,否則將會引發其他的疾病,危害患者健康。
長期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另外一個導致真菌感染的重要因素。長期使用抗生素會使患者不斷加重現在的病情。研究發現,誘發呼吸內科病房內肺部真菌感染的原因中有兩個占據的比例大,這也就說明了抗生素對患者的不良反應是非常大的。所以在使用抗生素的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量以及使用的時間,同時醫師在臨床操作的過程中還要有效避免不必要的入侵動作,只有這樣才可以有效地防止病情的加重或者是復發。根據研究結果,患者在經過悉心照料以及對癥治療以后絕大多數的臨床癥狀完全消失,部分患者的臨床癥狀減輕。一些基礎性的疾病主要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發,在進行真菌感染因素的調查中發現,白色假絲酵母菌的感染率最高。對于那些呼吸內科患者的肺部真菌感染,應該對易感因素進行積極的防治,盡早地發現并進行及時診斷以及治療,只有這樣才可以有效地降低發病率,保證人體的健康。

表1 呼吸內科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年齡分布

表2 肺部真菌感染的誘因分析

表3 肺部真菌感染的基礎疾病
總之,在進行呼吸內科患者肺部的真菌感染治療過程中一定要時刻提高警惕,要積極減少誘發因素,在進行抗真菌治療的過程中一定要堅持早期、規范化的治療原則,同時還需要提高患者的營養水平,這樣才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配合積極的治療方案,從而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表4 呼吸內科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種類
[1]中華內科雜志編輯委員會.侵襲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診斷標準與治療原則(草案)[J].中華內科雜志,2006,45(8):697-701.
[2]柏紅雨.肺部深部真菌感染的藥物治療[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5(8):53-54.
[3]唐小葵,江程澄,吳亞梅呼吸系統疾病患者院內肺部真菌感染的臨床分析[J].重慶醫科大學學報,2005,30(4),607-609.
衛生計生委:養老機構內設診所將無需行政審批
新華社北京2017年11月17日電。為進一步滿足老年人診療與長期照護需求,國家衛生計生委日前發出通知要求,養老機構內部設置診所、衛生所(室)、醫務室、護理站,取消行政審批,實行備案管理。
養老機構內部設置醫療機構主要為服務對象提供健康管理、疾病預防、老年保健,常見病、多發病的一般診療、護理,診斷明確的慢性病治療等服務,是老年人健康的“貼身衛士”。然而專家指出,長期以來一些地區對養老機構設置醫療機構審批流程長、手續繁瑣,成為制約醫養結合機構規模化發展的瓶頸。
2015年,我國發布《關于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的指導意見》指出,支持養老機構開展醫療服務,鼓勵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服務融合發展。國家衛計委計劃生育家庭發展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專業、及時的醫療健康服務成為養老機構發展尤其是4 000萬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迫切現實需要。
國家衛生計生委要求,養老機構內部設置診所、衛生所(室)、醫務室、護理站的,應當向所在地的縣區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含中醫藥管理部門)備案,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收到備案材料后,對材料齊全且符合本通知要求的,應當在10個工作日內發放《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為確保醫療質量與安全,國家衛生計生委要求加強事中事后監管:衛生計生監督機構每年現場監督檢查不少于2次,在開業后3個月內進行第一次現場監督檢查。
來自國家衛生計生委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我國>60歲老年人口達2.3億,“銀發浪潮”加速來襲。
(據www.news.cn)
Analysis of clinical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 in respiratory department
Miao Chunjian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Liupanshui City,Guizhou Province 55300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 in respiratory department.Methods:40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 were selected,and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n with candida albicans was the highest.After treatment,most patients got good treatment effect.Conclusion:For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 in respiratory department,early diagnosis and standardized treatment can impro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patients.
Patients in respiratory department;Pulmonary infection;Fungus
10.3969/j.issn.1007-614x.2017.3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