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娟 何潔月
400016重慶市九龍坡區中醫院檢驗科
血清肝纖維化標志物聯合肝功能指標對慢性乙型肝炎診斷價值及其相關性研究
高娟 何潔月
400016重慶市九龍坡區中醫院檢驗科
目的:研究探討血清肝纖維化標志物聯合肝功能指標對慢性乙型肝炎診斷價值及其相關性。方法:收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作為觀察組,選擇健康人20例作為對照組。比較兩組的血清纖維化標志物檢測水平,及相關指標對慢性乙型肝炎的診斷價值和相關性。結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透明質酸(HA)、Ⅲ型前膠原(PC-Ⅲ)、Ⅳ型膠原(Ⅳ-C)、層粘連蛋白(LN),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水平明顯比健康人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血清肝纖維化標志物聯合肝功能指標檢測可以提高診斷的價值,可以在今后乙型肝炎患者的診斷過程中應用。
血清肝纖維化標志物;肝功能指標;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是現在臨床治療過程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傳染性疾病。血清肝纖維化標志物是檢測乙型肝炎的主要指標之一[1]。相關研究顯示,早期纖維化是可逆的,晚期一般不可逆,所以,對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來說,盡早進行診斷,可以有效促進患者的康復效果[2]。就目前我國醫療水平發展的現狀來看,主要是采取穿刺進行病理診斷。這種方法雖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的癥狀,但是也有它自身的缺點存在,例如會導致患者的肝功能出現損傷,從而引起一系列的相關并發癥,給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不良影響。有學者通過研究發現,血清學診斷不但不會給患者帶來較大的創傷,而且診斷的價值較高,現在正被廣泛應用于臨床上[3]。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作為觀察組,選擇健康的人20例作為對照組,探討血清肝纖維化標志物聯合肝功能指標對于診斷慢性肝炎患者的價值,取得了很不錯的效果,現將具體結果進行如下報告。
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作觀察組,選擇健康人20例作對照組。兩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分析。
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國慢性乙型肝炎的診斷標準;②取得所有對象的知情同意,并且是自愿參與此次研究;③患者都經過生化檢查以及穿刺診斷。
排除標準:①排除有精神疾病不能進行正常溝通的患者;②排除有其他嚴重內科臟器疾病的患者[4]。
檢測方法:兩組人員均抽取晨起空腹血3mL,離心標本后進行各項指標的檢測;HA、PC-Ⅲ、Ⅳ-C、LN檢測都使用免疫法進行測定,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嚴格的操作。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8.0系統軟件統計分析資料;其中計量資料用(±s)表示,并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并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肝纖維化標志物以及血清肝功能指標的比較:觀察組的肝功能指標以及血清肝纖維化標志物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間進行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相關性分析:觀察組患者的LN、Ⅳ-C水平與肝功能指標沒有比較明顯的相關性存在;PC-Ⅲ、HA與肝功能指標呈正相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血清肝纖維化與ALT、AST呈正相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肝纖維化標志物以及血清肝功能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肝纖維化標志物以及血清肝功能指標比較(±s)
組別 例數 ALT(U/L) AST(U/L) HA(ng/m L) LN(ng/m L)觀察組 60 129.3±3.6 18.4±1.5 108.3±15.7 111.3±10.9對照組 20 45.5±2.9 11.3±1.2 55.6±10.1 58.1±6.8 χ2 8.125 4.875 12.311 9.975 P<0.05 <0.05 <0.05 <0.05

表2 兩組相關性分析
肝纖維化是慢性乙型肝炎演變為肝硬化都要經過的。如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臟受到侵襲,會導致肝臟組織的損傷,或者引起炎性反應,從而導致免疫系統被激活,進行組織的修復[5]。肝纖維化是一種疾病癥狀,會導致患者的肝臟發生變化,慢慢地致使患者的肝臟功能喪失,演變為肝硬化。現在臨床上已經開始廣泛應用HA、LN、Ⅳ-C、PC-Ⅲ等,可以有效反映出患者肝臟受損傷的程度[6]。HA主要由間質細胞組成,可以體現出肝臟纖維化的活動度;Ⅳ-C可以反映出毛細血管化的程度,并且在早期可以升高;LN一般與肝纖維化的程度以及門靜脈壓力有關[7]。近幾年來,有相關研究顯示,如果小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則有可能會導致血清中的Ⅳ-C水平上升。LN是一種糖蛋白,可以對骨架進行支撐,使細胞外黏附[8]。本次試驗結果表明,觀察組的肝功能指標以及血清肝纖維化標志物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的LN、Ⅳ-C水平與肝功能指標沒有比較明顯的相關性存在,PC-Ⅲ、HA與肝功能指標呈正相關;血清肝纖維化與ALT、AST呈正相關。說明肝功能指標以及血清纖維化標志物對于慢性肝炎患者的診斷有重要的價值。
總之,對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血清肝纖維化標志物聯合肝功能指標檢測可以提高診斷的價值。
[1]張玲,劉小林,龔旭,等.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43例臨床研究[J].江蘇中醫藥,2014(2):29-30.
[2]陳思宇,魯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25羥維生素D3水平與肝功能及肝纖維化的關系[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5,21(1):10-13.
[3]李萍,王麗,胡蓉,等.血清纖維化標志物和肝功能指標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纖維化診斷中的價值[J].疑難病雜志,2017,16(6):575-578.
[4]宮嫚,辛紹杰,鄒正升,等.復方鱉甲軟肝片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對血清肝纖維化指標的影響[J].實用肝臟病雜志,2015(6):585-589.
[5]毛忠懿,肖敏,吳雄健,等.丹參酮ⅡA、苦參素聯合治療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及肝纖維化指標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學,2014(2):21-23.
[6]覃小梅,范宸穎,李雙杰,等.慢性乙型肝炎患兒HBV DNA載量與肝臟病理、肝功能、肝纖維化血清學指標的相關性分析[J].臨床肝膽病雜志,2016,32(3):472-475.
[7]安紀紅,倪文,喬杰,等.中藥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的療效觀察及生存質量研究[J].中華肝臟病雜志,2014,22(1):30-32.
[8]姜一鳴,姜學連,劉新軍,等.中醫綜合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優化方案的研究[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10(1):75-77.
Diagnostic value and correlation of serum hepatic fibrosis markers combined with liver function marker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Gao Juan,He Jieyue
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Jiulongpo District,Chongqing City 400016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serum liver fibrosis markers combined with liver function markers in the diagnosis of chronic hepatitis B and its correlation.Methods:60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and 20 healthy persons were chosen as the control group.The serum markers of serum fibrosis markers and the relative value of the markers in the diagnosis of chronic hepatitis B were compared between groups.Results:Hyaluronic acid(HA),typeⅢprocollagen(PC-Ⅲ),typeⅣ collagen(Ⅳ-C),laminin(LN),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healthy people,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the serum markers of liver fibrosis combined with liver function tests can improve the value of diagnosis,and can be used in the diagnosis of hepatitis B patients.
Serum markers of liver fibrosis;Liver function indexes;Chronic hepatitis B
10.3969/j.issn.1007-614x.2017.3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