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祈
【摘 要】舞臺美術包含了道具、燈光、布景、服裝、化妝等多種要素,舞美的造境作用可以延伸舞臺的空間感、豐富時間概念、強化道具的情感作用等。本文以當代舞《我等你》為例,從舞美的內容特征入手,從服裝、道具、燈光三方面具體剖析舞美對于作品的重要影響。
【關鍵詞】舞美;造境;情感
中圖分類號:J7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22-0127-02
舞臺美術,簡稱舞美,是舞臺表演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一種復雜的綜合性藝術,包含了服裝化妝、道具布景、燈光、電子屏投影等多方面。造境也就是創造意境,在舞蹈作品中,利用各種舞美技術根據作品需要表達的內容及要求,通過塑造及豐富編導及舞者的舞蹈情感和形象,渲染舞臺氣氛,讓人在視覺觀賞時產生情景交融,產生意境,觸發遐想。
和電視電影藝術不同,作為在舞臺上呈現的舞蹈藝術,想要將舞蹈作品的情感和意境準確地傳達給觀眾,讓舞蹈演員每個細致的表演被觀眾體會,就需要舞美技術幫助舞蹈進行造境。本文以當代舞《我等你》為例,分別從服裝、道具、燈光的角度來闡述舞美在舞蹈作品中如何實現造境的。
一、服裝體現人物性格
舞臺服裝有“演員第二皮膚”的稱號,是用舞美進行造境作用最基本的方式之一。服裝既可以交代人物身份,也可以勾畫出人物性格。對于舞者而言,穿上演出服就意味著要進入角色;對觀眾而言,穿上了演出服裝的演員讓觀眾直觀感受到所要欣賞的藝術形象。
脫離了經過設計改良藝術化的服裝款式,在舞蹈《我等你》中,女舞蹈演員們束著干凈又低垂的發髻,身著平常不過的雪青色針織開衫、卡其色的長褲,但正是這樣的尋常,聽著滴答滴答的鐘聲,輕輕的風鈴聲飄過,一束定點光投射下來,一個平常人家隨處可見的家庭婦女翹首期盼家人的形象一下就能突顯出來,即使沒有布景,“家”、“夜晚”這樣熟悉的環境,“等待”、“期盼”這樣孤獨的情感,就不言而喻地展示出來,深深地刻畫在觀眾心里。雪青色是紫色中偏冷的部分,用雪青色的針織開衫、配合白色的卷邊中袖打底內衣,刻畫出軍嫂們勤快利索、純粹干凈、柔和內斂、多愁善感的人物形象。配合著粉色或白色的燈光,軍嫂們日常的忙碌、孤寂的等待、殷切的期盼、幸福的假象等等復雜的情感很清晰地刻畫出來。
但是,演出服裝本身并沒有什么特殊價值,只有當它和舞蹈表演相結合的時候,配合相應的燈光、其他舞美技術,服務于演員和作品的需求,才能夠獲取它內在的生命,能發揮其效用。如果脫離甚至桎梏演員和表演,服裝就失去了它的存在意義。
二、道具應用虛實轉換
道具被稱為舞臺上“無聲的演員”,它通常用來擬補舞者的肢體語言所不能表達的情緒和思想,從而傾訴和豐富編導及演員的內心情感。在表演中,道具與舞者的肢體融合在一起,在延長肢體長度的同時,突破局限性,豐富和變化舞蹈語言的結構,寄托情感,對話靈魂。
基于劇情的需要,道具的運用可以充分地將觀眾引入情境,達到為這個作品造境的作用。在舞蹈《我等你》中,一把椅子不僅僅實現了舞蹈空間上的豐富,也更多的成為舞蹈中軍嫂們的情感寄托。在整個舞蹈作品中,椅子道具在交代了地點空間變化的同時,更是承載了軍嫂的情感,從而讓觀眾更能夠體會人物的靈魂,并與之對話。
可見,在舞蹈作品中合理充分使用道具,不但可以將作品需要表達的背景具象地展現出來,還可以增強舞蹈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從而強化作品主題,讓觀眾更為直觀地體會編導和舞者在作品中需要表達的情感。
三、燈光營造多重空間
燈光素有“舞臺太陽”之稱。光是舞臺藝術的靈魂,光是舞臺藝術的色彩,光是舞美設計的一種“空間語言”①。合理地應用燈光既可以賦予演員立體造型,也可以塑造人物形象的心理空間,甚至實現時間和空間的轉變。在舞蹈《我等你》中,燈光的應用方式多樣但不繁縟,恰到好處地賦予了情感,直擊觀眾內心,完美地達到舞美造境的作用。
(一)定點光顯深情聚焦
作品開始,隨著滴答的鐘聲和風鈴聲17秒,舞臺一角首先慢慢地推起暖粉色的定點光,在深夜里一個軍嫂孤單守候在空蕩的家里的形象直接投射到觀眾眼簾,觀眾也自然地感受到舞者期待、敏感、細膩、對丈夫歸期的不確定感,似乎場景冰涼,卻帶著一絲溫情的復雜情緒。在2分50秒,軍嫂忙碌了一天后,再次夜深人靜,又是一束定點光,使觀眾對這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殷切等待丈夫歸來的軍嫂再次深情聚焦。
(二)明暗光中場景轉換
舞蹈開始時,實際上所有的軍嫂都在場,但是舞臺整體為暗場,只有一束定點光投射給第一位軍嫂,所以立馬給觀眾形成了場上只有一位軍嫂的視覺信息,當40秒的時候,一排燈光都打出來,所有軍嫂都瞬間在場,觀眾此刻立馬就能接收到無數的軍嫂都是這樣在深夜等待丈夫的情緒。
作品進行到4分的時候,整場暗光,一束定點光給了一位翹首企盼、急切等待的軍嫂,將舞臺的空間又完全分隔開,當4分12秒,軍嫂回到自己之前的椅子附近時,新的隊形已經形成,作品直接進行到下一個結構當中,這樣利用燈光進行迅速的場景轉換,既是劇情需要,又出人意料,使觀眾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
這樣的燈光處理,充分地將燈光元素融入作品表達,實現場景轉換的“無縫對接”,讓舞蹈隊型和作品結構的轉變更為簡潔明快、干凈利落。
(三)擬人化創假想空間
在作品3分10秒的地方,編導先通過定點光鋪墊出軍嫂在夜深人靜時孤獨的背影,隨著音樂,在演員旁邊給了一束藍色的定點光,借助舞者的動作、表情,立馬勾畫出軍嫂日思夜想的丈夫“在場”的形象,觀眾會隨著軍嫂一起假象,感受她的欣喜,隨后和夢醒后的落寞又形成反差,再次升華作品的情感表達。
(四)代表色里時間切換
在作品開始,交代完軍嫂們思念丈夫的苦楚之后,1分45秒全場的藍色基調轉變為暖粉色,象征著夜晚過去,白天來臨,進而軍嫂們開始了忙碌的一天;在2分22秒時,隨著一天的忙碌結束,重新回到藍色基調的燈光,又重回到一位軍嫂,一束定點光,如此時間又復歸到作品開頭,無邊的孤獨、不停的期待,再次抨擊觀眾的心。
同時,在作品里,燈光的色彩還交代了感情色彩,比如基調是藍色時,渲染了孤獨、失望的情緒;大面積用粉色的時候,作品中充滿了期待和溫情;使用白色定點光時,配合舞者的表演,更深的孤寂感就被體現出來。
總體而言,燈光要和舞臺氣氛相統一,才能給予觀眾強烈的視覺體驗,從而抨擊觀眾的情感。對于觀眾而言,舞蹈本身就是視覺藝術,舞蹈表演本身就會帶給觀眾視覺和情感的雙重體驗,作為綜合性的表演藝術,在舞臺上,運用不同的燈光設計,觀眾對舞蹈的理解會有偏差,同時觀眾的情感體驗也會完全不一樣。具體來說,燈光可以改變時空、營造特殊氛圍、表達特定的節奏與情感,輔助交代表演的主題精神及內涵,從而影響和刺激觀眾的視覺感官,改變其心理、情緒、情感等,使觀眾對整個舞臺表演抱有更為細膩的認知和認同。
四、結語
舞美在舞蹈作品中的造境效果,體現在增強舞蹈作品的感染力,加大舞蹈作品的震撼力,將舞蹈演員的內心表演有效放大,準確地傳達給觀眾,和觀眾的主觀情緒結合,使觀眾對舞蹈劇情的發展變化產生體驗或聯想,讓觀眾對整部作品有更深的體會。但同時,舞美在造境時,只有和舞者的表演一致、和作品氣氛相統一,才能渾然一體、佳偶天成。舞者所要表達的情感,通過舞美的輔助渲染,極限放大化地呈現給觀眾,在觀眾的心里產生虛實相生、情景交融的效果,幫助其對整部作品的理解和想象,才是舞美造境的使命和意義。
注釋:
①張小兵.舞美與舞者的空間對抗[J].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011(1).
參考文獻:
[1]胡晶瑩.從舞蹈道具媒介中探索形式語言[J].民族藝術研究,2008.
[2]劉姬娜.群舞創作的敘事技術分析—以韓真作品《我等你》為例[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