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建玲
農產品地理標志是各地在長期農業活動中形成的區域特色農產品資源,是重要的區域農產品公用品牌和農業知識產權。9月22日,第三屆農產品地理標志品牌推介會在京舉辦,記者在會上了解到,農業部自2007年啟動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工作以來,一直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工作體系全面構建,數量規模穩步擴大,品牌影響日益增長。截至目前,全國登記農產品地理標志2159個,創建國家級農產品地理標志示范樣板20個。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為保護我國農業生態環境,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傳承傳統農耕文明,推動農業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增強農產品國內、國際市場競爭力,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都發揮了積極作用。
今年是農交會組委會設立農產品地理標志展區的第3個年頭。展區以“產自特定地域、彰顯獨特品質”為主題,面積1200余平方米,設中歐地理標志互認產品展區和地方精品展區。中歐地理標志互認產品展區重點對農業部推薦的35個中歐地理標志互認產品進行集中展示;地方精品展區分29個省級展區進行展示。展區共有160家單位165個獲得農業部地理標志登記的產品參展,包括糧食、蔬菜、水果、茶葉、食用菌、水產品、畜產品等。展區整體性強,通過色彩、標識等符號元素,向觀眾呈現出一座宏大的“地標城”。
北京:昔日皇家貢品,今朝百姓美味
玫瑰花原產我國,栽培歷史悠久,據《西京雜記》記載,漢代即有栽培,南宋以來已廣泛用于制作糕點。
妙峰山玫瑰花產自北京市門頭溝區妙峰山鎮澗溝村一帶,這里種植玫瑰花已有幾百年歷史,自宋代至今,妙峰山玫瑰花面積發展到3000多畝。妙峰山玫瑰栽植在海拔800米以上的臺地、緩谷中,屬高山玫瑰,以朵大、色艷、味濃、含油量高、品質優異、經濟價值高而馳名中外。人們把妙峰山澗溝村稱為玫瑰谷。去年,妙峰山玫瑰花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
為發展妙峰山玫瑰花產業,當地成立了妙峰山玫瑰專業合作社,社員130多戶。李小蘭是澗溝村的一名普通村民,同時也是合作社社員。9月22日,她和幾位工作人員帶著合作社生產的玫瑰花在農交會現場吆喝。“妙峰山玫瑰花,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這里的玫瑰花曾經是皇家專用的,現在故宮食品也用我們的玫瑰花!”聽到她這么介紹,前來詢問和品嘗的消費者將整個展位圍得水泄不通。
李小蘭告訴記者,清代,妙峰山的玫瑰花就一直送往故宮,慈禧太后泡的玫瑰浴就是妙峰山產的玫瑰花。如今,妙峰山玫瑰花與故宮食品展開合作,故宮的玫瑰沙琪瑪、玫瑰綠豆糕、玫瑰餅都用的是妙峰山玫瑰花。近年來,鑒于特殊的歷史背景,妙峰山玫瑰花致力于挖掘其文化價值和文化內涵。
“不登長城非好漢,不吃烤鴨更遺憾”,這是外國友人來到北京經常聽到的說法。以北京鴨為原料的北京烤鴨,是享有國際盛譽的美味佳肴,是北京飲食特色文化的代表之一。獨特的傳統手工填飼工藝,使北京烤鴨肉質細嫩、色澤紅艷、味道醇厚、肥而不膩。
據了解,北京鴨品種育成于京西玉泉山麓之下。明清時期宮廷的達官顯貴們為了享用方便,下令將北京東郊的鴨群遷到北京西郊的所謂“京西御地”玉泉山一帶放養。京西有常年潔凈的清泉,稻米豐盛,水草繁茂,魚蝦成群。再者玉泉山附近地處西北環山,冬季可御寒風和凜冽的西北氣流侵襲,泉水嚴冬不凍,夏季涼爽,四季氣候適宜,對鴨子生長非常有利。如今,北京烤鴨已成為北京這座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一張飲食名片。
除了妙峰山的玫瑰花、北京鴨外,北京市還有皇家貢米——京西稻、平谷大桃、京白梨、懷柔板栗、延懷河谷葡萄、大興西瓜等地標產品25個。每個農產品地理標志都記載著一段歷史,承載著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寄托著一份鄉愁。
湖北:走“下里巴人”路線,推大眾產品
近年來,湖北省將發展農產品地理標志作為推進湖北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著力點,農產品保持強勁發展態勢。目前,全省農產品地理標志品牌總數達120個,其中種植業產品96個,畜牧業產品13個,漁業產品11個,品牌數量位居全國前列。全國中歐互認的農產品30多個,湖北省占5個。
一抹茶香,穿越千載滄桑;一味醇厚,品味百年歷史。宜紅茶起源于19世紀中葉清道光年間,那時廣東茶商鈞大福帶領技工到宜昌傳授紅茶采制技術,設莊收購精制紅茶轉運廣州出口。在《湖北茶業貿易志》曾有記載:“19世紀以后,在宜都生產的宜紅茶,很受英商歡迎,成為國內著名出口紅茶產品。”
宜都宜紅茶是傳統的條形茶,由于其在宜都集散、加工、出口而得名,屬湖北省馳名中外的傳統外銷工夫紅茶之一,也是農業部首批推薦的中歐地理標志農產品互認產品。宜都宜紅茶外形條索緊細有金毫,色澤烏黑油潤,沖泡后甜香高長持久,味道醇厚鮮爽,湯色紅艷明亮,還擁有高山茶所特有的醇和口感及誘人花香。
湖北宜紅茶業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茶葉生產、科研、銷售為一體的現代化茶葉加工企業。與其他茶湯不同,宜紅茶湯稍冷后會出現“冷后渾”現象,公司工作人員熊丹告訴記者,這顯現出宜紅茶品質高、內含物豐富的優秀特質。目前,湖北省正重點培育生態茶園,建設集“生產、加工、茶文化、生態觀光”于一體的多功能、效益型基地,促進宜都宜紅茶生產向標準化方向發展。目前,已建成高品質茶園基地1萬多畝。其產出茶葉大部分符合歐盟標準。
潛江龍蝦屬克氏螯蝦,俗稱小龍蝦,原產于北美洲,主要棲息在墨西哥灣沿岸。1927年傳入日本,1929年經日本傳入我國,20世紀50年代開始傳入潛江。從2000年開始,潛江市成功探索發明“蝦稻連作”小龍蝦野生寄養模式,開展稻田養蝦,養殖面積和產量快速增加,帶動了潛江龍蝦餐飲和加工業的發展。
潛江市創新開展“蝦稻共作”生態種養,將水稻種植、龍蝦養殖有機結合,通過資源循環利用,全程使用頻振式殺蟲燈,減少農藥用量,達到了龍蝦、水稻同步增產,產品品質同步提升。“蝦稻共作”畝產小龍蝦200公斤左右,畝平均利潤4000元左右,獲得了很好的穩糧增收效果和顯著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endprint
當地大力推進“互聯網+小龍蝦+蝦稻”行動計劃。2015年,潛江建成潛江龍蝦鮮活產品交易平臺--中國蝦谷網,全國首家龍蝦電子商務交易平臺。涌現出了“蝦小弟”“蝦尊”“蝦皇”“蝦滋味”等10多個線上品牌,品種近百個。2016年,通過互聯網營銷,潛江龍蝦銷售額超過了1億元,其中鮮活潛江龍蝦銷售金額突破1800萬元。
2009—2016年,潛江市分別成功舉辦了八屆“中國潛江龍蝦節”,將潛江龍蝦節打造成富民強市的驅動器,成為富民、惠民、樂民的節慶盛會,成為集“集食盛宴、文化盛典、經貿盛會”于一體的文化品牌。
除宜紅茶、小龍蝦之外,湖北省還有黃毛粘大米、松滋柑橘和房縣香菇等地理標志農產品。湖北香潤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對50多年前的“黃毛粘”稻種,提純復壯、精心培育。“孝香潤”牌孝感香米,米粒均勻、飽滿,膠質濃厚。松滋柑橘產于湖北省松滋市,柑橘皮薄光滑、色澤橙紅或橙黃、肉質細嫩。
黑龍江:黑土地上長出“金元寶”
黑龍江擁有2.3億畝黑土地,是世界上三大黑土地核心地帶之一,生態環境良好,農業資源豐富。截至目前,黑龍江擁有119個地理標志農產品。
黑龍江不僅有五常大米,還有延壽大米。延壽寓意“延年益壽”。延壽縣地處張廣才嶺西麓,自然生態環境優良,群山環繞,森林茂密,是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大米生產地域地勢平坦,遠離市中心,無工業“三廢”污染,地凈田潔,為黑黏土、沙瓤土質,適合水稻生長。
延壽縣從1912年開始種植水稻,如今,種植面積超過百萬畝。延壽大米不僅得到市場認可,而且受到“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高度評價。延壽大米為長粒型,米粒清白如玉、晶瑩剔透、商品感官好,米飯油光發亮、香甜爽口、口感油潤而有彈性、不回生。
黑龍江九三大豆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農產品,位于黑龍江省嫩江縣、五大連池市與訥河市境內,由有“中國豆都”之稱的黑龍江農墾九三管理局牽頭。九三管理局創建于1949年9月,以種植、加工非轉基因大豆而聞名,是中國綠色大豆之都,中國原生大豆種植標準化示范區,非轉基因大豆核心保護區。
“九三大豆”籽粒為圓形或橢圓形,色澤光滑、黃色,粒大、飽滿、皮薄,臍色為淡黃色,完整率達95%以上。黑龍江省大西江農場科技科科長廖永霞告訴記者:“為防止轉基因大豆流入九三大豆,每個農場都嚴格種子管理,留下專門的種子田,今年收的豆子為下一年的種子。”除此之外,九三大豆還建立了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消費者通過掃碼可查看大豆的詳細生產信息。
伊春市位于黑龍江省東北部,這里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紅松原始林,號稱“天然氧吧”,也是我國森林覆蓋率較多的城市之一,被譽為“祖國林都”“紅松故鄉”。伊春市86.6%是森林,是個長在森林邊緣的城市。
伊春市山野飲品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野生藍莓產品生產的企業。公司所用的藍莓原料為野生藍莓,屬于原汁、原味的野藍莓,主要分布在小興安嶺地域。
為了保護山林環境,當地林業局規定只有藍莓成熟期才準許上山,每年8月初,這里的農民便要上山采摘野生藍莓。由于山路陡峭復雜,農民采藍莓著實要付出很大的艱辛,由于采摘下的藍莓由公司統一收購,因此他們每年可通過采摘藍莓獲得不錯收益。
隨著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綠色、健康的食品日益受到消費者青睞,公司依托“小興安嶺”的野果資源優勢,并結合公司的技術開發實力,陸續出品“伊村山野”牌果酒、飲料、速凍野果等4大系列產品共計30多個品種,現已成為地方山野果深加工強勢新興企業。未來,公司將深入挖掘野生藍莓文化,以質量樹品牌,以良心做產業,引領藍莓行業方向,打造百年企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