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祥波
摘 要:堅定轉型升級,蓄積發展勢能,形成助推電力設計企業跨越發展合力。國家經濟發展呈現新常態,是N電力設計企業重要的發展調適期和戰略轉型期,以更寬的視野、更新的理念、更高的標準,戰略上堅持穩中求進、戰術上抓住關鍵控點,牢固樹立“改革創業”、“創新驅動”、“服務為先”、“智慧管理”理念,涵養發展定力,保有發展自信,堅持發展創新,大力推進公司持續、穩健、協調發展。
關鍵詞:改革;創新;服務;管理;發展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21-0117-01
當前,全球經濟低迷復蘇乏力,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一系列結構性矛盾、產能供需矛盾日益凸顯,“調結構、穩增長、促轉型、謀發展”已成為企業面對市場做出的必然選擇,改革攻堅箭在弦上、新型業態呼之欲出。
立足“四大理念”,科學指引公司發展新方向。國家經濟發展呈現新常態,是電力設計企業重要的發展調適期和戰略轉型期,N電力設計企業要以更寬的視野、更新的理念、更高的標準,戰略上堅持穩中求進、戰術上抓住關鍵控點,牢固樹立“改革創業”、“創新驅動”、“服務為先”、“智慧管理”理念,涵養發展定力,保有發展自信,堅持發展創新,大力推進公司持續、穩健、協調發展。
1 堅定改革創業理念,夯實公司持續發展內在要求
改革是公司當前最緊迫、最核心的任務。內部改革必須瞄準要害發力,既體現理念的科學性、全局性,又體現措施的針對性、有效性。公司上下一定要認清形勢,將改革創業貫穿工作始終。改革創業就是要充分激發和釋放公司各方面的活力,提高市場競爭力和發展引領力,增強自我造血功能,放大專業生產優勢,踐行新型發展道路,讓公司發展之路走得更實、更穩、更好,讓公司員工擁有更多存在感、獲得感、幸福感,這也是公司深化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目前,改革創業攻堅首戰任務是組織機構優化調整以及配套機制搭建運行。公司在總結新能源工程部改革經驗基礎上,將堅持以市場化為導向,以專業融合為依托,以創新管理為動力,生產實踐中以“矩陣布置設計”為新的切入,堅持“集中政策、分級管理、分級核算”原則,推動公司組織機構改革盡快落地。一是加強頂層設計,突出職能部門的管理和監督職責。二是整合后勤、輔助等服務職能,對社會化程度較高的職能實施業務或勞務外包,有效壓縮成本,降低用工風險,提高保障能力。三是削弱行政干預,在專業生產部門推行事業部制組織形式,將市場經營部分職能下放至各事業部,實行相對自主經營、獨立核算。強化各事業部樹立市場全局觀,加強彼此溝通協調,密切相互協作配合,推動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關切共同體。通過引入市場機制,以市場化的經營模式促進公司“專業整合、業務融合”,擺正個人與市場的關系,解決專業與市場“兩張皮”的問題,推動生產人員與經營工作充分融合,努力培養懂市場、通技術、會管理、善經營的一專多能復合型人才,全面構建“專業市場化”、“市場專業化”的生產經營格局。推動實現人才管理“三個跟得上”:一是“身份跟得上”,要打通專業技術人員國有身份通道,分級指導、分類施策、分步解決聘用員工尤其是骨干技術員工國有身份;二是“待遇跟得上”,要秉承“尊重知識、尊重技術、尊重人才”的原則,不斷豐富人才發展晉升通道,在行政管理序列之外,為技術能力、項目管理能力突出的優秀專業人才開辟專業技術序列、技術管理序列以及項目管理序列晉升通道,使技術人員真正獲得與其貢獻相匹配的薪酬和地位;三是“培養跟得上”,要加大人才儲備力度,完善人才培養機制,建立健全后備干部隊伍建設體系,為公司實現跨越發展注入持久動力。
2 樹立創新驅動理念,夯實公司優質發展第一動力
作為技術密集型和智力密集型企業,科技和人才因素始終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目前,面對公司發展新常態,要努力促進增長動力由主要依靠本土優勢、政策保護帶動,轉向依靠自身體制機制革新、技術創新和高端人才驅動。將技術創新放在重要戰略地位,將人才培養擺在更加突出位置,鼓勵員工從思想上緊繃“創新”這根弦,勤于思考、勇于創新、敢于實踐,增強技術鉆研自覺性和主觀能動性,進一步提高公司技術續航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加強技術打磨,做到分類施策。精耕細作、精雕細琢,實現從量的積累到質的躍升,鞏固業內領先地位,打造國際一流技術水平;豐富業績層次,主動適應不同市場需求。反思風電發展的技術因素,深入研究模塊化設計,提煉一批核心技術,在光伏尤其光熱發電領域超前謀劃,搶占先機,確保新能源業務持續領先。保持公司既有優勢,力爭培育支撐未來電網系統發展的新高地。
3 強化服務為先理念,夯實公司穩健發展必由之路
“服務”是設計服務型企業維護品牌形象、保持品牌地位、提升品牌價值的內在要求。公司全體員工必須準確把握企業定位,積極轉變思想觀念,根植服務為先的理念。建立以業主需求為導向、業主滿意為中心的服務文化,推動服務領域延伸和服務模式升級,努力實現公司各領域常態化服務。要不斷探索發電工程設代工作新模式,將設計指導從方案的優化比選延伸到現場實際服務,完善與各方定期溝通機制,有問必答、有求必應,重視設計產品的后續跟蹤服務。要繼續完善電網工程服務新舉措,利用盟市設代辦事處與遠程辦公相結合,加強專業技術人員點對點技術服務,指派經驗豐富的管理人員進行動態回訪,增派主設人員進行現場集中技術交底,幫助業主解決工程施工至投產各環節技術問題。要不斷提升總承包“交鑰匙工程”服務新高度,將服務貫穿于工程實施全流程、各階段,在保證服務質量、提高服務效率上下功夫,真正打響公司總承包品牌。要持續提煉監理工程服務新思維,真正設身處地為業主著想,以高度的主人翁精神把好工程安全關、質量關、驗收關、交底關。公司上下以感恩之心、誠信之道、務實之舉,真正做好業主參謀,全力打造讓業主“省心、安心、放心、稱心、舒心”的“五心”工程,務必實現對業主的莊嚴承諾。如果說立足生產、服務好業主是公司的天職,那么立足崗位服務,讓賴以生存的公司、服務好聯動配合的部門、服務好朝夕相處的同事就是員工的本職。在實際工作中,將服務理念踐行于日常工作點滴,以高度的責任感、強烈的使命感主動做好本職服務工作,形成互助互進、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提升公司整體戰斗力。
4 推進智慧管理理念,夯實公司不斷進步重要支撐
信息互聯平臺是維持公司各項工作協同智能運轉的有力支撐,依托信息平臺的大數據分析是公司高效決策的重要保障。公司在發展進步過程中,必須順勢而為,立足實際,分步實施,將信息技術深度研發、融合應用提升至公司戰略高度加以認識和把握,做到各領域各環節“智慧管理”。認真梳理公司互聯網+生產管理、經營管理、財務管理等關鍵領域管理流程,綜合考慮成本、績效、創新、服務等管理要素,正式啟動基礎設施平臺、數據中心系統、綜合管理系統、數字化設計系統及工程項目管理系統建設,有序推進手機版管理平臺建設。通過流程信息化、信息網絡化、網絡智能化,全力打造數字化程度更高的信息網絡,實現信息自動采集處理、即時交換、設備資源共享及生產政務一體化管理,為公司搭乘信息互聯網高鐵,實踐“智慧管理”,提供重要支撐。
“堅守未有窮期,革新沒有止境”。改革的集結號已經吹響,電力設計企業要上下勵精圖治、眾志成城,以更寬的視野、更新的理念、更高的標準,戰略上堅持穩中求進、戰術上抓住關鍵控點,牢固樹立“改革創業”、“創新驅動”、“服務為先”、“智慧管理”理念,涵養發展定力,保有發展自信,堅持發展創新,大力推進公司持續、穩健、協調發展,實現新形勢下企業的轉型升級,蓄積發展勢能,形成助推電力設計企業跨越發展強大合力,進而促進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參考文獻
[1]董智峰,劉力鋮,張麗霞.電力設計企業科技創新現狀及改進措施淺析[J].科技視界,2014,(01):304-305.
[2]王亨桂.電力企業互聯網輿情監測系統研究與實現[J].電力信息化,2013,(05):89-92.
[3]張華富.企業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淺思[J].經貿實踐,2015,(11):1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