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亮
摘 要:課堂觀察是優化學校教學方式,提升課堂教學實效性的重要措施。本篇文章主要從課堂觀察的意義入手,對基于多媒體影像技術的課堂觀察方式和新型課堂觀察方式的反思問題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多媒體影像技術;課堂觀察;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4-257-01
引言:在教育領域,課堂觀察主要指的是教學研究者憑借眼、耳等自身感官和觀察表、錄音設備等輔助工具的應用,從課堂情境中收集研究資料的一種教育研究方法。在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過程中,教師自身研究意識的提高,讓課堂觀察方法的理論和應用研究成為了學術界較為關注的問題。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基于多媒體影像技術的課堂觀察探究模式已經開始在教育領域得到了應用。因此我們有必要對基于多媒體影像技術的課堂觀察與探究模式問題進行探究。[1]
一、課堂觀察的意義
在對基于多媒體影像技術的課堂觀察與探究模式問題進行探究之前,我們首先要對課堂觀察的意義進行了解。通過對課堂觀察的意義進行探究,我們可以發現,在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過程中,課堂觀察已經成為了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在課堂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只有對教師內發生的事件進行系統的觀察,才能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這就使得課堂觀察已經成為了教師提升自身專業素養的有效方式。[2]第二,課堂觀察可以為教育決策和教學評價提供一些較為可觀的依據。在實際教學中,課堂觀察可以對教學決策、教學措施和教學改革的應用效果進行檢驗。因此,課堂觀察對教育決策的科學性的提升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基于多媒體影像技術的課堂觀察方式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對課堂觀察方式的創新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從觀察技術來看,現場課堂觀察技術和非現場的課堂觀察技術是基于多媒體影像技術的課堂觀察方式的表現。其中現場課堂觀察技術是一種由傳統課堂觀察技術發展而來的課堂觀察技術,它除了對傳統課堂觀察技術中的座位表技術和班級社會網技術進行了沿用以外,還對廣角鏡技術進行了應用。這里面所提到的廣角鏡技術主要指的是對教學中的非教學事件和課外干擾問題進行記錄的觀察的方式,這一技術的應用可以讓觀察者從側面角度對課堂情況進行了解,進而為教學過程中出現的異常事件提供一些合理解釋。非現場課堂觀察技術主要指的是通過錄音錄像和照片等載體對課堂信息進行記錄的課堂觀察方式。這種非現場的課堂觀察技術是基于多媒體影像技術的課堂觀察研究模式的主要特征。從這種課堂觀察模式的操作流程來看,這種以教學實景錄制為核心的課堂觀察操作流程與傳統的課堂觀察方式一樣,都是由課前會議、課中觀察和課后會議三方面組成。[3]與傳統課堂觀察方式不同的是,在教學實景錄制課堂觀察方式的應用過程中,教師除了要提交授課方案,提出本節課所要研究的問題以外,還要對課堂觀察的觀察點和攝像機架設機位等問題進行確定,在課中觀察環節,觀察者要從課前會議上確定的不同觀察點入手,對教師的教學內容進行分工觀察。在課后會議階段,觀察者主要通過與授課教師共同回顧教學實景的方式進行教學反思工作。從這種課堂觀察方式的應用效果來看,它可以通過對課堂教學實況進行真實再現的方式,讓教師利用課堂錄制進行全面的分析反思。但是由于這一課堂觀察方式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容易出現對課堂中的一些情感因素有所忽略的問題。這樣,在基于多媒體影像技術的課堂觀察研究模式的應用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現場課堂觀察技術和非現場課堂觀察技術相結合的方式,完成課堂觀察中的課中觀察工作。[4]從課堂觀察的記錄方式來看,在基于多媒體影像技術的課堂觀察模式應用過程中。傳統課堂觀察探究模式中的主觀課堂觀察記錄方式和客觀課堂觀察記錄方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沿用。其中主觀課堂觀察記錄方式主要由描述體系、系數體系和等級量表等方面共同組成,客觀課堂觀察記錄方式則主要由編碼體系、記號體系等多種內容組成。在基于多媒體影像技術的課堂觀察模式的應用過程中,我們可以從具體的觀察目標、內容等方面入手,對自己擅長的記錄方式進行應用。
三、基于多媒體影像技術的課堂觀察反思
從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現狀來看,基于多媒體影像技術的課堂觀察措施的應用,對課堂觀察方法單一的問題進行了解決。在課堂觀察技術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對基于多媒體影像技術的課堂觀察模式進行完善。首先,在基于多媒體影像技術的課堂觀察探究措施應用過程中,我們應該讓這一先進的課堂觀察技術在各個學科中得到普及,而不是讓這種課堂觀察方式只在少數學科中進行應用。從基于多媒體影像技術的課堂觀察探究模式的發展現狀來看,TIMSS和LPS這兩大國際課堂教學錄像研究項目主要是以數學課堂為核心的課堂觀察模式,在我國學者對這一課堂觀察項目進行應用的過程中,也主要在數學課堂上對這一課堂觀察模式進行應用。[5]第二,在基于多媒體影像技術的課堂觀察探究模式的應用過程中,我們要堅持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在對基于多媒體影像技術的課堂觀察研究模式進行應用的過程中,我們難免要引進一些國外的文獻資料。在對國內外先關資料進行研究應用的過程中,我們對定量與定性等多種研究方法進行應用,可以讓我們更好地構建符合本國國情的課堂觀察理論體系。
結論:基于多媒體影像技術的課堂觀察模式是促進教師專業型發展,推動課堂研究發展的有效措施。在這一新型課堂觀察模式的應用過程中,我們通過多媒體技術與傳統課堂觀察方式的融合,可以更好地對教師的教學過程進行記錄。在這一課堂觀察探究模式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只有從本國教育實際入手,對國內外現有研究成果進行合理應用,才能真正讓課堂觀察為教師與學生的發展服務。[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