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榮,王春祥,熊 強,史永宏,胡倩偉
(1.山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0;2.河南測繪職業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3.河南理工大學 測繪與國土信息工程學院,河南 焦作 454001;4.北京四維遠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北京 100070)
引用著錄:李培榮,王春祥,熊強,等.傾斜攝影測量教學模擬系統設計與應用[J].測繪工程,2017,26(12):76-80.
DOI:10.19349/j.cnki.issn1006-7949.2017.12.015
傾斜攝影測量教學模擬系統設計與應用
李培榮1,王春祥2,熊 強3,4,史永宏1,胡倩偉4
(1.山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0;2.河南測繪職業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3.河南理工大學 測繪與國土信息工程學院,河南 焦作 454001;4.北京四維遠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北京 100070)
基于航空傾斜攝影測量的生產流程,提出一種傾斜攝影測量教學模擬系統,并介紹該系統的設計與應用,該系統可實現從數據獲取、控制測量、空中三角測量、三維建模到“4D”產品生成的全過程模擬。系統可降低室外航空傾斜攝影測量實習的成本與風險,可進行反復操作,提高學生對攝影測量的理論認知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傾斜攝影測量;教學模擬系統;控制測量;空中三角測量;三維模型
目前,國內許多院校都開設了攝影測量學課程,在課程實習過程中,由于教學實踐場地有限和野外航飛成本高,學生一般無法直接操控儀器獲取數據,基本上是利用VirtuoZo和JX4等軟件進行一些航空攝影測量數據后處理,實現一些相對簡單的功能模塊的使用,導致學生缺乏實踐操作,對航測作業的數據獲取和數據處理難以形成一個整體認識,不利于學生將攝影測量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1-3]。
傳統航空攝影測量的相機主光軸垂直于地面,拍攝的是地面實際物體的正射影像,只能獲取地物頂部信息,無法獲取地物的側面紋理信息和三維幾何結構信息;傾斜攝影測量通過在同一飛行平臺上搭載多臺傳感器,同時從垂直、傾斜等多個角度拍攝影像,能夠獲取地物的頂部和側面信息,更加真實反映地物的實際情況,彌補正射影像的不足[4-5];通過配套軟件處理傾斜影像,可以量測地物的高度、長度、角度、坡度等屬性;傾斜攝影測量還可以采用先進的導航定位技術提供精確的地理信息,使用戶獲取更逼真、高級的體驗,極大的擴展攝影測量技術的應用領域。
鑒于傾斜攝影測量的諸多優勢,為了讓學生深入理解傾斜攝影測量的原理和生產流程,許多高校相繼開展傾斜攝影測量教學實驗課程??紤]到航空攝影測量拍攝影像單一和高成本的不足,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下屬的北京四維遠見公司聯合國內部分高校,結合實際生產流程,研發一套傾斜攝影測量模擬實驗系統[6],可以模擬傾斜攝影測量的全部生產流程,通過配套軟件可以生成沙盤的三維模型,得到的成果精度可以滿足攝影測量規范要求,而且在沙盤模型中可以進行控制測量、地籍測量和地形圖繪制等實習,通過不斷完善,該系統具有多功能、多應用領域的特性[7-10]。
該系統主要由空中軌道、沙盤、攝影裝置、投影裝置和控制系統構成。在軌道上安裝五鏡頭傾斜相機,通過控制系統控制相機和軌道運動并同步拍攝不同姿態的沙盤影像,由投影儀實時顯示影像,并通過控制系統調整相機感光度、曝光時間和影像的重疊度等。
1.1 空中軌道設計
該系統的軌道懸置于室內,包括3個直線導軌,呈“工”字形排列(見圖1),直線導軌a和b相互平行,直線導軌c與兩平行導軌a、b垂直相交并形成一坐標平面;相機通過步進電機在直線導軌c運動并拍攝影像,形成一條航帶,直線導軌c通過步進電機在兩平行導軌上移動,形成不同航帶。該“工”字形軌道實現了航空攝影測量飛行航線的模擬,使該模擬系統具有可行性。

圖1 直線軌道設計
1.2 沙盤設計
沙盤是該實驗系統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其特征主要有兩個:
1)模擬真實的地形地貌應用于模擬航空攝影,該沙盤必須具有豐富的地形地貌,同時滿足人工踩踏不變形等特點。
2)在沙盤上布設反射貼片作為控制點,在沙盤四周擺設全站儀,通過測量沙盤上的反射貼片的坐標進行控制測量、地形測量等相關實習。圖2為實驗室整體效果圖。

圖2 傾斜攝影測量模擬實驗室整體效果圖
1.3 攝影裝置及投影裝置設計
本系統在直線軌道c上搭載5鏡頭相機,中間相機鏡頭垂直拍攝影像,周圍4個相機分別以一定的前傾、后傾、左傾和右傾角度拍攝影像,通過步進電機控制相機在軌道c上移動;本系統配置一臺民基投影儀,具有短焦投影的特征,用于實時顯示影像并檢查影像質量,及時調整相機姿態和影像的重疊度。
1.4 控制系統
該系統的控制系統主要由計算機、單片機、步進電機、曝光器組成。通過計算機控制單片機,由單片機驅動步進電機并使相機同步曝光,由步進電機控制軌道和相機運動。
該系統通過五鏡頭相機在空中軌道上橫向與縱向運動并同步曝光來獲取原始影像,將原始影像初期處理后在Smart3D中進行空三加密,然后進行三維建模,可以輸出的產品有點云模型、地形白膜、正射影像(DOM)和數字線劃圖(DLG),流程圖見圖3。

圖3 數據采集處理流程
2.1 航空影像獲取
在拍攝影像之前,需要進行檢校相機、設計航線和布設控制點。本系統采用的是非量測型數碼相機,在使用前需要進行相機檢校得到相機的畸變參數,用于影像的畸變差糾正;航線設計應根據沙盤大小與相對行高來設置航向與旁向重疊度,一般航向重疊60%、旁向重疊35%,或者航向重疊80%、旁向重疊60%;控制點布設一般是在沙盤上布設反射貼片,用全站儀或者測量機器人測量控制點坐標。
本文采用國內某高校沙盤模型,沙盤尺寸為7 m×5 m,比例尺為1∶260。用五鏡頭傾斜相機拍攝該沙盤的航空影像,其中航向重疊80%,旁向重疊60%,相對行高3 m,相機感光度320,分辨率5 472×3 648。
2.2 影像初期處理
該系統是室內模擬航空傾斜攝影測量,數據獲取過程不受天氣因素影響,影像無遮擋、漏洞,色彩和亮度基本一致,無需進行影像的勻色勻光處理,影像初期處理主要將原始影像進行質量檢查與整理和畸變差糾正。
2.3 空三加密
Smart3D是一個集合了全球最高端數字影像、計算機虛擬現實以及計算機幾何圖形算法的全自動高清三維建模軟件,它具有易用性、運算性能高、友好的人機交互界面和硬件兼容性好等特點[11-12]。將初期處理后的影像導入Smart3D中,該軟件可以進行自動空三加密,采用光束法區域網平差自動計算提取影像的特征點,對提取的特征點采用多視角匹配同名點,之后反向計算出每張影像的外方位元素即位置和姿態角信息,進而確定影像間的相對位置關系[13-15]。在Smart3D中的3D view中可以看到每張影像的相對位置、所有航帶的分布狀況、每張影像覆蓋的地面范圍和空三點的密度等信息。
2.4 三維建模
Smart3D可以快速進行傾斜攝影測量三維建模,生成沙盤的三維模型??杖用芎缶涂梢赃M行三維建模,通過空三加密點計算出沙盤不規則三角網TIN和地形白膜,依據地形白膜的位置形狀選取最適合的影像進行紋理貼圖,最后生成沙盤的實景三維模型[16]??奢敵龅娜S模型格式主要有*s3c、*osgb、*obj和*dae,如果需要將模型進行修改加工,可將*obj格式的三維模型導入第三方軟件(如3D MAX)中進行修改,將修改后的模型重新導入Smart3D中進行整合后可以生成一個完整的三維模型(見圖4)。

圖4 沙盤三維模型
2.5 成果輸出
由Smart3D生成的沙盤三維模型可以得到沙盤的點云模型(見圖5)和地形白膜(見圖6);選擇模型重建可以生成每張影像的正攝影像圖,將所有的正攝影像導入ArcGIS中進行拼接得到整個沙盤的正攝影像圖(圖7為部分區域DOM);利用空三成果在數字攝影測量工作站中建立各個立體模型,采用矢量化跟蹤可以得到模型的數字線劃圖(DLG),在CASS中對DLG進行標記、整飾成圖[17](圖8為部分區域DLG)。

圖5 點云模型

圖6 地形白膜

圖7 部分區域DOM

圖8 部分區域DLG
傾斜攝影測量是在攝影測量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基本原理與攝影測量相同,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學生需要有扎實的攝影測量學理論基礎,通過模擬傾斜攝影測量完成從理論學習到實踐應用的過程。本文的傾斜攝影測量模擬教學系統是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下屬北京四維遠見公司聯合國內多所高校共同研發設計的,包括空中軌道、沙盤、攝影裝置和控制裝置的設計,通過模擬室外航空傾斜攝影測量,改變傳統攝影測量教學實驗模式,基于沙盤實現三維模型可視化建設和“4D”產品生產。本系統具有以下優勢:
1)相對于航空攝影測量,該系統具有低成本、低風險和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特點;
2)構建真實的實踐教學平臺,實現傾斜攝影測量全流程的真實模擬;
3)解決長期以來測量實驗功能單一、實驗項目之間銜接不暢的問題;
4)解決測繪實踐培養落后于測繪技術發展的問題。該系統將計算機技術和傳感器技術融入到測繪科學技術中,極大地促進了攝影測量學的發展,隨著該模擬系統功能的不斷完善,將相繼開展模擬航空LiDAR、室內導航定位等新的教學實踐內容,提供易學、實用的測繪模擬教學系統,促進測繪學科教學改革,為培養測繪高端人才打下基礎。
[1] 吳軍,程門門,姚澤鑫,等.傾斜航空影像的城區DSM生成[J]. 中國圖像圖形學報, 2015,20(6):845-856.
[2] 金偉,葛宏立,杜華強,等.無人機遙感發展與應用概況[J].遙感信息, 2009(1):88-92.
[3] 王偉,黃雯雯,鎮姣.Pictometry傾斜攝影技術及其在3維城市建模中的應用[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1,34(3):181-183.
[4] 戴竹紅,李柳心,皺發東.基于SMART3D的實景三維建模與應用[J].廣西城鎮建設,2015(4):113-115.
[5] 楊國東,王民水.傾斜攝影測量技術應用及展望[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6,39(1),13-15.
[6] 胡倩偉,劉先林,曲建光,等.創新型攝影測量教學實驗系統的設計[J].測繪科學,2016,41(3):181-187.
[7] GRENZDORFFER G J,GURETZKI M,FRIEDLANDER I.Photogrammetric image acquisition and image analysis of oblique imagery[J]. The Photogrammetric Record, 2008, 23(124): 372-386.
[8] GRUEN A.Development and status of image matching in photogrammetry[J]. The Photogra-mmetric Record, 2012, 27(137): 26-57.
[9] LEBESNERAIS G,SANFOURCHE M,CHAMPAGNAT F.Dense height map estimation from oblique aerial image sequences[J].Computer vision and image understanding, 2008, 109(2): 204-225.
[10] 張平,劉怡,蔣紅兵.基于傾斜攝影測量技術的“數字資陽”三維建模及精度評定[J].測繪,2014(3): 15-118.
[11] 周杰.基于傾斜攝影測量技術構建實景三維模型的方法研究[J].價值工程, 2016,25(35), 232-236.
[12] 孫宏偉.基于傾斜攝影測量技術的三維數字城市建模[J].現代測繪,2014,37(1): 18-21.
[13] 馬晨,楊遼,池夢群,等.非量測相機傾斜航空影像空三加密精度評價[J].遙感信息,2015,30(6):71-75.
[14] 孫玉平,范亞兵,郝睿,等.基于傾斜攝影技術構建實景三維產品的應用開發研究[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5, 38(11): 152-154.
[15] 江明明.基于傾斜攝影測量技術的三維數字城市建[J]. 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7, 40(3),189-190.
[16] 耿小平,王波,馬鈞霆,等.無人機傾斜攝影測量技術在橋梁施工現場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測繪,2017,40(4):27-31.
[17] 譚金石,黃正忠.基于傾斜攝影測量技術的實景三維建模及精度評估[J].現代測繪,2015,38(5):21-24.
[責任編輯:王文福]
Designandapplicationofobliquephotogrammetryteachingsimulationsystem
LI Peirong1,WANG Chunxiang2,XIONG Qiang3,4,SHI Yonghong1,HU Qianwei4
(1.Shanxi Traffic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Taiyuan 030000,China;2. Henan Colleg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Zhengzhou 450000,China ;3.Colleg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and L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Jiaozuo 454001,China;4.Beijing Geo-Vision Tech.Co.,Ltd.,Beijing 100070,China)
The paper puts forward a oblique photogrammetry teaching simul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oblipuephotogrammetry,and describeds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this system and realized the full-course simulation from data acquirement, control point surveying, aerotriangulation, 3D modeling and 4D data production, which can reduce the cost and risk of oblique photogrammetry in outdoor and improve the students’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ability of analying and solving problems in oblique photogrammetry.
oblique photogrammetry;teching simulation system;control surveying;aerotriangulation;3D modeling
P23
A
1006-7949(2017)12-0076-05
2017-08-31
山西省交通運輸廳課題(2017-1-33)
李培榮(1973-),女,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