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您在9月2日晚上的詩歌分享會結束的時候,跟大家分享了一段話:“影響和責任一定要重視,詩人在思考、發表、發言的時候要考慮這種問題,要有責任感。只有冷靜的思考,才有發展,才能解決眼前的問題。有些人不計后果,我希望大家要多考慮。”您覺得當代詩人要承擔什么樣的責任?什么樣的詩人才是一位好的詩人?
食指:先回答你第一個問題,我將這個問題談具體一點。
你問話中談到我講的“詩歌作品一定要注意影響和責任”,我現在展開講這個問題。古人說:詩有“興、觀、群、怨”的作用,我們現在提得少了,這個問題應該引起重視。記得七八十年代思想解放的時候,北島等一批年輕詩人曾到四川開過朗誦會。當時他們去的大學禮堂擠滿了人,甚至有破窗而入的盛況,最后是由警察護送著北島等出的學校。可見古人說詩的“群”的作用。北島的詩在思想解放運動的初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今天情況不同了,希望大家考慮:一個現實的情況,另外一點要懂點中國歷史。我們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老百姓的生活普遍有了提高。說大家懂點歷史,是要大家知道歷史上才有幾個盛世,而盛世老百姓的生活不過是“粥多一點少一點,稠一點稀一點”,這好像是魯迅先生說的。所以應該珍惜今天溫飽有余的生活。
再一點,你的提問中提到我談的“要大家多冷靜,考慮事情發展的后果”,我考慮是如果引起騷亂,秩序一破壞,就不利于解決問題了。都知道我們現在面臨許多困難,像發展不平衡、貧富不均的問題等等,這些問題只能通過冷靜的思考、扎實的工作才能解決,這也就是“發展”,這是我所理解的“問題靠發展解決”的意思。你說對嗎?
對于“什么樣的詩人才是好詩人”這個問題,我想到我愛人翟寒樂2002年接我出院之后,我們曾和幾位詩人和歌手同車去廣州參加詩會,火車上我特意問那些生活環境非常艱苦的詩人和歌手:“古人說‘國家不幸詩家幸,你們怎么看?”詩人們幾乎同聲回答“當然國家幸好!”他們的回答讓我熱淚盈眶,心中一陣酸楚,他們連感冒都患不起,平常就是一頓泡面,可就是因為癡迷藝術走上這條路。可這樣的年輕人在社會上被認為是“異類”“問題青年”。現在想起我心中依然難過,我認為這樣的詩人就是好詩人。
采訪:孔呂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