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娜 程世敏 趙增賢 謝子四 魏守興
摘要:為探討寶島蕉氮磷鉀養分累積與分配規律,采用整株肢解法,研究寶島蕉不同生育期氮磷鉀養分累積量與整株養分在根、球莖、假莖、葉及果軸、果實中的分配比例。結果表明, 寶島蕉成熟期氮、磷、鉀養分累積量分別為10807、3556、53086 g株;從大田苗期到花芽分化期養分累積緩慢,從孕蕾期到成熟期養分累積迅速。寶島蕉整個生育期氮磷鉀養分(N、P2O5、K2O)比例為1 ∶(022~051) ∶(459~576),且生育期間氮磷鉀增加量并不均衡。寶島蕉現蕾前,葉和假莖是吸收累積氮磷鉀的主要器官;果實發育階段,植株氮磷鉀養分在葉片中分配比例降低,在果實中則明顯提高。收獲時寶島蕉葉片和假莖(殘體)氮、磷、鉀吸收量分別占整個植株的6125%、4568%、5574%。寶島蕉整個生育期應重增施氮鉀肥,少施磷肥;并且現蕾前施肥培育健壯的蕉身,果實發育階段施肥有助于提高產量。另外,寶島蕉殘體的還田和再利用有助于減少氮磷鉀肥料用量。
關鍵詞:寶島蕉;氮磷鉀;養分累積;分配;科學施肥
中圖分類號: S668106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7)21-0123-04
收稿日期:2016-11-14
基金項目:國家香蕉產業技術體系儋州綜合試驗站(編號:CARS32-16);熱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編號:1630032014026);海南耕地改良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專項(編號:HNGDxf2015)。
作者簡介:黃麗娜(1984—),女,山東菏澤人,博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熱帶作物養分高效利用機理研究及新型肥料研發工作。E-mail:huanglinahappy@sinacom。
通信作者:魏守興,碩士,研究員,主要從事熱帶作物營養高效利用與物種資源調查研究。E-mail:shouxingwei@163com。
香蕉是世界上著名的熱帶和亞熱帶水果,其產量僅次于柑橘1]。近年來,香蕉枯萎病蔓延迅速,嚴重影響香蕉產業的健康發展2-3]。選育抗病品種被認為是防治枯萎病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之一4]。多年來,國內外相繼開展了香蕉抗病育種及枯萎病綜合防控技術研究,取得了較好的成果5-6]。其中,寶島蕉因具有高產、優質、穩定的特點,現已成為農業部在枯萎病疫區主推的香蕉品種,在我國香蕉疫區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并有逐步取代其他抗枯萎病品種的趨勢7]。作為香蕉生產的重要環節,根據其營養規律實行科學施肥是影響產量與效益的重要因素。自20世紀以來,香蕉的營養特性一直是香蕉研究的熱點之一,且研究重點以巴西蕉為主。周修沖等研究了巴西蕉不同生育階段氮磷鉀營養特性8];張海風利用大田試驗進行了巴西蕉反季節栽培中植株養分吸收累積規律研究9];楊苞梅等采用植株肢解方法,把巴西蕉植株分成葉片、假莖、球莖、果實等部位,研究從種植至收獲全生長期的養分含量在各器官的變化規律10];劉芳等采用同樣方法,研究了巴西蕉整個生育期不同器官氮磷鉀含量及其變化規律11]。以上研究皆針對巴西蕉整個生育期的養分累積或含量,未涉及到各生育期整株養分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對實際生產的指導意義有限。此外,目前對寶島蕉的研究主要有不同貯藏溫度對寶島蕉果皮色澤的影響12]、反季節寶島蕉果實生長發育13]等,并未開展有關寶島蕉營養規律的研究。因此,本試驗在巴西蕉營養規律研究方法的基礎上,采用整株肢解法,在寶島蕉不同關鍵生育期分根、球莖、假莖、葉、果軸(抽蕾后)、果實(抽蕾后)等6個器官進行采樣,測定各時期各器官氮磷鉀養分累積與分配比例,以期明確寶島蕉氮磷鉀養分累積與分配規律,為寶島蕉科學施肥提供理論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試驗于2014年在海南省昌江寶島蕉試驗基地進行。于2014年8月定植組培苗(葉數為10~12張),在本試驗條件下,香蕉苗定植后1~2個月為大田苗期(葉數為12~20張),定植后3~5個月進入旺盛生長期(葉數為20~30張),定植后6~7個月進入花芽分化期(葉數為30~34張),定植后8~9個月進入孕蕾期(葉數為35~39張),9個月以后香蕉陸續抽蕾(葉數為39~42張)。寶島蕉果實斷蕾反梳時定為幼果期,隨后果實逐漸膨大,定植后第10~12個月,且果實成熟度為70~75時為果實成熟期。
供試土壤為磚紅壤。基本性狀:pH值為582,有機質含量為767 gkg、堿解氮含量為6226 mgkg,有效磷含量為1416 mgkg,速效鉀含量為6944 mgkg。供試香蕉品種為寶島蕉(Musa acuminata LAAA Cavendish cv Formosana)。試驗地采用單畦雙行“之”字形種植,種植規格為20 m×20 m,種植密度為2 500株hm2,種植面積為667 hm2。
12施肥方案
試驗地采用常規施肥。具體施肥方案為定植后60 d內施用15 ∶15 ∶15的氮磷鉀復合肥,以肥水噴施,每10~15 d施用1次,總用量為800 g株;定植后的第60~180天施用 15 ∶8 ∶22 的氮磷鉀復合肥,以埋肥結合水肥噴施的形式施用,總用量為 1 200 g株;定植后的第180~270天施用 10 ∶5 ∶30 的氮磷鉀復合肥,以肥水噴施,每10~15 d施用1次,總用量為1 000 g株;270 d 以后到香蕉采收前30 d施用10 ∶5 ∶30的氮磷鉀復合肥和硫酸鉀,以肥水噴施,每10~15 d 施用1次,總用量為480 g株。
13試驗方法
131樣品采集方法本試驗于2014年9月開始,寶島蕉定植1個月后分別在大田苗期、旺盛生長期、花芽分化期、孕蕾期、幼果期與成熟期等6個關鍵生育期取樣,每次選擇長勢良好的健康有代表性的寶島蕉植株3株,共取18株。取樣時以蕉頭為圓心,在以90 cm為半徑的圓周范圍內挖取整株香蕉,分別對根、球莖、假莖、葉、果軸、果實等6個部位進行采樣。根樣品:取半徑為90 cm,深為80 cm的圓柱土層中所有根系。球莖樣品:將球莖先縱切4份,取對角2份,再切成薄片,然后全部取樣。假莖樣品:將假莖縱切4份,取對角2份,再切成細條后截斷取適量樣品。葉片樣品:采取葉柄、葉肉樣品2個部分,將所有葉片從靠假莖處切斷,并把主脈與葉肉分離,分別采用4分法取樣。果軸樣品:采收果實后,將果軸縱切4份,取對角的2份樣品。果實樣品:分別在果穗的每把果梳的中間位置選取3個健康的香蕉果指,切碎混勻,取適量作為樣品。endprint
132氮磷鉀養分測定用自來水對樣品進行清洗后再用去離子水清洗1遍,洗后把采集的寶島蕉各生育期各部位用電子天平(精確到001 g)稱其各器官各部位的鮮質量,并取亞樣本(每份亞樣不低于300 g),稱質量,然后在75 ℃條件下烘至恒質量,粉碎后裝入密封袋待測定氮磷鉀等養分。樣品用H2SO4-H2O2消煮后,氮用堿解蒸餾法測定;磷用鉬銻抗比色法測定;鉀用火焰光度計進行分析測定14]。
14數據分析與處理
試驗數據均采用Excel 2007和SPSS 130軟件進行處理與統計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寶島蕉各生育期氮磷鉀養分累積動態變化
研究寶島蕉各生育期氮磷鉀養分累積動態變化,有助于判斷和指導整株寶島蕉的施肥。由表1可知,寶島蕉氮、磷、鉀養分累積量隨著香蕉的生長發育而持續增長,至成熟期均達到最高值,分別為10807、3556、53086 g株,且養分累積量由高到低表現為鉀>氮>磷。寶島蕉氮磷鉀養分累積并不均衡,從大田苗期到花芽分化期,寶島蕉氮磷鉀養分累積緩慢,即氮磷鉀吸收量占成熟期累積總量的百分比增加不大。大田苗期至花芽分化期的氮磷鉀吸收量占成熟期氮磷鉀累積量的比例分別從725%、1122%、850%增至2007%、2590%、2239%;從孕蕾期到成熟期,寶島蕉養分累積迅速,氮磷鉀養分累積量隨著生育期差異顯著。
由表1還可知,寶島蕉整個生育期氮磷鉀養分(N ∶P2O5 ∶K2O)的比例在1 ∶(022~051) ∶(459~576),氮 ∶磷 ∶氮鉀隨著生育期均呈現先降低后升高的趨勢,即大田苗期養分比例最大,隨后養分比例不斷下降,直到幼果期降到最低,成熟期養分比例有所上升。進一步計算各生育期間養分累積增加量可知,在大田苗期至旺盛生長期氮累積增加量最少,為598 g株;氮累積增量最多發生在孕蕾期至幼果期,高達 3666 g株。在孕蕾期至幼果期磷累積增加量最少,為 175 g株;磷累積增量最多在幼果期至成熟期,為1761 g株。在大田苗期至旺盛生長期鉀累積增加量最少,為3199 g株;鉀累積增量最多在幼果期至成熟期,高達 15196 g株。由此可知,寶島蕉各生育期對氮磷鉀的養分吸收量并不均衡,因此在施肥過程中應注意各生育期間氮磷鉀養分累積增加量,結合各生育期氮磷鉀養分比例,根據不同生育期香蕉的養分需求進行肥料施用。
22寶島蕉氮磷鉀養分分配規律
221寶島蕉氮養分分配規律
氮素作為寶島蕉生長發育過程中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是寶島蕉體內蛋白質、核酸、磷脂和某些生長激素的重要組分之一11]。圖1、圖2為寶島蕉關鍵生育期氮吸收量在根、球莖、葉片、假莖、果軸及果實等6個器官的分配百分比。可見在寶島蕉現蕾前(大田苗期至孕蕾期),寶島蕉根、球莖、假莖、葉4個營養體器官中,均表現為植株氮吸收量在葉片分配最多,為4310%~4652%;由高到低分配次序依次為葉片>假莖>球莖>根。進一步分析可知,寶島蕉現蕾前,葉片和假莖氮吸收量占寶島蕉植株氮吸收量的7224%~7793%,是吸收累積氮素的主要器官。而在果實發育階段,寶島蕉氮吸收量在各器官的分配比例發生明顯變化,尤其是在葉片和果實中。葉片分配比例從幼果期的5023%下降到成熟期的3127%,而果實分配比例由幼果期的426%增加到成熟期的2180%。可見,寶島蕉果實膨大,果實快速生長導致植株氮素向果實發生轉移,而葉片由于逐漸衰老,其中的氮素也逐漸發生轉移。另外,寶島蕉成熟期植株氮吸收量在香蕉殘體(葉片和假莖)中分配比例高達6125%,對其進行還田和再利用,將有助于充分利用寶島蕉殘體中氮素養分資源。
222寶島蕉磷養分分配規律
由圖3可知,在寶島蕉定植后至花芽分化期,根、球莖、假莖、葉4個營養體器官中,植株均是在葉片和假莖中的磷吸收量分配較多,且兩者無顯著差異CM(25];球莖次之,根最少。在寶島蕉孕蕾期,植株磷吸收量在4個器官中分配比例大小表現為葉片>假莖>球莖>根。由此可知,與氮養分分配規律一致,在寶島蕉現蕾前,植株磷吸收量主要分配在葉片和假莖,且兩者分配百分比在7116%~8109%。由圖4-a、圖4-b可知,寶島蕉果實從幼果期不斷發育,到成熟期時整株吸磷量在葉片和果實中的分配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即葉片分配比例明顯降低,從幼果期的4543%下降到成熟期的1756%;而果實分配比例明顯增加,由幼果期的758%增加到成熟期的3822%。由此可知,在果實生長發育過程中磷素主要以果實吸收為主。結合表1可知,寶島蕉雖然需磷量少,但果實生長發育過程中也需補充部分磷肥。到成熟期時,寶島蕉4568%的磷吸收量分配在葉片和假莖(殘體)2個器官,說明寶島蕉殘體還田能有效地實現磷素養分資源的綜合利用。
223寶島蕉鉀養分分配規律
寶島蕉6個關鍵生育期植株鉀吸收量在根、球莖、葉片、假莖、果軸及果實等6個器官中的分配情況如圖5、圖6所示。由圖5可知,在寶島蕉定植后至現蕾前的4個關鍵生育期,植株鉀吸收量在根、球莖、假莖、葉4個營養體器官中的分配均表現為假莖>葉片>球莖>根。假莖分配比例從大田苗期的 3784% 逐漸上升到孕蕾期的4844%,葉片中的分配比例平均為3242%;葉片和假莖的分配百分比從大田苗期的7052%上升到孕蕾期的8171%。由此可見,寶島蕉現蕾前假莖和葉片也是寶島蕉吸收累積鉀素的主要器官。由圖6可知,在寶島蕉果實發育階段,整株吸鉀量在假莖和葉片分配百分比均呈現下降趨勢,尤其是葉片中的分配比例從3384%下降到1402%,而果實中的分配比例明顯提高,從309%提高到2235%。由此可見,在果實生長發育過程中,寶島蕉體內的鉀素由于葉片逐漸衰老,向果實轉移,隨著果實生長,相應的鉀素分配比例也明顯增加。在寶島蕉收獲時,整株吸鉀量在假莖和葉片中的分配比例高達5574%,表明香蕉殘體的還田和再利用對充分利用香蕉殘體中的鉀素養分、節約鉀肥施用量具有重要作用。endprint
3討論
寶島蕉作為目前我國主要的抗香蕉枯萎病品種,其推廣能有效延緩枯萎病的蔓延,對我國香蕉產業的發展意義重大。施肥作為寶島蕉生產中的重要環節,合理、科學施肥將有助于寶島蕉的推廣。基于此, 本研究通過對寶島蕉植株氮磷鉀等大量養分吸收累積的分析,揭示不同生育期氮磷鉀養分累積及變化規律,旨在為寶島蕉科學的施肥管理提供理論依據。結果表明,寶島蕉氮磷鉀養分累積量隨著植株生長發育而持續增長,至成熟期均達到最高值,分別為10807、3556、53086 g株,且養分累積量由高到低表現為鉀>氮>磷。其養分累積規律、養分累積順序結果與巴西蕉相同7,10]。不同的是寶島蕉整個生育期氮磷鉀養分(N ∶P2O5 ∶K2O)的比例在1 ∶(022~051) ∶(459~576),氮 ∶磷、氮 ∶鉀隨著生育期均呈現先降低后升高的趨勢,氮 ∶磷、氮 ∶鉀養分比例均高于巴西蕉10,15]。另外,由生育期間氮磷鉀養分累積增加量可知,寶島蕉各生育期對氮磷鉀的養分吸收量并不均衡,且氮磷鉀養分累積增加最大量發生在不同的生育期,因此在寶島蕉實際生產過程中,應充分結合各生育期吸收量、氮磷鉀養分比例,實現寶島蕉的科學施肥。
寶島蕉整個生育期在根、假莖、球莖、葉、果實和果軸6個器官中的氮磷鉀分配比例不同,且氮磷鉀養分分配比例的變化均可以分為2個階段:現蕾前和果實發育階段。在寶島蕉現蕾前的4個關鍵生育期,寶島蕉氮分布均表現為葉片>假莖>球莖>根;磷分布表現為在花芽分化期前表現為以葉片和假莖中分配較多,且兩者無顯著差異,球莖次之,根最少;孕蕾期分配比例排序為葉片>假莖>球莖>根;鉀分布均表現為假莖>葉片>球莖>根。以上結果表明,在寶島蕉現蕾前,葉和假莖是寶島蕉植株氮磷鉀養分累積的主要器官。這與楊苞梅等研究結果10,15]相同。不同的是本研究在不同生育期均采樣分析,最終得到寶島蕉定植后至成熟期的植株氮磷鉀養分在不同器官的分配規律,補充了寶島蕉氮磷鉀營養的這部分不足,對寶島蕉在各生育期追肥提供理論指導。在寶島蕉的果實發育階段,隨著果實的迅速膨大,寶島蕉氮磷鉀養分在果實中的分配比例均明顯提高,而在其他器官尤其是葉片中的分配比例發生明顯降低,這與樊小林研究的巴西蕉分配規律15]相同,但不同的是寶島蕉葉片氮磷鉀分配比例下降程度相對于巴西蕉均較為平緩。另外,與巴西蕉相比,寶島蕉成熟期氮在殘體(葉片和假莖)中分配比例較高,而磷鉀分配比例較低,其殘體還田和再利用對寶島蕉合理施肥、養分綜合利用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對于氮肥的回收利用。另外,本研究僅明確寶島蕉整個生育期氮磷鉀養分累積與分配規律,在實際生產中,應結合寶島蕉種植區的氮磷鉀肥料利用率,根據各生育期的養分累積比例,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施肥方案。
參考文獻:
1]ZK(#]陳杰忠 果樹栽培學各論M]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
2]JP3]何欣,黃啟為,楊興明,等 香蕉枯萎病致病菌篩選及致病菌濃度對香蕉枯萎病的影響J] 中國農業科學,2010,43(18):3809-3816
3]魏岳榮,黃秉智,楊護,等 香蕉鐮刀菌枯萎病研究進展J] 果樹學報,2005,22(2):154-159
4]Stover R H,Simmonds N W Bananas (Tropical agriculture series)M] 2nd ed 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1966
5]嚴定平,柳曉磊,湯華 香蕉枯萎病及其抗病育種研究進展J] 海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26(3):290-295
6]蒲金基,劉曉妹,曾會才 香蕉抗枯萎病育種研究進展J] 中國南方果樹,2003,32(1):31-34
7]張欣,謝藝賢,漆艷香,等 抗香蕉枯萎病品種寶島蕉關鍵生產技術J] 熱帶農業科學,2014,34(11):6-9
8]周修沖,梁孝衍,徐培智,等 香蕉的氮磷鉀營養特性及其平衡施肥研究J] 廣東農業科學,1993(6):25-28
9]張海風 海南省反季節香蕉營養特性和營養診斷指標的研究D] 海口:華南熱帶農業大學,2001
10]ZK(#]楊苞梅,林電,李家均,等 香蕉營養規律的研究J] 云南農業大學學報,2007,22(1):117-121
11]劉芳,喻建剛,樊小林,等 香蕉不同器官中NPK含量及其累積規律J] 果樹學報,2011,28(2):340-343
12]劉偉鑫,張建平,金志強,等 不同溫度處理對寶島蕉果皮色澤的影響J] 熱帶作物學報,2014,35(3):471-475
13]黃麗娜,趙增賢,謝子四,等 反季節寶島蕉果實生長發育規律研究J] 中國南方果樹,2015,44(5):51-54
14]魯如珅 土壤農業化學分析方法M] 北京: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2000
15]樊小林 香蕉營養與施肥M]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