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瑞圓 孫洪新 蔣桂娥 陳曉勇 敦偉濤
摘要:寒泊羊是以杜泊羊為父本和以小尾寒羊為母本培育的新種群,該種群有較好的繁殖性能和肉用性能。以寒泊羊為父本與本地綿羊雜交,比較雜交F1代和本地綿羊初生質量和平均產羔率,并對初生質量影響因素和不同胎產羔數的母羊比例進行分析。結果表明,雜交F1代初生質量(392±110 kg)比本地綿羊(352±103 kg)提高了1136%,6267%的雜交F1代初生質量集中在300~500 kg,6472%的本地綿羊集中在200~400 kg,其中初生質量400 kg以上的雜交F1代比本地綿羊高1706%;公羊對后代初生質量影響較大;公羔初生質量大于母羔;隨著胎產羔數增加,羔羊初生質量降低。雜交F1代產羔率(19671%)比本地綿羊(18426%)提高了1245百分點,其中三羔以上的母羊比例比本地綿羊提高了791百分點。由結果可知,雜交、公羊、性別、胎產羔數對羔羊初生質量影響顯著,寒泊公羊與本地綿羊雜交可顯著提高后代初生質量和產羔率。
關鍵詞:寒泊羊;雜交;初生質量;產羔率
中圖分類號: S8262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7)21-0180-03
收稿日期:2016-05-26
基金項目:河北省科技支撐計劃(編號:15226308D)。
作者簡介:梁瑞圓(1991—),女,河北邯鄲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動物遺傳育種研究。E-mail:liangruiyuan@163com。
通信作者:陳曉勇,博士,副研究員,主要從事動物遺傳育種及生物技術研究,E-mail:chenxiaoyong-2000@163com;敦偉濤,研究員,主要從事羊遺傳繁殖及技術推廣研究,E-mail:dwt_12323@sohucom。
我國的綿羊品種遺傳資源非常豐富,包括以高繁殖性能著稱的小尾寒羊、湖羊,以優秀裘皮性能著稱的灘羊,以肉質好著稱的蘇尼特羊等地方綿羊品種1],但這些品種幾乎都是單一性能優秀。近年來,我國引入了大量國外優良品種2-4],開展雜交改良5],不同程度地改善了我國地方品種的產肉性能6-7],但國外肉羊品種引進成本高,且產羔率低,繁殖季節性強8]。寒泊羊是以杜泊綿羊為父本、小尾寒羊為母本培育的肉用綿羊新種群,在培育過程中以高繁殖力主效基因(BMPR1B基因)為分子標記的目的是提高胎產羔數9-10],經過了十余年的本土化舍飼培育,目前寒泊羊遺傳性能穩定,具有生長速度快、產肉性能高、胴體品質好的肉用性能和高繁殖力、耐粗飼等特點11-13]。因此,若將寒泊羊作為父本與本地綿羊雜交,有望在改善地方品種肉用性能的同時提高繁殖產羔率,還可降低引入成本,不存在生態環境適應性問題。為此,本研究開展舍飼條件下,寒泊羊與本地綿羊雜交試驗,統計比較雜交F1代和本地綿羊初生質量和產羔率,并對初生質量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目的是為寒泊羊推廣利用和提高羊群管理水平提供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地點
試驗羊場位于石家莊藁城區,處于河北省中南部太行山東麓平原,地理坐標為37°51′~38°18′44″N,114°38′45″~114°58′47″E,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25 ℃。年平均降水量494 mm,7、8月份降水量最多,約占全年的562%。年平均太陽輻射總量5465 kJcm2,年日照時數2 7114 h,日照率612%。無霜期190 d。
12羊群飼養
以寒泊羊為父本、本地綿羊為母本的雜交后代簡稱“雜交F1代”,以本地綿羊(純繁)為對照。全部采用舍飼方式,專人飼養,定時定量飼喂,自由飲水,飼養管理條件一致。
13試驗指標及方法
分別統計了本地綿羊純繁和雜交F1代的母羊產羔率,本地綿羊純繁后代和雜交F1代初生質量。利用SPSS 200進行顯著性t-檢驗或單因素方差分析。
BT1-5]STHZ]2結果與分析
21雜交F1代與本地綿羊初生質量比較
寒泊羊雜交F1代初生質量極顯著高于本地綿羊(P<001),其中雜交F1代母羔初生質量比本地綿羊提高1335%,公羔初生質量比本地綿羊提高838%(表1),表明寒泊公羊與本地綿羊雜交可顯著提高后代初生質量。
22雜交F1代與本地綿羊不同初生質量羔羊比例分布
圖1結果表明,6267%的雜交F1代初生質量集中在300~500 kg,6472%的本地綿羊初生質量集中在200~400 kg,其中初生質量400 kg以上的雜交F1代比例比本地綿羊高1706百分點。
24胎產羔數和性別對羔羊初生質量的影響
圖2結果表明,雜交F1代相同胎產羔數的公羔初生質量均大于母羔;相同性別不同胎產羔數的羔羊初生質量差異顯著,即單羔、雙羔、三羔、四羔之間的公羔初生質量、母羔初生質量均存在顯著差異(P<005)。本地綿羊單羔公羔初生質量顯著大于母羔(P<005),雙羔、三羔和四羔公、母羔初生質量差異均不顯著;不同胎產羔數之間的公羔初生質量差異顯著(P<005),母羔中的單羔顯著大于雙羔、三羔和四羔(P<005),三羔和四羔之間的母羔初生質量無顯著差異,說明無論是雜交F1代還是本地綿羊,胎產羔數越少,羔羊初生質量越大。
25雜交F1代與本地綿羊產羔率分析
由表3可知,雜交F1代產羔率比本地綿羊高1245百分點。由圖3可知,寒泊羊所配母羊中產單羔和雙羔的母羊比例比本地綿羊分別少447、344百分點,產三羔、四羔及以上的母羊分別比本地綿羊多757、034百分點。表明寒泊羊所配母羊的總產羔數及產三羔率高于本地綿羊純繁。
3討論與結論
寒泊羊是以骨形態發生蛋白受體IB(BMPR-IB)基因作為多胎候選基因,運用分子標記輔助選擇技術,歷經十余年培育的肉用綿羊新種群,兼顧了父本肉用性能和母本繁殖性能,與本地品種雜交可在提高肉用性能的同時提高產羔率,本研究結果進一步印證了這一預期。這與敦偉濤等于2011年得出的結果9]有不同之處,其中小尾寒羊的產羔數(180只)與本試驗相似,但自繁后代胎產羔數平均為176只,這主要是與自群繁育代數有關,經過近幾年的多胎基因分子標記繼代選育,含有多胎基因純合的羊群比例增加,進而使胎產羔數不斷提高。王金文等研究表明,杜寒雜交的產羔率第一、二、三代分別為1400%、1295%、1071%,比本研究的雜交F1代分別低5671、6721、8961百分點14]。endprint
初生質量是一項重要的生長發育性狀,受環境影響和遺傳性影響比較大,羔羊初生質量直接影響其以后的生長發育、個體胴體質量及肉用性能等。王金文等報道杜寒雜交的第一、二、三代初生質量分別為391、373、379 kg14],與本試驗雜交F1代初生質量(392 kg)差異不大,但本試驗的雜交品種初生質量比本地品種(352 kg)提高了040 kg(P<001),這與斯登丹巴等的研究結果15]一致,即大型公羊對地方小型母羊所產羔羊的影響極顯著。本試驗的公羊5所配母羊CM(25]羔羊初生質量與公羊3后代差異不顯著,但顯著高于其他
羔羊,說明公羊對后代的初生質量影響較大,這與王金文等的研究一致16]。無論雜交F1代還是本地綿羊,公羔初生質量大于母羔,胎產羔數越少,羔羊初生質量越大,這與曹曉波等的研究結果17]一致。
羊群產羔率主要取決于母羊胎產羔數,產單羔的母羊比例直接影響整體羊群產羔率,本研究分析的雜交F1代產羔率高于本地綿羊,主要是由于產三羔的母羊比例高,可見產多羔的母羊比例對整體羊群產羔率影響較大。在實際生產中,盡量選擇連續產雙羔以上的母羊進行留種,提高高產母羊的比例,進而提高整體羊群產羔率。本試驗通過對寒泊羊與本地綿羊雜交F1代和本地綿羊生產性能對比分析,結果表明,無論在整體羊群平均產羔率、三羔率還是初生質量方面,雜交F1代的優勢突出,不僅彌補了初生質量的不足,而且提高了繁殖率。
參考文獻:
1]ZK(#]魏彩虹,杜立新 我國肉用綿羊育種現狀與未來發展方向J] 中國草食動物科學,2012(增刊1):454-457
2]王烈花,林學仕 杜泊羊與小尾寒羊雜交試驗J] 畜牧獸醫雜志,2014,33(5):4-6
3]Sun X,Liu J,Zhang W,et al Improving the local sheep in Gansu via crossing with introduced sheep breeds Dorset and borderdaleJ] Animal Husbandry & Feed Science,2014,6(5):229 -234
4]王志武,毛楊毅,李俊,等 陶賽特羊與小尾寒羊雜交羔羊肉用性能分析J] 中國草食動物科學,2014,34(1):75-76
5]張建華,李和國 薩福克羊改良小尾寒羊的效果J] 畜牧獸醫雜志,2016,35(1):18-19
6]高志英,張金山,艾尼阿木提,等 不同肉羊品種與多浪羊雜交試驗J] 黑龍江畜牧獸醫,2016,4(2):49-50
7]王烈花,林學仕 杜泊羊與小尾寒羊雜交試驗J] 畜牧獸醫雜志,2014,33(5):4-6
8]任智慧 無角道賽特肉羊引入我國后繁殖性能的變化規律J] 畜牧獸醫雜志,2005,24(4):6-7
9]敦偉濤,陳曉勇,田樹軍,等 杜泊綿羊與小尾寒羊雜交自群繁育后代生產性能研究J] 華北農學報,2011,26(增刊1):48-51
10]ZK(#]陳曉勇,孫洪新,敦偉濤 寒泊肉羊繁殖性能分析J] 中國農業科學,2015,48(16):3296-3302
11]趙艷姣,孫海云,崔亞利,等 寒泊羊和小尾寒羊的肌肉組織學性狀及理化性狀比較研究J] 中國畜牧獸醫,2014,41(5):128-132
12]常慶玲,崔亞利,敦偉濤,等 寒泊羊與小尾寒羊育肥效果及肉品質比較研究J] 中國畜牧雜志,2014,50(5):75-79
13]陳曉勇,孫洪新,田樹軍,等 寒泊肉羊與小尾寒羊產肉性能及肉品質比較J] 畜牧與獸醫,2015,47(9):40-44
14]王金文,崔緒奎,張果平,等 杜泊綿羊與小尾寒羊雜種優勢利用研究J] 山東農業科學,2009(1):103-106
15]斯登丹巴,左生余,滿都拉,等 澳洲美利奴公羊對鄂爾多斯細毛羊羔羊初生重影響的研究J] 中國草食動物科學,2012,32(6):73-74
16]王金文,崔緒奎,王德芹,等 杜寒雜交類群橫交固定與生產性能測定J] 中國草食動物科學,2010(增刊1):344-346
17]曹曉波,張燕 昭烏達肉羊繁殖性能的研究J] 當代畜牧,2015(24):50-5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