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潤氣候,優質生長環境,成就上好品質;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生態、健康、美味;從種植到加工,標準化管理體系,用良心種果,讓消費者放心;大數據時代的電商產業平臺,讓您方便快捷地品嘗到貴州水城獼猴桃帶來的各種美味。
紅心獼猴桃產于“中國野生獼猴桃之鄉”——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縣。水城獨特的高海拔落差、高負氧離子和高溫差等地理特征和氣候環境,造就了紅心獼猴桃獨具特色的品質和口感。水城紅心獼猴桃屬中華系,果實形狀獨特,橫截面果心紅色,沿果心較均勻地分布著放射狀血紅色條紋。紅心獼猴桃口感香甜清爽,酸度極低,營養豐富。
水城紅心獼猴桃品質優良,已獲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被國家質檢總局批準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有“神奇美味果,紅色軟黃金”的美譽,曾獲得“中國2008年北京奧運會推薦果品”“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指定果品”“中國(江西)果品苗木展銷會‘獼猴桃類金獎”“第十五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金獎”“2014年中國中部(湖南)國際農博會金獎”等榮譽,“黔宏”品牌獲2015年中國中部(湖南)農業博覽會消費者最喜愛農產品。
生態獼猴桃變身扶貧“軟黃金”
近年來,水城縣以生態文明理念引領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打造了百里獼猴桃產業園,園區由獼猴桃產業核心區、獼猴桃產業示范區、獼猴桃產學研基地、獼猴桃產業深加工區、布依風情園5個功能區組成。園區為了持續發展和壯大獼猴桃產業,共有6萬余畝土地實現資源變股權,9萬余人實現農民變股東。
水城縣對發展獼猴桃產業進行工作部署,一是大力發展產量高、口感好、成熟早的紅心獼猴桃,紅心獼猴桃以其多彩的果肉吸引著人們的視覺和味覺,競爭優勢突出;二是延伸產業鏈,大興獼猴桃加工產業。將獼猴桃加工成果酒和果汁等,龐大的鮮果產量被多樣性的衍生產品消化了。
如今,水城紅心獼猴桃及其加工產品大放異彩,2016年,全縣獼猴桃產量1.27萬噸,產值5.08億元,果酒、果汁加工460噸,產值0.52億元,神奇美味果成了水城縣百姓脫貧的“軟黃金”。
百里獼猴桃產業促生態美百姓富
前一陣子,在水城縣猴場鄉補那村的獼猴桃種植基地里,村里的老老少少正忙著為收獲即將成熟的獼猴桃做著準備。兩年前,家庭人均收入還不足2000元的貧困戶劉凡亮告訴記者,自從種上獼猴桃后,自己的收入有了很大提高,他把土地流轉給長豐公司,除了有保底分紅,每月得四五千塊錢,在公司務工每年還能拿三四萬塊錢。
作為水城縣百里獼猴桃產業長廊的核心區域之一,猴場鄉種植了4800多畝獼猴桃,讓曾經荒漠化、石漠化嚴重的山村又重新披上了綠衣。猴場鄉補那村婦代會主任謝玉橋說,現在村里到處山清水秀,空氣又好,以前一下雨就會塌方、路沖斷,現在根本不存在這些問題。
水城縣米籮鎮俄戛村通過在當地建立科研機構,并進行技術創新和人才培訓,為當地村民自行發展獼猴桃種植打開了門路。貴州省獼猴桃產學研基地技術副總彭熙介紹說,現在使用的獼猴桃架是T形架,是在傳統的架上改裝的,它的架面比較寬,結的果實也比較多,每一箱T形架之間有間隙,這個間隙可以通風、透光,可以增加果實的含糖量。俄戛村的村民謝成舉就嘗到了免費專業技術培訓帶來的甜頭,今年他種植的270多棵獼猴桃樹豐收在望,去年摘得100多斤賣了4000多元,今年學得一些新技術,果樹結果比去年好,收成應該也要比去年好得多。
據了解,水城縣百里獼猴桃產業長廊覆蓋米籮鄉、猴場鄉、阿戛鄉等5個鄉鎮,目前種植面積已達10.3萬畝,產值近6億元。有3萬畝瓜果涉及32650戶,其中貧困戶6524戶,平均每戶可增收6000元以上。
大山深處紅心獼猴桃不愁銷
隨著獼猴桃大量上市,素有“果中珍品、維C之王”美譽的水城紅心獼猴桃再一次撥動人們的味蕾。貴州省六盤水金鈴籽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潘琪指著手機屏幕向記者介紹,金鈴籽公司的獼猴桃成了搶手貨,客商為什么會如此放心?果品搶手的秘訣何在?
線上銷售成主打
“提起水城的獼猴桃,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猴場和米籮,那里交通方便,人家也愿意到地里采摘。我們公司的獼猴桃種植在北盤江邊,地勢低,光照、水分都非常充足,品質也是專門取樣送到北京檢測,口感方面絲毫不差,但名氣就小了很多。”潘琪的話透出了些許無奈。
為了配合六盤水市委市政府“關于農業特色產業發展”,獼猴桃營銷以“互聯網+精準農產品”為切入點,通過在線營銷方式向全國推廣,從而達到精準扶貧的良好效果。從線下轉到線上,網絡營銷成了公司主要銷售渠道。“去年送了一些給朋友,反響不錯,很多今年都訂了,還有人直接訂了一棵樹。”潘琪說。
果子也有“身份證”
基地里,一簇簇獼猴桃爬滿了鐵絲架,走進林中細看,這里的獼猴桃居然也“持證上崗”——“我們在樹上掛了個牌,上面有預訂人的名字和聯系電話,還有公司制作的二維碼,只要用手機掃碼,不需要下載第三方軟件,就能清楚地顯示出獼猴桃的基本信息,包括光照、土壤氣候、環境氣候等數據一目了然”,潘琪口中的二維碼,就是獼猴桃的“身份證”。
獼猴桃基地工人田間作業
“除了二維碼外,基地里還安裝了10余個高清攝像頭分片監控,全程記錄獼猴桃成長的各個階段,除草、施肥、用藥,整個過程完全透明,客商對我們很放心。”基地管護人員潘榮林說。“依托大數據,客商通過攝像頭就能看見我們的操作。”
據了解,金鈴籽公司在野鐘鄉發射村有2000畝獼猴桃,占了野鐘鄉產業結構調整的大頭。而目前,該公司在營銷和管理上使用的大數據物聯網可追溯系統,在全縣尚屬首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