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本刊記者 包冬冬
“責任不落實是重大隱患”
——記全國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現場會
文·圖/本刊記者 包冬冬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副局長徐紹川在第二次全國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現場會上提出,打造九大精準工程,全力遏制重特大事故。同時,他也提出,要將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責任落實不到位作為重大隱患來對待,推動企業建立健全內容具體、考核嚴格、問責有力、執行到位的全員安全生產責任體系。
全國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現場會現場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弘揚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體系,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將是今后一段時間內,我國安全生產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7年11月9-10日,今年第二次全國性的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現場會在浙江省寧波市召開。會上,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副局長徐紹川發表了以《標本兼治 對癥下藥 精準發力》為題目的講話,提出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要在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安全生產重要指示方面出實招、見實效,并根據調研成果,精準提出遏制重特大事故的九大重點工程,分別是瓦斯專項治理;“兩客一危”等重點車輛專項治理;電氣線路和易燃有毒材料更新改造;危化品和煙花爆竹專項治理;礦山水害治理;地下礦山非阻燃材料和動火、爆破作業管理專項治理;建筑施工腳手架、起重機械專項治理;水上交通和漁業船舶治理工程;粉塵和液氨治理工程。
徐紹川介紹,近日,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組織課題組, 對 2007—2016年發生的626起重特大事故進行系統分析發現,重特大事故的類型和誘因與其他事故相比較,既有共性也有特殊的特點和規律。從事故類型來看,一是道路交通 212 起、瓦斯107起、火災 69 起,排在前三位, 合計占62.0%;二是漁船客船61起、透水43起、礦山火災爆破和中毒窒息37起、建筑施工坍塌和高處墜落 34 起、危險化學品和煙花爆竹火災爆炸22起,這5類事故合計占 31.5%;三是粉塵、管道、燃氣、民爆物品爆炸、礦山冒頂坍塌、機械傷害、鐵路交通、廠房坍塌、冶金灼傷、尾礦庫和水庫潰壩、滑坡、民航、特種設備、液氨泄漏等14種事故類型均在6起以內,合計占6.5%。由此判斷,當前我國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重點要實施好前面介紹的九項專項整治工程。
寧波市鎮海區危險物品道路運輸安全防控體系平臺展示
寧波市鎮海區危險物品道路運輸安全防控體系平臺上異常停車點的展示
今年10月,國務院安委會下發《關于全面加強企業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工作的通知》,對此,徐紹川也在會上進行了強調。他說,要全面加強以“三項崗位”人員為重點的企業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建設,特別要讓企業主要負責人有睡不著覺、吃不好飯的安全生產責任感、緊迫感。
徐紹川指出,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特別是主要負責人紅線意識不強,不想抓、不會抓和不用力、不用心抓安全生產問題,是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的病根所在。一定要牢固樹立“責任不落實也是事故隱患”的觀念,特別要將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責任落實不到位作為重大隱患來對待,作為政府安全監管的重點,推動企業建立健全內容具體、考核嚴格、問責有力、執行到位的全員安全生產責任體系。
首先,要建立年度安全責任清單公告制度。徐紹川說,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安委辦關于全面加強企業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工作的通知》,督促企業為每名管理人員量身定制安全管理責任清單,寫清楚每年應當重點完成的安全生產工作任務;為每名從業人員尤其是特種作業人員量身定制安全操作責任清單,寫清楚崗位職責、崗位風險、崗位操作規程和崗位應急處理措施。安全責任清單要明確具體,可操作、可考核,定期更新,并通過紙質、公告欄、網絡等向所有員工公開。推動企業董事長、黨委書記、總經理每年向職工作出安全生產莊嚴承諾。大力推廣安全操作責任清單現場確認法,下力量避免“三違”問題發生。
其次,要加大責任考核和責任追究力度。要督促企業建立安全責任定期報告和考核制度,加大安全責任落實情況在績效、晉級、評優、工資等考核中的權重,實行重要安全責任不落實“一票否決”。不僅出了事故要追責,責任不落實、工作不深入、措施不落實的也要追責,不僅死了人要追責,對受傷事故、未遂事故、違規違章行為等也要嚴肅問責。
最后,要把責任落實情況作為監管執法的重點。徐紹川強調,要更加注重檢查企業責任制建立、公示、培訓和考核等情況,敢于深挖風險管控不到位和隱患排查治理不徹底背后的失職失責問題。要對董事長、黨委書記、總經理安全生產明責、知責、履責情況敢于較真,對知之甚少、研究甚少、履責嚴重不到位的,決不能姑息遷就。
在會議期間的討論環節中,有多位地方安監系統的同志提出如何區別風險和隱患的問題等。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總工程師王浩水在總結發言時,也對大家在推進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和意見,進行了梳理。他說,主要集中在3個方面:一是基層對風險、隱患基本理論掌握不牢;二是風險、隱患分級標準缺失或不統一;三是政府重視和部門協同不夠,要進一步落實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職責。
這些問題意見,在以往的調研中也有反映,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已經研究采取了相應的措施。一是圍繞風險管理、“雙重預防”機制構建等開展了一系列課題研究,初步形成了風險術語100例、構建“雙重預防”機制基本方法等成果,擬進一步修訂完善后正式印發,推動普及風險知識,健全相關標準規范。二是把風險管理、“雙重預防”機制構建等內容納入了安監干部輪訓、網絡培訓、企業重點崗位人員培訓的重要內容,將根據基層需求編制專門教材,細化培訓內容,提升培訓實效。三是進一步發揮總局專家指導組的作用,加強對基層單位的宣講培訓和現場指導,推動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扎實開展。四是將遏制重特大事故作為國務院安委會年度重點工作和安全生產巡查、考核重要內容,督促、推動各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責任落實。
王浩水建議,各地要摒棄消極等待的思想,在實踐中積極探索,從頂層設計和基層實踐兩個方面一起努力,積極探索創新,共同做好工作。
會議期間,與會人員現場參觀寧波市萬華化學有限公司、鎮海區危險物品道路運輸安全防控體系平臺,以及聽取北侖區城市風險防控體系的工作匯報。其中,鎮海區危險物品道路運輸安全防控體系平臺得到了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總工程師王浩水的首肯。
鎮海區是以石油化工為主導產業的地區,是全國60個危險化學品重點縣(市、區)之一。鎮海區危險貨物道路運輸監控平臺建設采取企業建設、運營和擁有知識產權模式,政府以每年250萬元的服務費用購買平臺服務,通過運輸企業、裝卸企業、政府監管部門各方數據的導入、審核,已對區域內有危險貨物運輸業務的995家企業、1萬3 067輛車輛、4 598臺槽罐、1萬4 922名從業人員實現了100%的全過程、全方位、全天候管理。
這一平臺能夠跟蹤全國各地每一輛進入鎮海行政區域范圍實施裝卸作業的危險貨物運輸車輛,從車輛進入鎮海區域范圍開始,直至該車輛駛離區域范圍,它的行駛路線、速度和方位,在哪家生產、存儲企業實施了裝卸作業,裝運品種及數量,是否存在資質不符、超越經營范圍,或是否存在超速行駛、超載、偏離規定行駛線路和異常停車等行為,盡收“平臺”里。
平臺一旦發現危險貨物運輸車輛的異常行為,就會自動判斷并向區道路運輸安全稽查大隊、相關職能部門以及涉事企業報警。安全稽查大隊及相關職能部門對車輛的異常行為予以調查處理,同時記錄在案,查處結果反饋給平臺,實現違章情況及異常行為的即時發現、即時處置、及時反饋的閉環化處置。同時,也倒逼企業落實主體責任。截至目前,平臺已經向企業和執法部門發出了6萬條預警信息。
此外,這一平臺還發揮著大數據分級及應用的作用,對車輛運行過程、企業裝卸行為、裝載貨物,結合相應的地理數據和道路設施情況分析,產生大量的數據分析應用。根據車輛運行軌跡和速度跟蹤分析,可以獲得現有道路通行的優化建議;根據危險貨物流向、流量分析,可以獲得化工產業鏈完善升級的建議;根據危險化學品的流通數據,可以獲得各類危險化學品產量調節以及庫存預測的數據支持。隨著大數據分析應用的不斷優化,該平臺將為區域安全管控及化工產業提供更多有效的數據支撐和決策依據。
編輯 包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