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紅霏 王煜垚 劉 暢
沈陽市公寓養老發展趨勢及其實現途徑探索
◎包紅霏 王煜垚 劉 暢
在“未富先老”的大背景下,沈陽市居民如何妥善贍養“三高”老人(高空巢、高失能、高齡老人)成為當前日益突出的民生問題。本文通過對“三高”老人需求的調查研究,分析沈陽市公寓養老的現狀,探討沈陽市養老公寓現存的不足和未來的發展方向。
公寓養老 沈陽市 “三高”老人
據2017年2月沈陽市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沈陽市戶籍總人口為731.4萬,其中60歲以上老人173.5萬,占比23.72%,與2016年同期相比增加了9萬,增長8.4%。按照每年老年人口增速計算,預計2018年每4名沈陽市民中就有1名老年人。也就是說,每3人就需要贍養1名老人,再除去沒有勞動能力的學生和孩子以外,30-50歲年齡段的沈陽市居民承擔贍養老人的壓力將十分巨大。當前,沈陽市的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加之我國即將步入加速老齡化階段,“三高”老人如何安度晚年、子女如何盡孝、養老產業如何發展成為了當前社會關注和亟待解決的難題。
本次調研提出的公寓養老實現途徑,是從新的角度看待養老難題,引導大眾思路,舉社會、政府、機構、社區、子女等多方之力,一同為養老問題的解決作出努力;探究各方面力量在養老產業中所扮演的角色和發揮的效用,明確沈陽市養老公寓產業應以誰為主、以誰為補充,結合沈陽市實際情況,摸索沈陽市養老公寓發展困境的解決方案;更深入的解析養老公寓的經營運作如何與老人照護服務更好的結合,尋找養老公寓更貼合大眾實際需要的途徑和盈利的可能,并提出了沈陽市公寓養老產業的發展對策,為沈陽市的社會經濟發展建言獻策。
本次調查共抽取1179份樣本,回收1045份問卷,其中有效問卷1003份,問卷的有效率為85.07%。用SPSS對問卷進行信度檢驗,測得α系數為0.9256,說明調查結果有效。
1.影響入住養老公寓的因素分析。由于入住養老公寓需要一定的經濟條件,因此其價格是首要的考慮因素,其次是養老公寓自身的硬件設施,因為這些設施條件直接關系到老人的生活水平。另外,與子女居住位置的距離也是一個重要因素。老年人雖然不與子女共同生活,但仍然希望靠近子女的居住位置。

圖1 影響“三高”老人入住公寓的因素
2.養老公寓的服務事宜分析。老人及其子女最為關注的服務事宜是服務人員的人性化關懷,其后依次是服務人員的專業性、服務的收費、服務場所的環境、服務種類、服務設施的高端化等。服務質量的好壞,取決于服務人員是否具有熱情周到的工作態度。

圖2 養老公寓存在的問題
3.養老公寓存在的問題分析。目前,沈陽市養老公寓存在最突出的問題是:服務人員服務態度差、服務項目與宣傳不一致,其次是收費標準高、沒有家庭溫暖、“三高老人”集中、氛圍壓抑、衛生差、伙食差。

圖3 人性化項目需求

4.養老公寓在規劃方面的人性化設計分析。一是在養老公寓缺少的人性化設計方面,占比最高的是無死角智能化監控設計和緊急呼叫按鈕,分別為23.51%和21.22%。這兩種設計可最大程度保證老年人得到及時的生活服務和醫療救治,是對老年人生命安全的保障。二是在養老公寓的硬件設施方面,減少臺階、實現無障礙社區占比15.47%,寬闊的活動場地或綠地占比10.87%,道路防滑設計占比11.36%,這些設計使老年人擁有自由而安全的活動場地,在公寓內受傷的幾率大大降低,寬闊安全無障礙的環境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最后一項是房間隔音、磨砂玻璃,占比17.57%。

圖4 人性化項目需求
5.制約養老公寓發展的因素分析。制約養老公寓發展的因素大多來自于外部,主要包括地產商、開發商、養老機構之間合作不良,資金投入太少,缺少統一的行業標準,老人及其子女在觀念上沒有轉變等因素。目前,養老地產還在初期發展階段,自身的不足還沒有完全顯現,各機構上下游環節的良好合作是擺脫困境最必要和有效的手段,因此應盡早形成行業的標準。

圖5 養老公寓發展的制約因素
通過實際調查,筆者對沈陽市養老公寓的現狀有了一定的了解,針對沈陽市公寓養老產業所面臨的問題和發展的瓶頸,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制定完善的養老公寓建設發展規劃。養老公寓社會需求增加,發展潛力巨大。養老公寓的可持續發展還需做如下幾項工作:一是需要將養老公寓建設納入國家發展建設的總體規劃當中,制定養老公寓未來發展的計劃,應短期與中長期計劃相結合,完善已有養老公寓發展規劃,提升養老公寓建設的層次。二是根據目前老人收入或贍養費用,綜合老人對養老住房、設施、條件的需求,建設發展與之相適合的養老公寓住宅。三是結合社會政府的大力支持,配合相關行業法律法規建立與環境整治,進一步發展養老公寓建設規劃。
2.完善建筑及設施上的規劃設計。對于設施問題,大體都是規劃設計時疏漏或資金不足所致,這就對管理者和設計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設計師要本著“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站在老人的角度上思考老人有哪些需要,在建筑環境上先要做到宜居、便利和舒適。二是管理者要有為老人及家屬服務的意識,在良好的建筑規劃設計基礎上把握好設施完備度,并對護工進行專業培訓、使之熟練掌握各種機器設備的使用方法,同時也要鼓勵老人養成經常鍛煉的生活習慣和自立自強的精神,要合理使用輔助設備,但不能依賴它。三是對于缺乏資金的養老公寓,建議與器械供應商合作,以融資租賃等方式購入設備,并由銀行出臺優惠的貸款政策,以減輕公寓負責人的資金壓力。
3.完善服務體系,提高服務質量。養老公寓應做好崗前培訓并要定期開展技能培訓,將考評落實到位,同時也要鼓勵護工們考取專業資格證書,積極提升自我價值,從業者技能的提升是提高服務質量的有效工具,必要時可適當給予獎勵。而在價值觀層面,養老公寓也要豐富自身的文化內涵,提升護工對自身的責任和公眾崗位的認識,使他們更積極熱情的服務老人。
4.產業鏈上下游及各環節之間的良好合作。地產商如果選址時就把養老公寓的位置考慮在內,開發商會省去選址的麻煩;開發商如果把建筑設施的配套考慮在內,養老機構會省去改造的麻煩;銀行如果能出臺優惠養老機構的業務,可使雙方盈利。由此可見,養老產業各個環節的密切配合,可從根本上影響整個產業的發展。資源的優化整合,使養老產業內各個環節的利潤空間都能得到提升,從而使經營者們擁有更多的經營自主權,從而擁有更廣闊的產業前景和未來。

5.形成統一的行業標準。為了盡早形成統一的行業標準可建立工會,以便于行業進行自我監督,也便于政府對各養老機構進行監督。行業標準只有自下而上形成,才能更加穩固,也更容易自覺遵守,這需要每一位從業者和每一家機構堅守職業操守,認真負責的對待每一位顧客,自主探索顧客需求,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來提供更好的服務。
隨著老齡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沈陽市公寓養老的建設是時代的需要,是落實“老有所養,老有所居”的重要措施。沈陽市公寓養老的發展,對沈陽市老年人精神文化建設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筆者在調查問卷統計數據的基礎上對沈陽市公寓養老的發展趨勢進行探索,并提出相應、有針對性的建議,從而更好地滿足“三高”老人的需求,推動沈陽市養老公寓的發展。
注:本文系“關于新型城鎮化與產城融合問題研究”(項目編號:2017103)
(作者單位:沈陽建筑大學商學院)
責任編輯:張永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