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 宇,徐慶華,陳 寧,楊智龍
(國網邯鄲供電公司,河北 邯鄲 056035)
經驗交流
基于源頭管控的電力統計管理變革
管 宇,徐慶華,陳 寧,楊智龍
(國網邯鄲供電公司,河北 邯鄲 056035)
統計數據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關鍵作用,為企業發展提供數據及決策支撐。統計數據是通過收集、匯總每個數據單元的信息而產生,并經計算分析來反映事物的面貌與發展規律。統計數據的產生過程是每個數據單元的轉移過程,以統計指標為核心,從細節入手,根據指標的生產過程,逐項分為“源頭采集,中間轉移,最終形成”三個環節,再細分出多個“數據單元”,通過查找“失真因素”,構建出從起點到終點的全過程指標體系。遵循數據產生過程,建立三階段審核體系,深度挖掘數據價值,在優化電網結構、臺區治理、提升線損管理等方面,分析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
數據單元;失真因素;源頭指標體系;統計分析;數據發布
統計數據在經濟社會健康、可持續發展中,發揮著關鍵作用。高質量的統計數據具有準確性、及時性和完整性三個方面特征。準確性是首要要求,是衡量統計數據質量的根本標志;及時性是統計數據在統計時間價值上的體現,是對數據提供的高速度、快節奏、高效率的要求;完整性是統計數據在統計信息價值上的體現,是對統計數據的基本要求。統計數據質量直接影響著企業發展目標制定的正確與否,以及企業戰略能否按計劃實施[1-3]。準確的統計數據,能真實地反映公司經營發展的全貌,揭示企業發展規律,得出正確的統計分析和預測結論,為公司科學決策提供服務[4-5]。
統計數據是通過收集、匯總每個數據單元的信息而產生,并經計算分析來反映事物的面貌與發展規律。統計數據的產生過程是每個數據單元的轉移過程,在轉移過程中出現的任務轉變或變故,都會直接影響統計數據的質量。
統計數據源頭是統計數據的起點,是形成每項指標的根源,是最初的、最原始的記錄。源頭數據準確與否是確保統計數據質量的關鍵。通過開展系統調研,掌握源頭數據狀況,進而將統計數據分解為源頭數據單元,通過查找數據單元的失真因素,有針對性地構建源頭指標體系。
統計數據的起點在基層單位,公司成立工作組織機構,制定調研大綱,明確責任部門及人員。從日常統計指標出發,編制完成《基層統計指標調研表》,全面掌握了83大項關鍵指標的統計范圍、統計時間、統計方法等。例如供電量指標的主要統計方法有4種:一是計量人員通過電能量采集系統,抄錄1日0時220 kV變電站各關口電能表有功、無功底碼,計算上級電網轉入有功、無功電量;二是運行人員抄錄1日0時統調電廠各關口電能表有功、無功底碼,計算統調電廠上網有功、無功電量;三是營銷人員通過《地方電廠上網電量表》,報購地方電廠上網電量;四是省公司結算的地方電廠通過《發電廠生產情況月報》,報月度代省公司結算上網電量。
源頭數據由多個源頭數據單元共同組成,由此將每項源頭數據分解為若干個數據單元,查找數據單元的失真因素,即為有效控制源頭數據質量的關鍵。例如供電量指標的數據單元分解情況和主要失真因素如表1所示。

表1 統計數據源頭指標體系表
結合源頭數據單元及失真因素,進一步構建數據源頭指標體系。該體系是對統計數據的最深化管理,是影響統計數據質量的最根本因素。
所謂中間環節,是指統計數據從源頭到產出的中間過程,處于指標形成的中間階段,是對源頭數據加工、整理、轉移的過程。統計數據產生于各項業務流程,來自于基層一線,量大、范圍廣、分類細,任一環節的偏差都會導致匯總結果的失真。只有科學、完整的統計管理體系,才能保障統計業務穩定優質地完成。
公司注重員工的統計意識培養,通過樹立全局、基礎、規范、分析意識,將統計理念深入基層、深入人心。
(1)樹立“全局”意識。統計指標體系在全公司范圍內實施,具有統一性,其融合生產經營的所有專業統計,實現統計歸口、數據集約管理,其反映公司總體的運營狀況,為公司科學發展服務。
(2)樹立“基礎”意識。統計指標體系包括經濟社會、公司生產、電網運行、發展投入、經營管理和節能減排等六大類,統計指標663項。按照逐站、逐線、逐臺區等最細單元統計,覆蓋各個電壓等級。
(3)樹立“規范”意識。統計指標體系以規范基層統計工作為切入點,以提升統計服務支撐為目標。統一規范指標采集、統計口徑、計算方法等業務流程,并建立指標發布機制,作為數據唯一出口,滿足各層級、各專業數據需求。
(4)樹立“分析”意識。通過統計指標體系中生產、營銷、財務等各專業數據歸集,綜合分析電網運行、售電市場、財務經營等方面的薄弱點,反映基層工作成效,支撐經營管理和電網發展。
完備的工作體系是控制中間環節數據質量的前提。
(1)統籌制定統計管理實施細則,建立發展部統一歸口管理,專業部門分工負責,各市縣公司分級管理,各發電企業協同的工作組織體系。
(2)形成“縱向一體貫通、橫向密切配合、信息嚴謹實用、質量監控提升”的統計工作體系。
(3)及時修訂、印發年度《統計報表制度》,及時、準確、完整地收集、整理各項統計數據;四是建立閉環管理機制,每季度召開一次懇談會,及時改進工作體系,確保工作取得實效。
統計工作的標準化、規范化、系統化是控制中間環節數據質量的關鍵。
(1)從統計指標的源頭數據入手,規范數據采集、匯總、計算等業務流程,完善各項管理標準、技術標準、工作標準,形成標準化的工作模式。
(2)針對統計報表瑣碎、報送時間嚴格等問題,以每項數據“零差錯”為原則,制定《統計業務操作手冊》,規范報表的操作步驟、統計范圍、時限、注意事項等,為統計人員提供行動指南。
(3)建立統計變更機制,對于經營范圍調整、經營模式變更、口徑變化等變化,由專業部門制定變更說明,以書面形式報統計歸口管理部門,以確保每個環節可控、在控。
統計數據審核是利用各種檢查規則,辨別出缺失、錯誤等異常數據,是對數據質量的審核,是對數據層層把關的過程,是切實提高統計數據質量、增強統計公信力的重要環節。公司通過構建統計審核體系,優化審核流程,完善審核要求等措施,有效確保了統計數據質量。
在統計數據的產生過程中,處處需要數據的審核,可將統計數據審核分為源頭數據審核、中間環節審核和指標分析審核三個階段。
按照源頭指標體系,結合數據單元和主要失真因素,確定數據審核體系,如表2所示。
中間環節審核體系是對源頭數據的加工、整理、轉移過程進行的審核,主要是將原始數據錄入各項報表的過程,通過運用信息化手段,檢查指標填報是否完整、準確,避免數據錄入錯誤。在深入挖掘各項指標涵義、指標間關系、指標變動趨勢的基礎上,制定表內完整性檢查37項,表內指標校核36項,表間指標校核36項,同比、環比校核53項,并提出減少手工錄數的針對性措施12項,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表2 源頭數據審核體系表
指標分析審核機制主要是指對統計數據的分析,揭示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是做好統計工作的重中之重。從統計指標出發,結合社會經濟發展形勢,分析各項指標間存在的內在聯系和趨勢,有效監測生產運營過程,診斷發展存在的問題,提供時效性更快、針對性更強、參考價值更高的建議。
一是建立統計數據質量管理責任制,所有統計數據應經填報人員核查,統計負責人審核,主管領導簽批并加蓋公章后報出;二是通過統計系統報送的統計報表經統計負責人審核后報送;三是對統計報表中的數據異動情況,需提供文字說明;四是對于售電量、線損率、主營業務收入等重要數據,需按要求填寫《審核結果確認單》,并經審核人員簽字確認。
一是施行統計數據聯合匯審制度,由統計歸口管理部門負責組織實施,邀請網省公司專家、相關業務部門統計人員、技術運維人員等組成統計數據聯合審核組,開展聯合匯審;二是建立數據質量抽查制度,統計歸口管理部門采取巡查和現場核查方式,每年至少進行四次統計數據質量檢查,嚴格把好數據處理、審核關;三是數據審核工作實行考評制度,對完成較好的單位予以通報表揚,對報送數據質量較差且整改不到位的單位予以通報考核。
數據發布是統計數據應用的最終環節,是避免統計數據“數出多門”,提升統計數據質量和統計工作權威的有效途徑。公司以提供統計服務為目標,充分梳理數據資源,規范發布渠道,利用發布平臺,形成對內統一歸口、對外統一報送,定期發布、靈活查詢的統計權威發布中心。
通過實施統計全過程管理模式,公司統計數據的準確性、及時性、完整性明顯增強,統計管理的精益化、標準化、規范化、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統計數據在發展決策中的關鍵作用顯著提升。
(1)建立了一個科學管理體系。通過構建源頭指標體系,中間環節控制體系,數據審核體系和發布中心,實現了統計數據從起點到終點的全過程管控,初步建立了管理科學、運轉高效、管控有力的科學管理體系,科學有效地確保了統計數據質量。
(2)增強統計工作實效。通過統計數據審核體系進一步完善,統計人員手工錄數錯誤大幅減少,數據準確性、及時性大幅提高,平均每張報表填報、校核時間縮短26 min,數據準確率提升35%,數據完整性達到100%。
(3)提高人員業務能力。通過開展統計業務培訓,統計人員的專業知識更加全面,系統操作技能更加熟練,綜合素養得到有效提升。
(4)樹立統計良好形象。通過建立統計數據審核機制,統計數據可信度進一步增強,統計工作權威進一步提升;統計數據對外報送更加規范,統計信息和咨詢功能更加完善,得到了外界一致認可。
實踐充分證明,實施統計全過程管理模式,為提高統計數據質量提供了有力保障,進而為統計分析提供了可靠支撐。隨著改革發展的全面推進,公司將堅持以服務經濟社會建設和公司發展為根本目標,以提高統計數據質量和統計服務能力為根本任務,轉變觀念,提高認識,規范管理,加強分析,實施監督,不斷提高統計成果的準確性、及時性、全面性和權威性,全面提升統計工作水平,服務“兩個轉變”和 “兩個一流”創建,為“一強三優”現代公司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1] 寧玉玲.關于電力統計管理工作創新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 2015, 18(5): 168-169.
[2]吳俊芳.統計理論對電力統計工作實踐的指導作用探究[J].廣東科技,2014(22): 30-31.
[3]陳淼.談綜合統計在供電企業中的應用[J].統計與管理,2014(11): 11.
[4]趙杰.關于如何做好電力企業綜合統計工作的研究[J].化工管理,2016(29): 145.
[5]吳俊梅.電力統計管理工作創新策略思考[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6(12): 170-171.
ChangeofElectricPowerStatisticalManagementBasedonSourceControl
GUAN Yu,XU Qinghua,CHEN Ning,YANG Zhilong
(State Grid Handan Electric Power Supply Company, Handan 056035, China)
Statistical data plays a key role i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which provides data and decision support for enterprise development. Statistical data is generated by collecting and summarizing information of each data unit, and is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to reflect the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ings.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statistical data is the transfer process of each data unit, with statistical index as the core, starting from the details, according to the index production process, and with every one is divided into 3 steps "source acquisition, intermediate transfer, and final formation". Then by separating into multiple the "data units", we can find out the "distortion factors" and construct the whole process index system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power grids, improve the regional management of power lines, and enhance the management of line losse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serious problems and weak links, perfects the development plan of the power grid, guides the project reserves, and builds up a three-stage auditing system to deepen the data value.
data unit; distortion factor; source index system; statistical analysis; data dissemination
10.11973/dlyny201705031
管 宇(1981—)男,工程師,從事電力數據統計工作。
TM727
A
2095-1256(2017)05-0625-04
2017-08-16
(本文編輯:趙艷粉)
電力簡訊
國家發改委印發優先發電優先購電計劃有關管理辦法
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征求優先發電優先購電計劃有關管理辦法意見的函》。優先發電優先購電計劃有關管理辦法已被列為2017年重點規范性文件,在征求第一輪意見基礎上,目前已草擬了《關于印發優先發電優先購電計劃有關管理辦法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包括《優先發電優先購電計劃編制暫行辦法》、《優先發電優先購電計劃保障實施暫行辦法》、《優先發電優先購電計劃申報下達管理暫行辦法》、《電網企業及交易機構實施優先發電優先購電計劃目標責任考核暫行方案》4個附件,相關征求意見于8月29日反饋至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調節局。
其中《優先發電優先購電計劃編制暫行辦法》指出,優先發電適用范圍包括:(1)納入規劃的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2)為滿足調峰調頻和電網安全需要發電;(3)為提升電力系統調峰能力,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可再生能源調峰機組發電;(4)為保障供熱需要,供熱方式合理、實現在線監測并符合環保要求的熱電聯產機組,在采暖期按“以熱定電”原則發電。優先購電適用范圍包括:一產用電、居民生活用電、重要公用事業、公益性服務用電。該辦法自印發之日起執行,有效期3年。
(本刊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