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非
語文教學不是呈現出一張張令人滿意的分數單,而是培養(yǎng)出一個個富有個性、生動活潑、有思想的人。
拋棄虛偽的尊重
□宋 非
語文是一門最富文化藝術靈氣的學科,是雕琢心靈的藝術,是智能的開掘、精神的陶冶和文化的熏陶。我們很多的公開課上,那優(yōu)美流暢的教學語言,精致的教學設計,完整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學生準確無誤的回答,不禁讓聽者嘆服:多么完美的一節(jié)課!然而,語文教學它不是為滿足人們審美和欣賞的需要,而是重要使命的實踐。它要求我們不僅要有善良的動機和滿腔的熱忱,更應該用務實的態(tài)度和科學的方法,走出“半個人”的時代。拋棄對學生虛偽的尊重,真正把著眼點放在“人的發(fā)展”上。
尊重的前提是了解。兒童有被尊重的需要。尊重學生的人格,維護人的獨立性,不以學生年齡小而輕視他的思想。兒童有自我實現的需要。學生需要教師認可他,欣賞他,贊揚他,給予他施展的舞臺,讓他自信并逐漸強大起來。語文教學不是呈現出一張張令人滿意的分數單,而是培養(yǎng)出一個個富有個性、生動活潑、有思想的人。
尊重的依據是目標。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是新課標的核心理念,是素質教育的目標。語文教育是樸素的教育,不一定要顯山露水,但一定要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這種教育的目標會像一只無形的手,悄然無聲地控制著你的教學行為,滲透在你的每一個細節(jié)之中。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不是為教師提供展示口才和表演藝術的舞臺,而是教師要最大限度地將整個教學過程變成富有激情的情感體驗過程,讓學生融于其中,熱愛其中,發(fā)展其中。
尊重的踐行是改變。自從祖沖之將圓周率精確到3.1415926到3.1415927之間后,國人都為之振奮與自豪,π是一個無窮無盡、永不重復、無規(guī)律可循的神秘之數,它包羅萬象、讓人著迷。這讓我想到每一個學生不就像π一樣有著無窮的潛力,等待著我們去挖掘?讓學生由內而外打破,去發(fā)現自身的價值。這里的改變指的是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構建開放、自主的語文課堂,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讓“課堂還給孩子”不再成為空談。
舍得出時間,讓出話語“霸權”。有一種荷花,花苞緊閉,久久沒有綻放。請不要著急,請耐心等待,等到它開放的那一天,你會為之驚嘆,這種荷花叫作“千瓣蓮”,這種心態(tài)叫作“花苞心態(tài)”。我們的語文課堂上需要教師的“花苞心態(tài)”。不要在學生沒有準確回答時就戛然而止,也不要在學生答到你心中的標準時就淺嘗輒止,請給予他們思考的時間,靜默的時間,交流的時間,補充的時間,爭論的時間,恍然大悟的時間。這時,你會發(fā)現原來少一些獨自抒情,多一些用心傾聽,你可以聽到各種奇思妙想;原來少一些喋喋不休,多一些積極觀察,你可以看到伙伴間的親密無間。
耐得住寂寞,改變學習方式。讓我們用師者的慧眼,發(fā)現教材的獨到之處,用最簡潔的線條拉動最豐富的信息,創(chuàng)設合作探究的平臺,啟發(fā)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積極思考,小組碰撞,讓教師由單線的傳授者成為與學生共同參與教學活動的學習共同體。
經得起質疑,給予心理支持。亞里士多德說:思維從疑問和驚奇開始。學生需要教師用極大的熱情和耐心去傾聽他們不同的聲音。要知道,和諧的氛圍,自由的心態(tài),寬松的環(huán)境,愉悅的心情,才能激發(fā)學生旺盛的求知欲,大膽的好奇心,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這就是教育的活力。

(作者系南京市夫子廟小學副校長,江蘇省語文特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