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萍
(大石橋市中心醫院口腔科,遼寧 營口 115100)
BisCem樹脂水門汀對殘根殘冠修復患者的咀嚼功能及炎癥狀況的影響分析
王艷萍
(大石橋市中心醫院口腔科,遼寧 營口 115100)
目的 分析探索BisCem樹脂水門汀對殘根殘冠修復患者的咀嚼功能及炎癥狀況的影響。方法 采集102例接受殘根殘冠修復的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比組,各51例。對比組采用玻璃纖維樁結合3M光固化納米復合樹脂治療,試驗組采用玻璃纖維樁結合BisCem樹脂水門汀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牙齒的咀嚼功能及炎癥狀況。結果 經過治療后,試驗組患者齦溝液中炎癥因子中的IL-1β(184.51±25.24)ng/L、PGE2(34.17±4.86)μg/L、NO含量(2.87±0.43)μmol/L,明顯低于對比組,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的牙齒咬合力(143.51±19.19)lbs,咀嚼效率(91.35±11.30)%,均明顯高于對比組,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BisCem樹脂水門汀對殘根殘冠修復患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它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咀嚼功能,減少了牙齦炎癥現象的發生,是較為有效的修復殘根殘冠的方法,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
BisCem樹脂水門汀;殘根殘冠修復;咀嚼功能;炎癥狀況;影響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飲食結構發生了大幅度的變化,食用的食物越來越精細,含糖食物也攝入的越來越多,這就導致了齲病的產生[1]。牙齒由于齲壞等原因導致牙冠發生大部分缺損就形成了殘冠;牙冠基本缺失,僅剩牙根,就形成了殘根[2]。為了美觀和咀嚼能力,人們往往會對殘根殘冠進行修復。樹脂是目前修復殘根殘冠的常用材料,為了探索BisCem樹脂水門汀對殘根殘冠修復患者的咀嚼功能及炎癥狀況的影響,本研究對51例接受殘根殘冠修復的患者采用玻璃纖維樁結合BisCem樹脂水門汀治療,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102例接受殘根殘冠修復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劃分成試驗組以及對比組,各51例。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對比組采用玻璃纖維樁結合3M光固化納米復合樹脂治療,試驗組采用玻璃纖維樁結合BisCem樹脂水門汀治療。其中,對比組男31例,女20例,患者年齡40~76歲,平均年齡(57.8±4.3)歲。試驗組男27例,女24例,患者年齡42~78歲,平均年齡(57.5±3.2)歲。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對所有患者均進行玻璃纖維樁結合樹脂材料修復。具體操作如下:①處理殘根和殘冠,在盡可能不損壞健康牙體組織的前提下,清理掉舊的填充殘料及牙齦壞組織;②修整出長度>15 mm的下頜根管的管腔,同時將管腔的邊緣處理平整;③觀察患者的缺損情況,將樹脂材料整塑成缺損形狀,樹脂核的長度應小于管腔長度,在殘冠上和殘根內分別涂抹分離劑后將樹脂材料和玻璃纖維樁核插入根管內,然后進行冠修復。在修復過程中,兩組患者的采用不同的樹脂核材料,對比組采用3M光固化納米復合樹脂,試驗組采用BisCem樹脂水門汀。
1.3 評價指標
1.3.1 咀嚼功能評價原則[3]通過患者的咬合力和咀嚼效率來評價咀嚼功能。在治療前后1個月時,對患者下頜第1磨牙用MCF-8701型咬合力測定儀進行測定,在連續測定10次咬合后計算出該患者的平均咬合力。計算出每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咬合力。用稱重法測定患者的咀嚼效率。讓患者用左右牙齒各咀嚼20次花生,然后將患者的咀嚼物收集起來,通過蒸餾水將其粗細混合均勻后,用200目的篩子過濾,將篩子上面的殘渣收集起來稱重,通過對比咀嚼前后花生的重量變化情況來計算出患者的咀嚼效率。計算出每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咀嚼效率。
1.3.2 炎癥狀況評價原則 采集治療前后3天患者的齦溝液,檢測患者的IL-1β(白細胞介素1β)含量、PGE2(前列腺素E2)含量、NO(一氧化氮)含量,計算出每組患者各指標的平均值。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9.0處理數據,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癥情況對比 兩組患者治療前,炎癥因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經過治療后,試驗組患者齦溝液的IL-1β含量、PGE2含量、NO含量明顯比對比組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癥情況對比(x±s)
2.2 兩組患者咀嚼功能對比 治療前,試驗組患者的咬合力為(84.58±9.87)lbs,對比組患者咬合力為(84.76±9.58)lbs,兩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試驗組患者的咀嚼效率為(56.68±7.18)%,對比組患者的咀嚼效率為(56.21±7.83)%,兩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經過治療后,兩組患者的咬合力和咀嚼效率均有明顯提高,試驗組患者的咬合力為(143.51±19.19)lbs,對比組患者咬合力為(110.58±12.89)lbs,試驗組患者的咬合力明顯比對比組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的咀嚼效率為(91.35±11.30)%,對比組患者的咀嚼效率為(71.44±9.13)%,試驗組患者的咀嚼效率明顯比對比組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樁核修復是臨床上常用的處理牙冠大面積缺損的方法,用它來固定和支持根管治療后的全冠修復體,可有效避免牙槽骨吸收和本體感受器的缺失,提高修復后的咀嚼能力[4]。3M光固化納米復合樹脂和BisCem樹脂水門汀是目前臨床上常用的修復殘根殘冠的樹脂核材料,對它們性能還沒有統一的認識[5]。BisCem樹脂水門汀是一種雙固化自粘樹脂粘合劑,操控性能強、使用方便,在表面沒有蝕刻和底漆[6]。3M光固化納米復合樹脂是一種納米材料,它的耐磨性和物理強度較好。在本次研究中,試驗組患者的咬合力和咀嚼效率均比對比組高,患者的咀嚼功能更強,這表明了利用BisCem樹脂水門汀治療后,患者的咀嚼功能更好。使用樹脂材料對殘根殘冠進行修復,往往對牙周組織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從而導致炎癥發生[7]。齦溝液的IL-1β含量、PGE2含量可以很好的反應患者牙周組織炎癥的反應程度和破壞程度。IL-1β、PGE2對牙周組織的破壞有直接作用,從而喪失牙周附著,增強破骨細胞功能、抑制膠原合成、強化或募集其他炎癥因子。NO是一種新型炎癥介質,它有細胞毒性作用,會殺傷局部的組織和細胞,加重炎癥反應[8]。在本次研究中,試驗組患者齦溝液的IL-1β含量、PGE2含量、NO含量明顯比對比組少,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BisCem樹脂水門汀對殘根殘冠修復患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它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咀嚼功能,減少了牙齦炎癥現象的發生,是較為有效的修復殘根殘冠的方法,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
[1] 高士軍,李懿,孫世杰,等.不同樹脂核材料影響纖維樁核整體抗折強度的比較[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4(21):3304-3309.
[2] 郭玲,閔婕.分體式鑄造樁核冠修復后牙殘根殘冠的臨床效果分析[J].海南醫學,2014,25(6):890-892.
[3] 于育紅.老年患者口腔修復中纖維樁加全瓷冠的應用[J].當代醫學,2012,18(35):84-85.
[4] 徐革英,米振林.金屬樁和纖維樁用于前牙殘根殘冠修復的比較研究[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6,26(18):100-103.
[5] 張君,林捷,鄭志強,等.自粘接樹脂水門汀對口腔修復用金屬材料剪切粘接強度的影響[J].實用口腔醫學雜志,2014,30(3):336-339.
[6] 譚歡艷,宋喬健,張艷鳳,等.玻璃纖維樁結合不同樹脂核材料對殘根殘冠修復患者咀嚼功能及齦溝液炎癥因子的影響[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5,21(2):274-277.
[7] 許曉冬,孟翔峰,聶蓉蓉,等.光照射模式對雙重固化樹脂水門汀顯微硬度的影響[J].上海口腔醫學,2013,22(5):514-517.[8] 王美華.不同水門汀材料對纖維樁粘接固位性能影響的研究[J].當代醫學,2016,22(17):78-79.
10.3969/j.issn.1009-4393.2017.35.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