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坤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發展,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已具有更為寬廣和豐富的內涵。激烈的企業競爭環境給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帶來了更大的考驗,而國有企業財務管理面臨的種種問題和弊端,制約著我國國有企業的發展。文章分析了當前我國國有企業團財務管理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國有企業加強財務管理的對策。
[關鍵詞]財務管理;國有企業財務研究;財務分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1734193
1問題的提出
在我國,國民經濟是國家經濟的主體,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撐,1978年我國開始探索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之路,國有企業的經營權和自主權也漸漸回歸到管理者的手中,擺脫了過去政府的干預之后,國有企業的發展呈現出強勁的勢頭,極大地促進了我國市場經濟的活躍。但是在看到國有企業發展機遇的同時,來自國際的大型跨國公司的競爭挑戰依然不可忽視。我國自從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一貫遵循世貿組織的貿易原則,除了對極少數行業進行政策性保護,其他的國有企業都置身于激烈的國際競爭之中,面對挑戰,國有企業迫切需要對自身的管理體制進行改革,向現代化企業轉變,改變過去的計劃經濟體制思路,向市場經濟思想轉變。本文筆者首先分析了目前我國國有企業面臨的財務管理問題,再針對問題提出改進的建議,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能為國有企業轉變財務管理體制提供一些參考。
2目前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制度存在的缺陷
21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在我國,國有企業普遍存在對于財務管理的內部控制制度重視性不足等問題,導致內控體系不完善,規定與實際情況不相符等問題。例如在職務回避上,某些職務的不相容性決定了不能由同一個人擔任不相容職務,然而在實際情況中,不少會計管理人員同時兼任了物資采購人員的職務,在會計審核過程中不能審慎監督,監督流于形式,難以實現不同崗位相互監督的目的。
22財務預算機制缺少約束性
在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中,最核心的環節就是編制企業的預算。預算的編制往往決定了該企業下一期的各項工作的開展。但是由于企業對于預算的定義過于狹窄,納入預算的內容不夠全面,導致在實際工作中預算的約束力不強,對于資金的使用缺少計劃,難以做到統籌兼顧各項工作,難以發揮資金的最大效用。
23財務管理監督機制不健全
國有企業通常設有財務管理部門,由該部門開展財務管理工作,但是由于該部門的獨立性較強,一旦缺少對財務管理的有效監督,往往就會成為滋生貪污腐敗問題的土壤。國有企業普遍對這一問題的重視度不高,從近些年來媒體曝光的多起貪污腐敗事件可見一斑。財務管理活動的監督管理機制不健全為各種違法犯罪行為提供了便利,同時也使各種違法行為更加不易被察覺,具有隱蔽性的特點,使問題變得更加復雜。
在我國,通常由政府完全持有或者最大比例持有國有企業的股權,而實際的管理者卻往往不是政府,而是聘請的專業管理人員。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國有企業的分布也遍布全國,受到地域的影響,國家往往難以選出真正能夠代表國有企業全體職工利益,反映全體職工訴求的監督者對管理人員的行為進行有效的監督,財務管理監督機制不完善。
24財務風險管理意識缺乏
根據近幾年我國國有企業頻繁暴露的問題,總結其背后的原因無外乎缺少風險意識以及信用意識,國有企業要想上市,必須要具備完善的財務風險控制機制以及信用保障體系,缺少任何一方面都會對國有企業的順利上市造成阻礙。而作為國有企業的核心工作環節,財務管理活動的安全性已經不僅僅關系到自身的發展,更會對其他經濟主體的利益產生影響。當企業的信用意識和風險意識薄弱時,其所開展的經濟活動風險度就會大大提升,比如對應收賬款的管理不當容易產生壞賬損失。
3針對國企財務管理活動中的問題所提出的解決方法
31加強固定資產的管理,實現效益最大化
國有企業對于固定資產的管理要完善收發、保管、檢驗制度,依據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將物資管理的責任具體到部門和個人身上,對固定資產的管理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方面,在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中,物資的采購嚴格按照預算來執行,將涉及物資的各個環節分配給各部門業務人員,嚴格遵守不相容原則,采購、檢驗以及保管等各個環節由不同的人負責,相互監督和制約。另一方面,國有企業對現有固定資產的管理要記入總賬,部門申請使用固定資產時要明確使用期限,到期時按時交還設備,并依據規定的一系列檢驗指標進行檢查。
32加強國有企業內控制度建設
一個企業的內控制度是否有效,直接取決于制定、執行、監管該制度的工作人員的誠信意識和道德修養。而誠信和道德則是一個企業在創立企業文化過程中所必須要考慮到的。根據我國相關會計法律規定,由國有企業的領導者對企業的財務會計工作負第一責任,一旦企業所出具的會計報告不符合真實性、準確性等原則,企業的領導者將會承擔最主要的法律后果。
33加強財務預算管理
在財務管理活動中,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編制財務預算,財務預算要求既能夠充分利用企業的現存資源,又能夠以最少的支出獲得最大的效益,既要將經費用在刀刃上,又要避免出現浪費的現象。最終的目的是將經費的使用效益發揮到極致。財務預算的編制往往是以年度為單位的,企業在編制之前應當充分考慮企業未來的資金需求,堅持量入為出原則,對于不同項目所需要的預算也要有所區分,比如經常性項目中所投入的資金要適度減少,建設性項目中所投入的資金要有所增加,既要保證資金的到位,又要堅持勤儉節約原則,盡可能將預算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避免出現預算赤字的情況。
34建立財務風險防控體系
財務風險是企業在開展財務管理活動所產生的不可完全消除的風險,針對這類風險只能采取措施以盡可能減少出現的可能性以及帶來的損失,隨著國有企業的改革不斷深化,財務風險也隨之加大,爆發時產生的破壞力也在不斷增強,因此,財務風險控制防范體系的建立已迫在眉睫。國有企業在開展財務管理工作的過程中,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盡快制定一系列防范財務風險的規章制度,從而有效識別并預防財務風險。針對財務風險爆發時會產生的問題提前制定應急方案,加入風險預警機制,最大限度保證國有企業財務活動的安全性和穩健性。
4結論
當前,我國的國有企業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國有企業在融入市場經濟的過程中必然會面臨一系列問題,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也會面臨很多挑戰,面對這一現實情況,國有企業需要不斷加強自身的財務管理能力,建設財務管理內控體系對財務工作進行有效的監管,建設財務風險預警體制機制以防范風險爆發,加強預算編制工作以發揮資金的最大效用,提高財務人員的職業素養以避免出現貪污腐敗等丑聞,財務管理工作作為國有企業的核心工作之一,只有保證其規范性和高效性,才能為國有企業的進一步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鄭克斌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財會學習,2016(11):30-31
[2]韓莉,薄識宇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商論,2015(34):42-44
[3]李紅霞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外企業家,2015(10):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