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紅
摘要:農村的孩子質樸、純真,透過一張張稚嫩的臉龐,看到的是他們背后一個個飽含生活氣息的故事。和氏璧,曾是沒有經過琢磨的玉,得于荊山這樣荒僻一隅,卻淳樸天然,它像我們農村的孩子,包裹在層層巖石之中,那樣不起眼。千千萬萬的石頭需要外表的雕琢,萬萬千千的學生需要心靈的呵護。根據《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總目標和要求。心理健康教育不同與其它學科,它有自己獨特的使命,它的目標和特性都決定著它是一門需要為學生私人定制的課程,本文著重談談心理輔導活動課的內容、暖身活動、教學回應及心理技術的私人定制策略。
關鍵詞:心理輔導活動課;私人定制
農村的孩子質樸、純真,透過一張張稚嫩的臉龐,看到的是他們背后一個個飽含生活氣息的故事。昔日楚有和璞,奉為國寶。和氏璧,曾是沒有經過琢磨的玉,得于荊山這樣荒僻一隅,卻淳樸天然,它像我們農村的孩子,包裹在層層巖石之中,那樣不起眼。但總有開導它的人吧?當它琢通見光,露出無瑕之姿,誰不驚嘆它的魅力?可沒有鑿去外表的猙獰,哪來的美玉?我們便要化身那琢玉人。
千千萬萬的石頭需要外表的雕琢,萬萬千千的學生需要心靈的呵護。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目標是:“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他們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質,充分開發他們的心理潛能,促進學生身心和諧可持續發展,為他們的健康成長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礎。”《綱要》還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防止學科化的傾向,避免將其作為心理學知識的普及和心理學理論的教育,要注重引導學生心理、人格積極健康發展。”心理健康教育有自己獨特的使命,它的目標和它的特性都決定著它是一門需要為學生私人定制的課程。下面重點談談為農村小學生私人定制心理輔導活動課的策略。
一、心理輔導活動內容的私人定制策略。
要想學生在心理課中有體驗有感悟、有收獲,在選擇教學內容時就要考慮學生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年齡特征,同時還要結合社會形勢、學生現實狀況和農村學校的實際情況。照本宣科在心理輔導活動課中是無法實現預期目標的。那么如何確定內容呢?我是這樣做的:
1、我讓學生小組討論,頭腦風暴教學主題和內容,同時提些上好心理課的意見等。
2、我收集信息、整理分類、對比、反思,結合教材,舍去沒有以學生為本、主題離學生生活實際較遠的內容,增加與學生生活實際接近的內容等。如下表,是我將五年級學生頭腦風暴的主題進行不記名投票后的結果。
根據這一調查結果我在該年級心理課中增加了最受歡迎的5個主題:“青春我和他(她)”、“會拐彎的毛毛蟲”、“QQ大冒險”、“媽媽,請您這樣和我說”、“媽媽,我想對您說”。同時我用同樣的方式調查教材中的主題,舍棄了一些學生不喜歡的內容。
3、為更全面了解學生,我布置心理日記,經常與他們溝通交流。
4、我積極聯系任課老師和班主任,了解學生目前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
5、確定主題。在充分了解情況后,主題來源三部分:(1)班主任急切要解決的問題。(2)學生自己提議的經篩選后保留的主題。(3)教材中學生和教師共同篩選后留下來的主題。最后整合分類,確定該班學生的心理健康輔導活動課主題。這樣做到真正意義的私人定制,不同班級不同需求,不同主題。每節心理課都為孩子們量身定制。
二、暖身活動的私人定制策略。
鐘志農老師在心理輔導活動課操作實務中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歷經創始階段、轉換階段、工作階段、結束階段四階段。”活動課創始階段使用好暖身活動能讓團體動力增強,阻抗自然少,后面的團體轉換階段和團體工作階段就很順理成章了。對于運動來說暖身運動起到保護身體的作用,避免受傷。而在心理輔導活動課中,優秀的暖身活動在啟動團體動力、營造良好團體氣氛過程中起到催化劑的作用。不同班級的學生有著不一樣的經歷、喜好,暖身活動的私人定制要根據學生的年齡、性格特征以及實際需要解決的問題來設計。在實操過程中我是這樣子做的:、1、低年級學生選擇簡單宜操作的游戲,童話故事、繪本等。高年級選擇心靈雞湯、體驗式游戲等。2、選的游戲或故事盡量貼近主題。3、了解學生的習慣、喜好,選學生樂于參與的。比如:我校四年級曾有一班學生出現普遍性偷竊事件,而這些偷拿別人東西的孩子并不是因為自己真的缺什么東西用。了解了具體情況后,發現學生偷他人的東西只是想滿足刺激的感覺,找到被關注的感覺。所以我在課的開始設計了警察抓小偷的游戲,既讓孩子們感受到了這種驚險刺激的感覺,又活躍了氣氛,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同時還順理成章地引入主題,進入下一個環節團體轉換階段,整節課都很融洽,盡管主題是學生難以啟齒的偷盜行為,但因為本次暖身活動貼近學生需求,又活躍了氣氛,拉近了師生、生生之間的距離,整節課效果非常好,更可貴的是一個月后班主任反饋學生偷盜現象已經消失。
又如:親子關系為主題的“為愛亮起綠燈”,該老師暖身采用情境選擇。
“愛的選擇1”:他很愛她,她很漂亮,但她出車禍毀容了。
教師:他還愛他嗎?覺得他愛她的請舉綠牌,他不愛她的請舉紅牌。現場采訪學生。
“愛的選擇2”:她很愛他,他很英俊,但他生意破產了。
教師:她還愛他嗎?學生選擇。
教師:如果情境中的他/她是父母,當孩子破相破財時,父母還會愛她/他嗎?[2]
教師精心設計的這一游戲——“愛的選擇”進行暖身,情節跌宕起伏,緊扣學生心弦,該環節一下子拉近了親子距離,為以后活動環節作好鋪墊。
三、教學回應的私人定制策略。
心理輔導活動課理想的狀態是學生坦誠相待,暢所欲言。只要學生能夠說出、敢于說出自己心中所思所想,都應當加以肯定[4]。教師的寬容,悅納,允許不同聲音的存在能幫助學生消除阻抗心理,激發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同時,心理課堂上有些學生希望自己的問題得到解決,有的則希望得到老師鼓勵、關注,有的學生不僅需要解決問題,更希望得到情感支持。教師的回應怎樣做到為每個學生私人定制。我是這樣做的:1、做個有心人,平常多和孩子們溝通,深入了解他們。2、敏銳地覺察學生內心深處的需求讀懂孩子語言、行為背后的訴求。3、允許不同聲音的存在,無條件接納孩子。4、用自己的智慧,隨機應變作出恰當的回應。
比如:“成績之我見”一課,一學生說:“我的學習成績不好,爸爸總說我不聽他的話沒有好好學習,其實,我每天專心聽課認真做作業,可是學習成績還是沒能提高,我很難過。”我回應:“為了提高成績,你已經很努力了,結果卻不盡人愿,也得不到認可,你感到委屈、挫敗,但是我看到了你不言放棄的精神,你是一個有進取心的孩子。”這樣回應不僅同理了孩子情緒,也滿足了孩子渴望得到認可的意愿,(內心需求被老師看見)而且給予了積極的情感支持,這樣的回應是為該學生私人定制的回應。
又如,在“我會贊美”主題課上,教師問:“當你把球踢進人家院子,可以說些什么可以讓自己方便拿回球呢?”很多孩子回答:“阿姨,您真好,您是好人,我的球不小心踢進您家院子里,您能還我嗎?”此時有個不同的聲音,說“拍馬屁”,我微笑地注視著他說:“你的想法有些與眾不同,我很好奇,可以具體說說嗎?”學生迫不及待地說:“想要人家幫忙,假意這樣說,不是拍馬屁是什么!”“你的意思是有目的有求于人時表揚他人是拍馬屁”那么你認為的贊美是怎樣的?“是不需要對方幫助時說的真誠的表揚的話”“此時該有掌聲!”老師這樣的回應既解決了本課的難點使課更深入,又使該孩子得到很有力的支持鼓勵。教師的寬容、悅納使得課堂上的師生互動真誠、坦率。教師為學生私人定制的回應創造了美好精彩的生成。
四、心理技術的私人定制策略。
心理技術有很多,在課堂上較常用的面談技術就有傾聽、提問、鼓勵、重復、內容反映、情感反應、具體化、解釋、情感表達、自我開放等等;更有焦點技術、繪畫藝術治療技術、意象對話技術、催眠技術、心理劇等等各個心理流派的各種技術。如何利用心理技術,使技術最大效能地幫助學生心理成長。我在實操中是這樣做的:1、靈活運用心理技術,不拘泥于一種技術。多種技術綜合使用,靈活多變。2、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個性選用技術有傾向性。3、技術使用始終以良好的關系,和諧的相處,無條件地悅納為前提。
小學低年級,經常出現模糊不清、籠統或者矛盾的表述,這時,教師就以“誰、什么時候、什么地方、有何感覺、有什么想法、發生了什么事、怎么發生的”等問題,幫助學生更準確、更具體地表達。這就具體化技術,老師協助學生清楚、準確地表達他們的觀點以及他們所體驗到的情感以及所經歷的事情。例如:“我的心情我作主”一課中,我讓學生估一估自己的心情指數。生:零。師:聽起來你的心情挺糟糕,能具體說嗎?生:天天都有煩心的事。師:選擇最近的苦惱說說也許我能幫你。生:昨天就發生……
又如一次公開課“我愿意接納我自己”中,有個男生怯生生地說道:“老師,我很矮,有沒有辦法讓我不自卑。”該生的問題要慎重處理,不然,他會處于尷尬的境地,甚至影響今后的人格發展,同時也嚴重影響本次活動課的效果。當然,老師若能抓住契機,靈活運用心理技術,找到適合該生的心理技術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不但能夠使本節課達到預期的效果,還能給孩子帶來滿滿的正能量。當時,該上課老師真誠地感謝該男生并請他站起來,然后說:“你看,都比我高呢,和我站一起,你自信了吧。再說,濃縮就是精華!”這時同學們都笑了,該男孩也露出了爽朗的笑容。老師對該生的巧妙回應,做到了回應的私人定制。此后老師可以選擇焦點技術,做到心理技術私人定制,讓學生思考個子矮的優勢以及自身的其他優勢進行發展性思考,運用短期焦點讓他更多地關注自身好的部分,努力挖掘自己的優點,放大優點,引導從問題中發現正向積極的意義,對該生的幫助會更大。
心理輔導活動課是在心靈深處工作的,每個孩子的內心深處都渴望被他人理解,被他人看見。世上沒有一朵花不美麗,沒有一個孩子不可愛。我們細心呵護著每一顆質樸又純真的心靈。心理課堂的每個環節都為他們私人定制,讓學生樂在其中,并且有收獲、有體驗、有成長。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每一塊玉都不同,溫潤的、光滑的、晶瑩剔透的。每一個孩子都不同,認真的、頑皮的、個性十足的。我愿成為背后默默守護著他們的琢玉人。切磋琢磨,讓偏安一隅的孩子們也從內心深處怒放出生命的光芒!
參考文獻:
[1]姚本先.當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消極傾向與發展趨向[J],中國教育學刊,2000
[2]楊勝麗。曲徑通幽,讓有效參與深入課堂[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