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淵
(無錫城市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無錫 214153)
基于RFID技術的倉儲物流應用管理系統設計
李成淵
(無錫城市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無錫 214153)
隨著工業信息化程度的逐步推廣,各生產類企業對于工作效率提高、運營成本降低的需求也日益提升。而作為企業運營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倉促物流管理效率受到了各生產企業的關注。傳統管理方式更多地采用人工填寫單據或者條形碼介入來管理,這有著明顯的應用劣勢,比如條碼管理復雜、人工錄入效率低下、手工盤點工作量大等。文章創造性地引入RFID技術,結合開發相應的后臺應用環境,來輔助企業進行倉儲管理,以提高其管理效率。本設計提出將貨物具體信息寫入標簽以標識具體對象,通過物品進出倉庫過程中的識別,來達到對倉儲過程中貨物流通的自動辨識和監控。
倉儲物流;RFID技術;信息管理系統
信息化技術及物聯網應用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工業生產倉儲自動化進程也隨之如火如荼地展開。作為生產類企業非常重要的管理環節,倉庫物流信息化也顯得尤為重要。由于管理方法以及技術條件多方面的限制,傳統企業在日常倉儲管理還是主要依賴于人力或者條形碼單一識讀方式的輔助,從而導致倉儲缺乏可控而有效的科學管理,效率低下,成本居高不下。而伴隨射頻識別(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術的發展,在20世紀90年倉儲管理領域試著引入了該優勢技術,因此也衍生出一些適用于倉儲管理的射頻識別應用系統、射頻識別讀寫器、射頻識別電子標簽、射頻識別操作系統等[1]。但早期的RFID技術條件相對有限,且使用成本較高,主要原因有:(1)RFID技術尚未得到廣泛推廣應用,從而導致單標簽成本過高。(2)由于早期RFID系統技術受到限制,再加上企業相對落后的基礎設施,使得該技術無法得到大規模的應用。(3)傳統的RFID技術更專注于獨立系統的構建,而忽視了與企業現有其他諸如客戶管理系統、企業資源計劃等現有信息系統的關聯,導致生產過程中無法體現其真正效用[2]。
針對上面所提到的問題,本文創造性地提出了將RFID技術與現代物流相結合的信息管理框架系統,可以有效地利用現有的多類資源,從而使得生產類企業倉儲管理能力登上一個新的臺階。
RFID也可以被稱為感應標簽、電子標簽、非接觸式卡片、射頻標簽等。RFID技術是一類典型的自動識別技術,以非接觸方式進行數據通信,通過標簽與讀寫器之間的無線通信來達到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的目的。RFID技術的主要優勢體現在:(1)無線電射頻可以透過外部材料讀取數據;(2)該技術可以識別單個的具體形象的對象;(3)利用該技術,系統可以進行多目標同時識別[3]。
RFID系統的工作原理如下:完整的射頻識別系統包含前端的射頻標簽,中部的卡片閱讀器以及后端的信息應用系統。閱讀器在通電之后,將持續地向周邊發出特定的信號,而當有效標簽進入該場區時,便能通過電磁耦合而獲取能量,進而激發標簽內部電路。此后,標簽所攜帶的數據將被發送于閱讀器端,經其解碼之后便會傳送至后臺應用環境。最終,根據收集來的數據,應用系統將對其進行篩選、分析、處理等操作,并更新關聯數據庫。RFID系統的工作原理如圖1所示[4]。

圖1 RFID的工作原理
為了更清晰地了解倉儲物流的整個業務模式,本文對傳統倉儲物流管理的流程進行了描述,傳統的物流管理、庫存、倉儲、對外業務流程如下。
2.1.1 倉庫業務流程
貨物接收倉庫物流管理的工作指令,根據倉庫項目,選擇倉庫,安排貨物存儲區域。倉庫貨物在倉儲業務倉儲貨物清單與檢查、進貨驗收。
2.1.2 庫存管理
首先確定配貨方案涉及的倉庫、地區和庫存表,產生庫存。倉庫貨物倉庫,面積依次手工計算,并復制相應的計算列表項填寫。計算結束后,物流貨物庫存信息輸入電腦,和電腦數據比對。
通過對傳統倉儲物流管理的分析,本文總結出從收貨—上架—下架—分揀—包裝—發貨這6個主要業務模塊。
貨物從收貨開始需要人工填寫收貨單,收貨單內容包括入庫單號、貨物信息、發貨人信息、收貨人信息、上架位置等。然后貨物入庫上架,準備出庫時填寫出庫單,與入庫單對應,填寫審核后貨物下架分揀重新包裝,出庫配送。以物品入庫為例,流程如圖2所示。

圖2 物品入庫示意
通過前端標簽所傳遞回的關聯信息,結合現有定義的對象結構、基本信息設置等條件,本系統考慮根據實踐方式分層設計、交互界面同步實現的原則,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功能模塊。(1)庫存管理:管理倉庫現有物資,包括短線以及超期貨品對象。(2)入庫管理:針對入庫過程中所產生的關聯信息進行有效統計。(3)出庫管理:針對出庫過程中所產生的關聯信息進行有效監控。(4)盤存管理:針對倉儲常規盤存工作進項有效登記。(5)綜合管理:貨品出入貨過程的信息收集匯總管理。(6)附項分類:針對貨品出入庫過程中所涉及的關聯對象,進行有效的信息管理。
系統模塊由倉庫管理、后臺管理、登錄驗證、登錄注冊等部分所組成。此系統包括用戶登錄注冊、用戶、倉庫、貨物等基本信息的添加、修改、刪除、查詢;貨物的進貨、出貨管理等,以及緊急貨物采購提醒等一系列倉庫管理所涉及的方面。
該系統主要菜單功能包括個人信息管理:添加人員信息、修改人員信息;倉庫信息管理:添加倉庫信息;修改倉庫信息;存儲規則管理:添加存儲規則;修改存儲規則;查看進出信息:查看入庫登錄信息;瀏覽出庫登記信息;貨物信息管理:添加貨物信息;修改貨物信息。
系統主要功能模塊界面設計如圖3所示。

圖3 系統主要操作界面
本文將RFID技術引入倉儲管理環節,結合后臺信息管理系統,實現多類傳統意義上人工完成的事物,通過提高貨物入庫的識別效率、多目標識別、減少盤點時間、提高數據識讀效率、掌控倉庫實時數據等方式,達到對于倉庫貨物可視化管理、物資情況實時掌控、倉儲庫存有效優化的目的。
[1] 潘慶玉.基于射頻傳感器(RFID)的倉儲管理系統[J].科技傳播,2010(13):234,249.
[2] 徐琪.服裝供應鏈基于RFID的倉儲配送智能化管理[J].紡織學報,2010(9):137-142.
[3] 高瞻,胡向東.基于CORBA的RFID倉儲信息系統集成研究[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4):464-467.
[4] 舒國云,張補宏,涂桂祿,等.淺談均勻設計法優選RFID倉儲管理系統讀取策略[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8):345-348.
Design of warehouse logistics appli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RFID technology
Li Chengyuan
(Wuxi City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 Wuxi 214153, China)
With the gradual promotion of the degree of industrial in for matization, the demand for efficiency and operation cost of various production enterprises is also increasing. As a very important link in the process of enterprise operation, the efficiency of rush logistics management has been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by variou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he traditional management mode will be more manually managed by filling in the bill or bar code, which has obvious disadvantages. For example, the bar code management is complex,manual input efficiency is low, manual inventory workload is large. This paper creatively introduces RFID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rresponding background application environment, to assist enterprises to warehousing management, in order to improve its management efficiency. This design puts forward the specific information of the goods into the tag to identify specific objects,through the identification of goods in and out of the warehouse process, to achieve the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monitoring of goods circulation during warehousing process.
warehousing logistics; RFI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李成淵(1980— ),男,江蘇無錫人,講師,博士;研究方向:物聯網應用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