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總統普京星期四再次吸引了全球媒體的目光。他舉行了本屆任期內最后一場年度記者會,由于他剛剛宣布參加明年的俄羅斯總統大選,這也被認為是他針對三個月后就將到來的大選的第一次全面公關。
普京堪稱是西方媒體的眾矢之的,太多西方人想鞭撻他,出他的丑。普京開記者會,而且一開就是好幾個小時,基本上相當于面對槍林彈雨。但他每年都語言犀利,也很睿智、幽默,從沒有輸過。
今年普京的記者會同樣是一場“新聞盛宴”,其中中國人最感興趣的大概有兩方面,一是他高度評價十九大成果和“一帶一路”倡議,盛贊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另一方面,他表示反對朝鮮擁核,同時警告美國不要攻擊朝鮮的任何目標。
普京注定會成為在俄羅斯歷史上留下深刻烙印的領導人。在蘇聯解體后,他在這個國家重整旗鼓,再次凝聚起人心,但他也承受了來自西方的巨大壓力。面對這種壓力,莫斯科沒有蘇聯的實力和大量衛星國,西方制裁俄羅斯越來越無所顧忌。
俄羅斯因為興奮劑的事被逐出韓國平昌冬奧會,是個有標志性的例子。要是蘇聯,奧委會肯定不敢那樣制裁,因為蘇聯的衛星國會集體抵制冬奧會。
普京的個人角色給俄羅斯困難的外交增加了一抹亮色。在莫斯科手里牌并不多的情況下,這個國家的外交總能在敘利亞等地緣政治焦點地區打出一手讓人驚嘆的絕牌,把防守搞得像進攻一樣有聲有色。
普京明年再次當選總統幾無懸念。
俄雖然面臨諸多困難,但普京的支持率一直非常高。俄百姓并沒有因當前的困境怨天尤人,他們深知蘇聯解體后美國和西方對俄羅斯繼續戰略擠壓,這是一種結構性矛盾。西方不接受在歐亞之間存在一支獨立的強大力量,這是它們與俄沖突的根。
俄羅斯或者將這段困難時期挨過去,或者被西方壓垮,面對很不確定的命運。俄社會很希望一位強勢領導人在這個時候領導國家,至少在現階段,他們對別的選擇無動于衷。
莫斯科的最大挑戰恐怕還在于如何振興俄羅斯經濟。俄經濟與它的大國地位不相匹配,它至今主要靠能源,制造業比較陳舊,經濟機構失衡,缺少競爭力。西方制裁加劇了俄經濟的相對封閉。
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是俄外交的一大亮點,讓中俄戰略互信進一步轉化為兩國全面經濟合作,同時探索與廣大非西方國家擴大經濟往來,從側翼打贏對西方制裁的反擊,這一策略值得俄羅斯更加發力探索。
世界很大,但是很多人容易習慣地把西方當成“世界”,俄羅斯人現在需要心理上更加強大,用與非西方合作的成就撬動西方,最后迫使西方反過來示好。其實特朗普個人有意改善同俄的關系,反映了西方對俄制裁的意志在松動,俄與東方的關系越好,越可能最終觸動西方。
一個強大、快速發展的俄羅斯符合中國的利益。作為一家中國媒體,我們愿意看到俄羅斯在面對挑戰時有序應對,北方的穩定、繁榮、友善、合作是我們的期待。▲
環球時報2017-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