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Ferranti
博通要收購高通,掀起服務器市場新一輪競爭,此次發布再度攪渾服務器市場
高通備受期待的基于ARM的Centriq 2400產品線本周終于開始商業銷售,高通是值得尊敬的競爭者,它打破了英特爾在服務器處理器領域的實際壟斷,而數據中心運營商都渴望看到競爭,以幫助降低成本。
然而,博通主動出價要收購高通、新出現的服務器芯片競爭對手,以及涉及蘋果和其他供應商的法律糾紛等等,這些因素給新芯片的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
高通星期三在圣迭戈的一次行業盛會上透露了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規范,很多大型云、硬件和軟件供應商均表示支持。
基于ARM的芯片目前是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主導產品,有可能成為英特爾x86系統的高功效替代產品。高通宣稱,與今年早些時候發布的英特爾高端Skylake處理器相比,48核的Centriq 2460目錄價是1,995美元,每美元性價比是其4倍,而每瓦性能高出45%。雖然這些指標是基于高通主導的測試,但兆頭不錯。
Tirias Research首席分析師Jim McGregor表示:“這應該很有競爭力——人們對ARM服務器處理器很感興趣,因為沒有完全相同的兩類工作負載。”
McGregor指出,Centriq產品線大量的內核和極高的吞吐量尤其適用于云工作負載、網絡服務器,以及為企業用戶提供各種實例的企業數據中心。
高通執行主席Paul Jacobs在發布會上表示:“這將給數據中心的發展帶來巨大的變化,最令我高興的是,我們把移動領域的高功效引入到數據中心領域——這是全世界所需要的。”
Jacobs指出,必須重寫在英特爾X86芯片上運行的軟件,以便在ARM指令集上運行,但應用程序的開發方式以及數據中心的構建方式均發生了變化,這有助于為新競爭對手掃清障礙。
Jabob說,利用云服務,用戶可以購買虛擬機,幾分鐘內就能聯網運行,這改變了應用程序的開發方式。
Jabos說:“在傳統的IT環境中,要擴展應用程序和服務,是通過按比例增加更大的服務器來實現的,而在云環境中,是通過橫向擴充實現的,因此,服務器越來越多,現在的預測是,到2020年,50%的服務器將被部署在云環境中。這意味著真正改變了服務器的設計點,將給高通帶來巨大的機會。”
Jacobs說:“不僅僅是面向ARM架構開發移動應用程序,人工智能、物聯網和數據中心軟件也是如此。”
世界上第一款10nm服務器芯片
Centriq 2400產品線基于ARMv8 64位架構,高通已經與三星簽約,使用其10nm硅制造工藝生產該芯片。而在英特爾方面,今年年底或者2018年年初之后才會發售采用10nm工藝生產的芯片。高通則夸耀Centriq是全球第一款10nm服務器芯片。
一般來說,制造工藝技術尺寸越小,處理器上的晶體管密度就越大,性價比就越高。
Anand Chandrasekher在圣迭戈舉行的活動上指出,過去幾年對智能手機的驚人需求促使制造商投資技術,采用10nm工藝制造移動芯片。
Chandrasekher說:“需要有規模經濟才能有效地推動學習曲線的下降,智能手機的規模經濟實際上已經遠遠超過了PC的規模經濟。”
Centriq有什么規格?
三星的10nm FinFET工藝在398mm2上容納了180億只晶體管。Centriq 2400系列包含多達48個高性能64位單線程內核,運行頻率最大2.6 GHz。
高通介紹說,這些內核通過雙向分段環形總線連接起來,總帶寬高達250GBps,避免了在滿負荷下出現性能瓶頸。為最大限度地提高各種應用情形時的性能,設計為每兩個內核共享512KB的L2高速緩存,還有60MB的統一L3高速緩存分布在管芯上。
此外,它有6個通道的DDR4內存,最多可支持768 GB的DRAM總容量,具有32個PCIe Gen3通道和6個PCIe控制器。Qualcomm Centriq 2400處理器系列還支持虛擬化管理程序。
Centriq 2400系列初次發布包括售價為888美元的40核/2.5GHz Centriq 2434、售價為1,383美元的46核/2.6GHz Centriq 2452,以及售價為1,995美元的48核/2.6GHz Centriq 2460。
但就每一工作負載而言,Centriq芯片可能還無法與英特爾正面交鋒。例如,大數據集工作負載可能不是Centriq的優勢——考慮到它僅有32個PCIe連接通道,而英特爾的可擴展產品線提供了48條通道,AMD的Epyc產品線提供的通道則多達128條。
在定制方面的優勢
為彌補這一點,高通在為特殊客戶定制芯片方面要比英特爾更靈活一些,這是因為ARM的模塊化架構比x86架構更容易進行定制。
Matthew Prince是CloudFlare的聯合創始人和首席執行官,在圣迭戈登臺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該芯片一定能降低數據中心的成本。他說:“測試高通Centriq 2400時,我們發現它的功效是Intel Skylake 4116處理器的兩倍。”
微軟、阿里巴巴、惠普等高科技行業巨頭紛紛發聲表示支持該芯片產品線。
然而,高通在服務器市場上也面臨著很多競爭對手,這些對手開始時是以英特爾的競爭對手出現的;還有開價很高的干擾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博通本周早些時候主動提出的出價1,300億美元的收購。
博通已經悄然關閉了其開發ARM服務器技術的業務部門,如果能成功收購高通,他們將面臨怎樣對待Centriq產品線的問題。
同時,人們對10nm工藝ARM服務器新芯片的首次亮相期待已久,實際上高通開發這款芯片已經有5年了,只是近兩年才有所披露,最近競爭格局也出現了變化。
還有哪些ARM芯片服務器競爭者?
今年年初,微軟與另一家生產ARM服務器芯片的廠商Cavium公司展開了合作,共同參與了其項目奧林巴斯開放架構服務器計劃——盡管該公司表示支持高通。其他ARM服務器競爭者包括AppliedMicro開發的X-Gene 3服務器平臺——今年年初Macom收購了AppliedMicro后,該技術被轉讓給了Carlyle集團。
Tirias Research的McGregor表示,AMD于六月發布的Epyc芯片也是數據中心的有力競爭者,它具有在X86平臺上運行的優勢。
McGregor說:“大家都在等待高通公司拿出他們的服務器芯片,然而突然之間,今年年初AMD讓我們吃了一驚。哇,這次他們好像真的干上了。”
此外,高通與蘋果的專利糾紛繼續發酵,從美國和歐洲蔓延到了亞洲,導致蘋果指示其一些制造合作伙伴停止向高通支付款項——這也是另一持續不斷的干擾因素。
無論如何,服務器市場的發展都很緩慢。服務器處理器測試會長達一年的時間。因此,不管高通的法律問題如何,任何新服務器芯片競爭者可能都至少需要12至18個月的時間才能撼動英特爾服務器牢固的市場地位。
Marc Ferranti——是總部位于紐約的IDG新聞服務的總編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