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被譽為“當代福爾摩斯”“物證鑒識大師”“科學神探”與“犯罪克星”赫赫有名的海外華人李昌鈺,其精湛獨到的刑偵技術(shù)、鑒識功力以及其驕人的政績不僅令世界警界矚目,也是全世界華人的驕傲。這位名人顯赫的成績,離不開一位默默無聞的偉大母親——王淑貞的奉獻和付出。王淑貞出身書香門第,19歲嫁富商,生5男8女,52歲守寡,培養(yǎng)了13位博士,是真正的“傳奇母親”!
19歲嫁人,52歲守寡
王淑貞,1897年出生在江蘇省南通市的如皋鎮(zhèn)。王家家境殷實,祖上也是讀書人,生長在這樣一個書香門第的王淑貞從小就喜歡詩詞歌賦,又通曉音樂,還上過女中,寫得一手好文章,在那個年代絕對算是新時代的知識女性了。19歲時,到了出嫁年齡的王淑貞在父母的安排下許配給了同鄉(xiāng)的李浩民。
李浩民年輕時就開始在商行里幫著父親料理生意。民國中后期在如皋已是富甲一方的大商人。王淑貞嫁給李浩民之后,就一心一意做起了賢內(nèi)助。婚后的生活,丈夫認真經(jīng)營家族糧行,王淑貞就操持家務(wù),把家里管理得井井有條。很快她就給李家陸續(xù)生下了5個兒子和8個女兒,一大家子熱熱鬧鬧地生活在一起,成為如皋鎮(zhèn)上人人艷羨的對象。
20世紀40年代初,李家的生意從如皋拓展到了上海,可是接連的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讓李浩民開始考慮把家庭和生意轉(zhuǎn)移到臺灣。1948年,李家舉家遷往臺灣。1949年春節(jié)前,50歲左右的李浩民在蘇南買了一批魚苗,乘太平輪運往臺灣,卻不幸遇難。噩耗傳來,舉家悲戚。王淑貞不死心,她雇用飛機到失事海域?qū)ふ遥勺罱K未果。“太平輪”事件后,人財兩空,李家開始衰落。命運給王淑貞當頭一棒!
13個孩子,13個博士
王淑貞根本不懂得如何經(jīng)營丈夫留下的事業(yè),而合作伙伴的無情離開,競爭對手的暗地掣肘,讓李家的產(chǎn)業(yè)迅速衰落。在最艱難的時刻,王淑貞變賣了所有房產(chǎn)店鋪,還清欠債之后,孤身帶著13個孩子來到臺灣一個荒無人煙的郊外,找了一所破房子住下。起初,年紀尚小的孩子都不覺得父親不在有多大的影響,后來發(fā)現(xiàn)日子越過越窘迫。當時的李昌鈺年僅十來歲,需要和其他兄弟姐妹共用一個書桌學習。學費也成為問題,眼看著快揭不開鍋了,有人勸王淑貞讓幾個大點的孩子休學去打工賺錢,她果斷拒絕。她想讓13個孩子都吃飽飯,都能上學接受良好教育的決心,讓她即便在如此環(huán)境下也不曾氣餒。
為了供養(yǎng)這13個孩子的吃喝和上學,王淑貞也是使盡渾身解數(shù),從以前的“大家閨秀”“全職太太”到“幫傭”和“下人”。在富人家里帶孩子、洗衣做飯、家教音樂,只要是能靠一雙手掙到錢的活兒,她都沒日沒夜地做。從一個每天吟詩作對的太太到一個給別人洗衣做飯的下等傭人,王淑貞在別人的嘲笑和鄙夷中,用常人難以想象的勇氣和毅力把13個孩子拉扯長大。
王淑貞對子女要求十分嚴格,也經(jīng)常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跟他們說:“以后要有本事有出息。”李昌鈺從警官學校畢業(yè)后成為一名巡官,工作待遇都不錯。她卻對兒子說:“你還要繼續(xù)往上讀,碩士不夠,還得把博士讀出來。”
在這樣的教育理念下,王淑貞希望自己的孩子盡可能地成為優(yōu)秀的拔尖的人才,不僅是長大成人更要長大成才。在王淑貞的堅定支持下,李家的13個孩子刻苦上進,奮力拼搏,李家一門便誕生了13位博士,這在世界范圍內(nèi)都絕對是個奇跡!她的子女們從事的行業(yè)是各種各樣的:科研學者、商人、設(shè)計師、工程師、藝術(shù)家、廣告師、證券工作者、IT精英等。
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世界,這樣傲人的佳績都算得上絕無僅有!
在她一手培養(yǎng)的13位博士中,其中有3位被授予“美國十大杰出青年”。連克林頓總統(tǒng)、布什總統(tǒng)在母親節(jié)時都寫信贊譽王淑貞,稱她是一位“偉大的母親”。
雖然王淑貞的孩子大部分都在美國,但她一直到62歲的時候才決定到美國長住。神奇的是,在這之前從未學過一個英文字母的老人,居然靠自學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通過美國移民局的英語考試拿到了永久居留權(quán)。從這件事就足可見王淑貞的聰明和勤奮了,也就知道為什么她能培養(yǎng)出13個優(yōu)秀的孩子。
十五字教子
王淑貞在教育子女方面十分成功,而她的教子經(jīng)卻只有15個字。這也充分印證了我們老祖宗的教訓:大道至簡。王淑貞經(jīng)常跟孩子們說:“待人要好,做事要專心,少說話,多做事。”王淑貞的教子經(jīng)雖然只有15個字,但卻包含了人生的四大方面,可以說是詞約義豐,言簡意賅。
“待人要好”是說做人要存心良善,廣種福田,廣結(jié)善緣。這是我們做人的第一要義,人可以無才,但不能無德,不能用心險惡。所以,老人將“待人要好”這一條放在了首位。
“做事要專心”是說我們要存誠、敬之心。對所做的事要抱有一顆誠心,要誠心去做事,不要想做事的報酬;對所做的事情心存敬意,要把它“當作一件事”一樣去做,不能吊兒郎當,三心二意。
“少說話”則是要人內(nèi)斂自守,也是要避免口舌招尤。說話太多的人,一方面容易不知不覺得罪別人,也給自己埋下禍根;另一方面,說得多,做得自然少,人也就會輕浮、膚淺起來。
“多做事”就是要人去實干,用行動去把理想和想法變成現(xiàn)實。做事不僅是我們實現(xiàn)夢想的途徑,也是自我修養(yǎng)的一條通道。
一顆中國心
王淑貞雖然舉家到了美國,但她心里仍是一顆中國心。平常在家中,她與子女們交流,堅持用江淮官話如皋方言,一方面是身在異國他鄉(xiāng)聽到鄉(xiāng)音解鄉(xiāng)愁,另外一方面是提醒子女們不要忘記自己是中國人。
1998年,李昌玨因為破獲多起奇案和名案,被任命為美國康州警政廳廳長。作為母親,王淑貞對兒子的告誡是:你做廳長不是為你自己,是為中國人打開看世界的通道。
在她100歲大壽時,克林頓總統(tǒng)攜夫人和紐約市市長一起去祝賀老人“生日快樂”j能擁有這樣高規(guī)格的待遇,對她的崇敬可以想象!生日會上,子女們問她想要什么禮物,她說:“我要回去給中國小孩造學校。”一句簡單的話,透露出她對祖國濃濃的愛和割舍不下的故鄉(xiāng)情。
在王淑貞106歲時,這位生于光緒,長于民國,成于共和,逝于21世紀老人在美國紐約逝世。
在她的身上,折射出了女性永恒的光輝:善良和堅強。她那“待人要好,做事要專心,少說話,多做事”的教育真經(jīng),值得當代每一位家長和孩子學習。所謂最好的教育,不是物質(zhì)的豐盛,而是一種精神的傳遞,王淑貞老人即使再艱難也不曾放棄任何一個孩子,62歲時仍然堅持學習,她把一種樂觀、積極向上,百折不撓的精神傳給了孩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