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應坡
摘 要:學生流失比例高是技工學校發展過程中的難題之一。本文從學生自身和學校兩方面分析學生流失的原因,并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技工學校 學生流失 原因分析 對策
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技工教育辦學的物質條件得到很大改善,然而學生流失比例高仍然是困擾技工學校發展的難題之一。
一、學生流失原因分析
技工學校三年制學生中,學生流失現象大多集中在入學后的第一學年,第二學年較少流失,第三學年基本無流失。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原因
一是選錯專業。一些家長在給學生報名時只聽說某個專業易就業、沒有深入了解就報了名。入學一段時間后,一些學生對所學專業無興趣,對自己將來要從事的與本專業相關的職業不認同,產生厭學情緒,當不能調換專業時最終選擇退學。
二是心理落差大。有的學生入學后,發現實際情況與學校招生宣傳的反差較大。看到校內部分學生抽煙、打架等現象,感到周圍同學素質低,不愿與之為伍,隨之產生較大的心理落差而選擇退學。
三是校園欺凌問題。新生入學后的第一學年,易受到部分高年級學生的欺侮,甚至毆打、敲詐財物等。這對于初中畢業、第一次離開家門的他們來講,易對校內生活產生恐懼,進而產生退學的想法。
四是學生自身品行不端。個別學生入學后夜不歸宿、打架、曠課等現象時有發生,最終經不住學校紀律的約束而退學或被開除。
五是厭學。在因厭學而退學的學生中,有的是因為入學前基礎太差,上課聽不懂;有的是因為不愿意努力付出,曠課、過一天算一天,致使學業上積重難返,一無所成,進而對自己喪失信心。
2.學校原因
一是教師和教學模式問題。一些專業的課程配置不夠科學,學生所學內容與社會需求存在差異;一些教師沒有及時更新知識,存在知識老化現象,教給學生的知識無法滿足社會的需求,因此讓學生覺得在學校學的知識不實用。經過九年制基礎教育的檢驗,已經證明學生不適應傳統的教學模式,如果教師仍然采用,就不可能讓他們有較大的進步。
二是班主任隊伍力量薄弱。技工學校的班主任工作任務繁重、經濟收入低,崗位的吸引力不高,而且大部分由本校教師因參評職稱的需要而兼任。其中初任班主任的教師和剛入職的新教師,對學情分析不夠,管理水平不高,面對問題學生時,工作能力跟不上,有時候感到束手無策或處理不當。
三是實訓課資源較少。大量的實訓課程是技工教育相對于其他教育的優勢。而實訓課教學成本較高,一些學校在實訓課時和耗材上采取“節儉”政策,影響了教學質量,部分學生覺得還不如到外面打工學得快。
四是生源質量問題。各個學校為了擴大規模,搞生源大戰,忽視生源質量,不管成績高低、品德好壞,只要來報名就收下。這樣就使一些“特差生”乘機混入學校。這些學生中的部分人,在學校無視校規校紀,在學生中“稱王稱霸”,滋生許多事端,影響很壞。
二、主要對策與建議
1.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
在校內政策和經費方面加大投入,把優秀的學生管理人才吸引到班主任隊伍中來。留住管理經驗豐富的優秀班主任,使他們能踏踏實實地在班主任崗位上長期留任,而不是為了參評職稱的需要。
2.關愛學生,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學生入校的第一年,安排管理經驗豐富的教師擔任班主任。班主任加強和學生溝通,深入到學生的校內生活中,及時解決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幫助學生建立融洽的人際關系。
3.建設和諧校園
學校對于校園欺凌現象,要高度重視。一方面,要加強預防教育,做一些案例分析,警示部分學生,使他們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另一方面,對于在學生中進行威脅、毆打、敲詐財物的學生,加大處罰力度,凈化校園環境。
4.提高辦學水平
一方面,激勵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為教師更新知識、提高專業技術水平、改進教學方法提供便利條件;另一方面,加大對實訓課程的投入,突出技工教育的教學特色,使學生學有所成。
綜上所述,學生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學生在學校能感受到安全、快樂、進步和成長,那么學生流失比例高的問題也就不難破解了。
(作者單位:許昌電氣職業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