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想教育集團清華園教育研究院院長譚青才親自主持,由電商運營總監李衛華任組長成立的職業教育電子商務專業調研組,對中國中職學校電子商務專業現狀進行了調研,主要對電子商務課程體系、電子商務實訓技能培養方案、創新創業培養體系等進行了實地考察和訪談,現就相關初步結果與大家分享。
一、現狀及問題描述
1.中專電商專業學生現狀
中專電子商務專業,從電子商務授課情況及通過與電子商務專業學生溝通來看,目前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對電子商務整體認知模糊,電商理論知識掌握較少,由于未認知到學習電子商務的重要性,所以對于學習好電子商務的興趣不夠強烈。自卑心理強,對電子商務從事的崗位所必須掌握的技能缺乏了解,且實踐能力弱。學生自身配置電腦的人數很少,二年級學生手機擁有率80%左右,學生自身購買電腦的可能性較小。
2.具體問題描述
一是企業最渴望招聘的是既懂理論又具備實戰能力的電商人才,而學生對于理論知之甚少,實戰更是嚴重缺乏。從電商招聘情況反饋來看,既懂電商操作理論又具備實戰能力的電商人才往往是企業最渴望獲得的人才,特別是對于電商運營、網絡營銷、美工、文案等要求實戰能力非常強的人才來講,缺口非常大(整個電商行業每年的人才缺口高達445.7萬,具體可參考電商發展附錄)這類人才不僅找工作非常容易,而且薪水待遇高。通過提問及溝通筆者了解到,目前中專學校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對于電子商務崗位技能相關理論知識知之甚少,實戰技能更是嚴重缺乏,為了增強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競爭力,畢業后即可適應企業電商相關崗位要求,因此,電子商務專業必須加強電商理論和電商相關崗位實戰技能培養,尤其是實戰技能的培養(由于缺乏電商相關技能實踐操作,導致學生在電商相關崗位技能實踐操作方面非常薄弱)。
二是教學目標與企業實際要求不符。通過查看電商學生貼在教室內的暑期所做的事情目錄和這個學期目標規劃,幾乎清一色寫的都是這個暑期所做的瑣碎的事情,沒有一個學員提及電商相關崗位技能學習與操作,至于這個學期的學習目標也只是簡單說了些要認真學習之類的話語,對于電商相關崗位要求掌握的技能基本未提及,也未提及要具體學習和掌握哪些電商相關崗位技能,學生對于電商專業沒有具體認知和行動力,經常是為了完成學業和考試而敷衍了事,遠遠達不到企業對于電商相關崗位人才的要求。
三是電子商務專業教材理論點與企業電商需要掌握的理論點還是存在一定差距。目前電子商務教材上的大部分理論知識點已經不適用于瞬息萬變的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市面上的教材過于偏重教學理論化,對于實戰性知識點提及非常少,不適合企業電商實戰要求掌握的理論點。
四是缺乏以項目為導向的相關電商技能培養。企業電子商務項目的操盤是由美工、文案、網絡營銷、網站建設、客服、電商平臺運營等相關技能人才組成的團隊共同協作完成的,這里面涉及的圖片處理、文案策劃、產品定位、人群定位、營銷流程設計、目標規劃分解、客戶引流、淘寶/阿里巴巴/京東詳情頁成交率優化、數據分析等不是單單某一個人能夠勝任和完成的,這就要求團隊的每個成員必須掌握相關崗位技能,才能出色完成目標。若學員沒有經過項目實戰,對于整個電商項目操盤是沒有任何認知的,因此,學員也很難全面了解相關電商崗位所必須掌握的技能,這對于學生的就業及薪水待遇的提高是不利的。
五是電子商務老師和相關配套設施跟不上電商實戰要求。電子商務專業最注重的就是實踐性,但目前配備的老師要么是計算機老師,要么是剛畢業的老師,缺乏電商營運經驗,而目前很多校內用于電子商務學生教學的多媒體教室電腦網速非常慢,學生在利用電腦進行實踐操作時等待時間較久,嚴重影響學生實踐操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符合電子商務實戰要求。
六是學生上課比較散漫,對專業課不上心。由于電子商務課程實踐性較強,對于理論的講解如果沒有配合實踐去操作,學生是難以理解并掌握的,很多時候上課就像聽天書,一知半解,上課當天可能記住了,可是事后又忘得一干二凈,這樣就導致學生上課比較散漫,因為不懂,導致聽課根本不用心。
七是電子商務實踐課時安排不足。學校目前一周一般是安排8個課時的時間進行電商實踐操作,這遠遠達不到電商實戰要求。
二、問題解決方案
要解決問題,首先要重新建立專業教育體系,制定電子商務教學目標和就業崗位,重新編訂電子商務教材;培養專業老師,招聘營運老師,同時建立和教學相匹配的電子商務創業實訓室。
關于第一點,筆者之前已經有過專文闡述,本文主要就如何建立電子商務創業實訓室,來提升學生專業技能進行論述。
1.必要性
中國電子商務產業的高速發展,使電商領域及其周邊相關行業,產生巨大的人才缺口,無論是電子商務領域專業人才,還是快遞物流、產品采購等電商相關人才,在人力資源市場上都是短缺的企業急需大量的電商人才,但目前電商人才存量明顯不足,雖然每年各大高校電商專業畢業生大量輸出,但是學生能力出現斷層,學生所掌握的電商理論及實踐跟不上時代發展,滿足不了企業電商相關崗位技能要求,短時間很難適應企業需要。為了培養出適合企業電商需求、貼近實戰技能、更加實效的電商人才,將中等職業學校電商專業打造成一流的電子商務人才培養、電商實戰基地,培養一批創新創業人才,有必要盡早建立電子商務創業實訓室。
2.建立電子商務創業實訓室的目的
(1)徹底解決學生電子商務相關崗位實戰操作技能不足的問題,滿足學生從購物到網店運營各個環節的實戰要求。為學生提供網上購物、圖片處理、文案策劃、網店搭建、店鋪裝修、商品管理并通過分享功能將商品分享到微信、微博、百度貼吧等來營銷與推廣網店的實戰演練平臺,滿足電子商務專業實踐教學的全面需求,培養出既懂電商理論又具備超強實戰能力的電商人才,讓學生一畢業就能適應企業美工、文案、網絡營銷、網站建設、客服、電商平臺運營等電商相關崗位要求,成為企業最搶手的電商人才。endprint
(2)通過電商項目的實踐操作,讓學生通曉電子商務公司在做項目的過程中所涉及的目標制定、目標分解、團隊建設、項目費用規劃、網絡各部門績效考核、流量分解、廣告費用分解、廣告設計、廣告投資效益比計算、運營方案制定等相關電商操盤運作流程,并加以掌握,為創業奠定良好基礎。
(3)提高學生的就業質量,提升學生就業時的薪資待遇;創業實訓室建成后,可結合畢業學生就業方向及就業崗位需要,形成全方位、綜合性、應用廣泛的電子商務實訓平臺,拓寬學員實訓的實訓范圍及實訓深度,以幫助學員的順利就業,并且為直接創業或者校園創業提供支持和技術、管理儲備。
(4)通過采取上班打卡、獎懲制度,嚴格規范學生上課時的散漫行為,讓學生提前融入企業的電商項目實踐氛圍,提高學生對于電商項目的參與感和成就感。提升學生之間的配合度、默契度,培養學生團隊協作、互幫互助精神。把學生鍛煉成為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電商正規軍。
(5)提升中等專業學校電子商務專業的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形成良好的口碑傳播,同時促進更多的學生報考電子商務專業。
(6)解決學校電腦網速慢的問題,有利于學生利用電腦進行電子商務實踐操作,同時可調動學生實踐操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7)可以更有效地解決實踐課時安排不足的問題,讓理論和實踐完美結合,用理論指導實踐,同時通過實踐理解理論。真正做到既精通理論又具備實戰技能。
(8)形成項目化、案例化教學目標。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引出崗位任務及完成任務所必需的通用技能、核心能力和拓展能力,再將具體的職業能力組織為由易到難的若干企業實際工作任務,若干工作任務又可設計出具體的工作情景,采用企業實際案例形式展開理論教學;引入實際運營的項目開展實驗教學,輔助理論教學工作。
(9)有利于實現“三個結合”,三個結合即課堂教學與實戰教學相結合,工作與學習相結合,人才培養與服務社會相結合,從而在以就業為導向、能力為本位、工學結合為切入點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上取得更大成效。
(10)為學生創業提供良好平臺。企業為學生創業提供貨源支持、創業指導,形成一個穩定的實戰和創業就業網站,為工學結合、學生就業創業提供一個良好平臺。
(11)提供社會有償服務。一方面是對外電商培訓。隨著社會的電商化,電子商務越來越受到傳統企業的重視,但是由于很多人對電子商務不了解,導致電子商務人才極度匱乏,電子商務創業基地可定期舉行電商掃盲活動,在基地內展開電子商務基礎知識科普課堂,吸引社會需要接觸并了解電子商務的人士聽課,完成大規模的電商掃盲。并可開展電商創業沙龍培訓服務活動,為想深入了解電商知識的外專業學生、社會人士提供有償電商培訓,培養出一批具有電子商務平臺的運營管理及應用能力的人才。
另一方面是全面開展企業電子商務有償托管服務。傳統企業對電子商務需求越來越大,但企業苦于找不到相對應的電子商務人才而不知道如何操盤電子商務,因此電子商務創業實訓室可以為企業提供有償的電子商務外包托管,全面幫助企業打造電子商務銷售平臺,從而收取相應的托管費用。
3.創新創業平臺的建設,區別于普通電商公司
對于電商專業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必不可少。但是否引進一家電商公司就完成了呢?答案是否定的。電商公司一切以贏利為目的,和學校以教學為目的方向不同,往往會產生重大分歧,并且難以調和;所以,學校必須自主建立創業平臺,自主管理,讓學生成為平臺主人,從管理到營運都以學生為主,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電商企業組織架構,該專業營運官指導和把控,讓學生參與全公司的管理,激發其最大動能。
三、職業教育是電子商務人才主要培養層次
電子商務重實戰,沒有高深的理論知識,需要掌握的都是些應用程序和推廣技巧,是一個以實操為主的專業,是非常適合職業教育體系來培養的。
中國有4000多萬中小企業,今后幾乎所有的企業都要開展電子商務,電子商務是鏈接客戶與企業最便捷的通道,不開展電子商務業務的企業將難以為繼。
2016年底,全世界47%的人已經接入互聯網,其中發達國家為81%(10億用戶),發展中國家為40.1%(25億用戶),不發達國家約15.2%。截止到2016年6月,中國互聯網用戶數量達到7.10億,51.7%的中國人已接入互聯網,尤其是手機上網覆蓋率已經超過90%,企業利用手機和電腦從事電子商務將變得越來越普及。
截止到2016年12月,中國電子商務服務企業直接從業人員超過305萬,由電子商務間接帶動的就業人數已超過2240萬。
電商等新經濟形態在多個方面改變了傳統就業,隨著電商及互聯網的發展,全球化就業、包容性就業、創新性就業將成為未來網絡創業的趨勢和方向,電子商務產業鏈不斷延伸,從中涌現出大量新職業,創造出大量的就業機會與崗位。
電子商務人才就業崗位包括:電商運營崗位(運營包括:平臺運營、企業電商運營、淘寶/天貓/阿里巴巴運營),即電商運營專員、電商平臺運營師、電商運營主管、淘寶店長、電商運營經理、電商運營總監;技術崗位,即平面設計師(美工)、網站建設工程師;網絡營銷類崗位,即網絡營銷工程師;策劃類崗位,即文案策劃師、產品策劃。
電子商務行業發展迅猛,同時競爭也異常激烈,我們必須與時俱進,把以“理論為主,實踐為輔”的教學模式轉變為實踐、理論雙管齊下,重點突出實踐的教學模式,結合企業電商實戰化要求從新編制專業教學體系、編寫教材,進行教學創新,同時建立電子商務創業實訓室勢在必行,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作者單位:東莞市理想教育投資有限公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