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
摘 要:就中職學前專業的幼兒心理學和幼兒手工這兩門課程而言,中職學前專業學生即使都學得很好,但因為他們對于幼兒心理的把握只處于書本知識層面,所以在沒有真正接觸幼兒的情況下也很難將理論應用于實際。基于此,本文對中職學前專業學生怎樣利用幼兒心理學知識給幼兒上好一節手工課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幼兒心理學 幼兒手工課 中職學前專業
現在中職學前專業基本都開設了幼兒心理學和幼兒手工這兩門課程。但是經常出現一種情況,就是學生的書本知識學得很好,考試成績不錯,一到實習實訓的時候就出現控制不好課堂、拿違紀的幼兒們沒有辦法等教學問題。
所以中職教師在平時中職手工教學中就不能光教學生手工,還要引導學生將所學課程聯系起來,達到不同科目的相互促進。將幼兒心理學應用于幼兒手工課的課程設計,才能真正做到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因此,本文重點列出以下幾點幼兒心理學在幼兒手工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要讓中職學生知道,根據幼兒專注時間短和注意力容易被分散的特點,在手工活動前,首先要在教室內創設好手工活動的環境
幼兒接觸社會的時間及生活經驗有限。所以他們對生活周遭的事物的感受也是有限的。但是這些不足又促使幼兒對外界事物充滿了好奇心。他們喜歡追問一個個問題,喜歡想象。
在教學中可以借助幼兒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進行手工活動。為了讓幼兒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可以利用主題圖片、實物、視頻、聲音等營造一個恰當的環境,豐富幼兒對于手工活動目標表象的感知。調動幼兒的興趣,鼓勵幼兒依據對手工目標的認識。大膽地發揮想象力,讓他們萌發出制作手工的愿望。特別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避免在手工活動真正開始前將手工材料和工具發給幼兒,他們對認識這些“新事物”的好奇心可能遠遠超過了教師課前準備工作。
二、要讓中職學生知道,讓事物認知較少的幼兒有目的地欣賞優美的手工作品是必需的,也是讓他們成功完成這節手工課的必由之路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幼兒也不例外。幼兒喜歡欣賞色彩鮮亮、形狀優美的物品,并且愛不釋手,對此會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要通過在幼兒面前展示優美的手工作品,引導幼兒有目的地欣賞,從優美的手工作品中感受美、發現美,啟迪幼兒表現美的想法,也讓他們有了好的學習動機和形象的學習目標。
三、要讓中職學生明白,3~6歲的學齡前兒童,處于社會規范敏感期、空間的敏感期、色彩敏感期、邏輯思維敏感期、動手敏感期、藏或占有敏感期、執拗的敏感期、繪畫和音樂敏感期、身份確認敏感期、詛咒的敏感期等
要知道幼兒因為處于空間、色彩、邏輯思維、剪貼涂等動手敏感期和繪畫敏感期而對手工課是有著極度的需求和喜歡的。因為處于剪貼涂等動手敏感期,而對于社會規范雖敏感而不全懂,就會出現不等教師說就自己動手了的情況;因為處于藏或占有敏感期就會出現不會分享做手工的工具,霸占自己喜歡的手工材料的“惡行”;因為處于詛咒敏感期,在爭奪和霸占手工材料和工具的時候就會出現“臭屁股蛋” “打死你”的“惡語”。所以教師要引導幼兒把注意力放在手工上,而不是去責備霸占工具的“小霸王”或者說臟話的“小不點”。因為責備既浪費了課堂時間又不能阻止那些因敏感期帶來的不良行為,甚至會強化“惡行”“惡語”。
四、要讓中職學生知道,幼兒的年齡決定了他們的心理接受能力,在進行教學評價時,要多指出孩子的優點,盡量少指出或不指出缺點,少給對錯的評價,多給出改進的建議
在幼兒手工教學中,教師要起到啟發和輔導的作用,給幼兒留出創造空間,充分發揮幼兒想象力,拓展幼兒的思路,提供實踐的機會,提高創作能力。多做好的評價是對幼兒的鼓勵,使每個幼兒都能信心十足地走好藝術第一步。
總之,在中職學前專業的手工教學中,不只要教會學生手工,更要教會學生怎樣給幼兒上好一節手工課。在中職學前專業學生的幼兒心理學課程的教學中要多加入案例的分析,布置實際操作的作業,讓學生多到幼兒中間,多去了解幼兒,以后才能成為合格的幼兒教師。
(作者單位:鄒城高級職業技術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