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名湖
河南鄭州鐵路局鄭州客運段高鐵二隊列車長崔寶龍是個火車迷,兒子內(nèi)向、膽小。他借助火車模型,展開了親子教育,終于和兒子成了“火車兄弟”。兒子變得陽光、灑脫,還成了小小的火車專家。
喜歡火車的“膽小鬼”
2008年4月26日,崔寶龍有了個兒子,取名“崔成林”。他特意從淘寶網(wǎng)花650元買了一款前進型蒸汽機火車模型。只要下班回家,他一定在兒子的嬰兒車上方,雙手托著模型,發(fā)出“嗚”“吭哧”“吭哧”的聲音。崔成林睜大眼睛,緊緊盯著小火車,笑了。
再大一點兒,崔成林就試圖伸手夠模型。崔寶龍不給,兒子就咧嘴大哭。一旦摸著小火車,崔成林就咿咿呀呀地,還發(fā)出“格格”的笑聲。
兒子會走路了,不再滿足于眼看、手摸小火車。他想在地上推動小火車。崔成林推著小火車在地板上爬來爬去,嘴里發(fā)出“嗚”“吭哧”“吭哧”的聲音。
崔成林不喜歡和人說話,膽子特別小。到了四五歲了,在大街上見到鄰居都低著頭。崔寶龍讓兒子喊“叔叔”或“阿姨”,崔成林躲在爸爸的屁股后,就是不吱聲。這讓崔寶龍感覺很沒面子。而且,小區(qū)門口很多孩子成天玩游戲,崔成林就是和他們玩不到一塊。
崔寶龍想,既然兒子這么喜歡火車模型,那就試試從這里尋找突破口。
兒子成了“火車大王”
崔寶龍收藏了很多火車模型,很多小朋友只聞其名、未睹其容。于是,他特意邀請小區(qū)的孩子們到家中看火車。小朋友們興奮極了,有的直接把小汽車扔掉,從沙子堆飛奔到崔寶龍家中。
展柜中的小火車琳瑯滿目。小朋友們都睜大了好奇的眼睛。崔寶龍給大家講解火車的驅(qū)動原理。“這臺古老的蒸汽機,來自英國,它的驅(qū)動部分由鍋爐、水柜組成,通過燒煤將水變成水蒸氣,來產(chǎn)生動力。轉(zhuǎn)型之后,燒柴油。現(xiàn)在的動車和高鐵都是電動機車,沒有污染,又快又環(huán)保。”
更讓大家過癮的是,崔寶龍鋪開長約25米的立體軌道,將建設(shè)號、東方五號、韶山四號火車模型一字排開,逐一按動開關(guān)。一列列火車發(fā)出“嗚”“吭哧”“吭哧”的聲音,出發(fā)了。小朋友們或趴在地上,將腦袋伸進軌道之間的空隙里,或跟著火車跑來跑去,發(fā)出高分貝的驚叫聲。
崔成林指著爸爸穿著工裝與和諧號的合影,自豪地說:“這是我爸爸開的高鐵。”小朋友們羨慕極了。
崔成林很快成了孩子們心中的“火車大王”。爺倆把與火車歷史相關(guān)的圖片或文字資料進行精心編輯整理,打印成彩色圖片,制作成“火車大觀園”。崔成林很樂意當(dāng)這個“總編輯”,好多次毫不留情地“槍斃”了爸爸的“投稿”。崔寶龍一副不服輸?shù)膭蓬^,越挫越勇,受到兒子的“高度表揚”。小朋友們在留言欄留言,“好羨慕你有個火車爸爸”。
學(xué)校舉行手工書簽比賽,崔成林和爸媽商量畫一個彩色的火車書簽。他們在草稿紙上構(gòu)圖,把前進型火車設(shè)計成卡通形象。奪得了比賽的冠軍。高鐵上的“車模盛宴”
崔寶龍的火車模型從最初的瓦特發(fā)明的蒸汽機,到我國自主研制設(shè)計的動車組列車模型,總共近百輛。這耗盡了他10年的業(yè)余時間,但看到兒子因此發(fā)生了較大的改變,崔寶龍覺得很值。
崔成林的較大轉(zhuǎn)變同樣促進了爸爸收藏的勁頭。為了使兒子成為真正的“火車小專家”,他們一起觀看各種火車的視頻,探討不同性能及其原理。崔成林特別喜歡看兒童動畫片《托馬斯小火車》。動畫片中,幾個互不服氣的火車頭產(chǎn)生了矛盾,在胖總管(相當(dāng)于段長)的教育下,大家懂得了團結(jié)合作和謙虛謹(jǐn)慎。
每次和小朋友一起玩開火車的游戲,崔成林都會模仿胖總管的腔調(diào)說:“我們要團結(jié),一定要團結(jié)!”在學(xué)校里,遇到丟了書本急得哇哇大哭的同學(xué),崔成林會主動幫忙找回來。有的同學(xué)發(fā)生口角,他也會挺身而出:“我們要團結(jié),一定要團結(jié)!”正要動手的同學(xué)很快就握手言和了。
2013年4月5日,崔寶龍在兒子的“慫恿”下,做出一個驚人的舉動。他們把車模展開到了和諧號高鐵上。蒸汽機、內(nèi)燃機、電力機、動車組等十幾種不同型號的火車模型被一字?jǐn)[放在高鐵上,乘客們紛紛拍照上傳微信點贊。有人稱這一場豐富的“車模盛宴”,是中國鐵路飛速發(fā)展的一個縮影。中國網(wǎng)以《高鐵上的“車模盛宴”:微觀中國鐵路“發(fā)展史”》為題,圖文并茂地報道了這一活動。
2015年12月25日,內(nèi)蒙古克什克騰旗舉行了第九屆國際蒸汽機車攝影旅游節(jié),來自世界各地的大批攝影愛好者已經(jīng)云集于此。一大早,崔寶龍和兒子就選定了蒸汽機車的最佳拍攝位置。隨著“嗚嗚”的汽笛聲,一輛古老的蒸汽機車飛馳而來,白色的煙霧翻騰著向空中飄去,久久不散。壯觀的場景讓崔成林的心狂跳不已,他和爸爸用鏡頭追逐火車前行的身姿。
對于這激動人心的一刻,崔成林期待了多年。以前,他都是從電視上看到這種場景。現(xiàn)在,親眼目睹,別有一番感慨在心頭。
2017年2月2日,崔寶龍37歲生日。吹過生日蠟燭后,妻子王敏變魔術(shù)似地拿出一樣?xùn)|西,讓他和兒子猜是什么?崔成林嘴巴快,說:“是衣服!”崔寶龍覺得是畫。王敏小心翼翼地展開,是一幅長80厘米、寬60厘米的十字繡。畫面中間,是一輛飛速行進中的前進型火車,煙筒噴出白色的煙霧,在黑色軌道和大山的映襯下,格外奪目。
崔成林看完說道:“都說我和爸爸癡迷火車,其實媽媽也是大行家,也算是我們的‘火車兄弟。”王敏聽了,呵呵笑了。
崔成林想長大了也去開高鐵!崔寶龍借機教育兒子:“高鐵上有很多高科技,開高鐵必須先學(xué)好本領(lǐng)才行。”崔成林握起右手拳頭,秀一秀他的肱二頭肌,一個漂亮的立正,響亮地回答:“Yes,Sir.”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