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濤+張繼紅
摘 要:2016年,我國大豆產量繼續保持了超1000萬t的產量。十三五期間,大豆種植面積將達到930多萬公頃。在國家農業部2016年發布的糧食種植調整計劃目標中,將大豆在糧食生產中的所占比重由原來的30%提高至60%,增收目標是125%。落實這一目標,要求我國機械化設計制造水平必須不斷提升。針對大豆收割機械關鍵部件,闡述了使用調整和機械技術方面的問題,并對今后一定時期大豆收割機械設計制造方式方法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大豆收割機;使用調整;技術問題;設計制造;建議
中圖分類號:S225.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4031/j.cnki.njwx.2017.12.005
1 大豆收割機使用調整的基本要求
大豆不同于其它農作物,前提條件是必須使用專用的大豆收割臺,要及時調整拖板參數;拔禾輪轉速是減少拋掉枝損失的關鍵控制手段,其喂入量與車速要盡量保持協調;成熟大豆,較脆易干裂炸莢。因此,割刀要盡可能保持鋒利,以避免漏割或者掉莢迸豆;脫粒滾筒轉速調至二速,合理控制好喂入量和脫粒間隙。另外,調整收割滾筒間隙和轉速,調整喂入鏈耙、籽粒升運器等鏈條松緊,是關鍵環節。
2 大豆收割機關鍵部件故障的解決辦法
(1)大豆收割破碎率高。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滾筒轉速太高,另一個是凹板篩的間隙太小。解決的辦法主要是通過調整傳動比降低轉速,適度放大凹板篩的間隙調整參數。
(2)排草不暢。原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導流板角度太小,另一個是脫粒用的釘齒安裝順序錯誤。解決的辦法依然是重新調整好導流板角度,并按照釘齒安裝順序重新理順安裝。
(3)大豆脫粒不徹底,脫粒過的豆莢包衣完整不張開。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滾筒轉速低或凹板篩間隙大。此外還可能是大豆采收前水分含量偏高,干燥程度不夠,青豆莢比較多濕度大,綜合考慮上述因素,通過合理確定采收時機,合理調整關鍵機件的配合比參數來解決。與滾筒轉速和凹板篩間隙直接關聯的還有大豆一次喂入量問題,通常18~20 kg/s,一次可收3條壟不算慢,但控制水平較粗略。
(4)大豆脫粒外濺。這個故障涉及到的關鍵部件是撥禾,原因是轉速太高,增加了敲打豆莢的次數,可以通過降低轉速來解決。
(5)輸送槽阻塞或割臺攪龍位置不適。一般情況下,只有每次喂入量過大才會造成阻塞,此時要調整輸送帶的松緊度,以既不跑偏、打滑,也不因劇烈摩擦生熱為宜。同時提高割茬位置,放慢速度。
3 積極完善大豆收割機設計思路的建議
3.1 向智能化要完善設計的對策
從上述關鍵部件反映的問題來看,在大豆收割過程控制的關鍵環節就是滾筒、撥禾、輸送槽和割臺攪龍。目前的大豆收割機的收獲損失率依然達到2%以上,效果不是很理想。如果能圍繞這四個關鍵部件完善設計制造思路,大豆收割機的功能性和效率就能夠提高。為此要以提高自動化水平為目標,更多在智能化的要求上做文章。
3.2 向標準化要強化質量的措施
多年的使用,市場反饋了很多問題,最大問題就是制造質量,當然也涉及到設計方面的因素,主要反應在部件的配合與公差達不到標準要求,例如,連桿機構的配合質量差,幾乎成了行業通病;設計上,鏈傳動部分扭矩不合理,極易造成主軸的提前損壞。為此,設計和制造的每一個環節,都應該關注使用中這些頻發的問題,切實提高機械質量。
3.3 向優質低成本的需求要新設計制造理念
機械售價偏高,現在農村的局部困難地區,人均收入提高的速度并不是很快,年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的不在少數,必須堅持小型收割機的重點設計制造方向,綜合考慮技術功能和制造成本兩個因素,要做到實用好用,又能讓百姓買得起。一個廣泛的市場并非價格昂貴才會賺錢,質優價廉依然是競爭的核心。
3.4 向消除技術封閉要產業化規模
多年以來,我國的小型農機制造(包括最近幾年大豆收獲機械改變方向向小型化轉移)多半都是獨立企業自主研發設計制造,表面看“百花齊放春滿園”,實際上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技術壁壘,對于技術研發,行業內存在著嚴重的“你的是我的更好,我的必須就是我的”的本位主義意識。設計制造單位之間缺少技術交流,“關起大門自己玩兒”現象很普遍,制約了技術創新。要提高機械設計制造檔次,縮小與技術先進國家的差距,就必須積極消除封鎖,自覺走出去,融入大環境,主動強強聯合,整合資源,擴大產業化規模和研發制造實力。
3.5 向精細化設計要品牌效應
有人認為,小型大豆收割機多功能是理想目標和趨勢。其實不然,在國內收割機設計制造尚有很多技術問題沒有突破的當下,不要面面俱到的求全設計,應突出精細化原則,集中精力突破設計瓶頸,而后再考慮向多功能的設計方向發展。在精細化設計制造方面,我們必須客觀地實事求是地虛心向德國工業機械的設計制造理念學習。制造出“研發一款、成熟一款、熱賣一款”的市場認可、百姓歡迎的收割機械,這樣也利于市場推廣應用和品牌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志軍.高緯高寒地區大豆收獲注意事項[J].大豆科技,2011,30(5):67.
[2] 宮云濤.大豆收割機發展研究[J].農業科技與裝備,2013(2):6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