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掌

摘 要:汽車制動器在長期使用中會造成各零部件的磨損,嚴重影響制動效果。重點介紹了汽車鼓式制動器的檢修內容和檢修方法,旨在提高制動器的修理質量。
關鍵詞:鼓式制動器;檢修
中圖分類號:U47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4031/j.cnki.njwx.2017.12.054
鼓式制動器有輪缸式制動器和凸輪式制動器等類型,目前載重車上一般以凸輪式制動器為主。現以EQ1118G型汽車為例,介紹凸輪式制動器的檢修方法。
1 鼓式制動器的分解
(1)應先拆下前輪和輪轂總成,再拆下制動鼓總成。
(2)拆下制動蹄回位彈簧,放松制動蹄片總成,重點檢查制動蹄與支承銷的配合情況,制動蹄應能繞支承銷自由轉動。若能自由轉動,拆下支承銷,取出兩個制動蹄片總成。
(3)取下制動氣室推桿連接叉與制動調整臂總成的連接銷軸,與制動氣室分開。
(4)拆下制動凸輪軸端卡環,取下制動調節臂總成。然后依次取下制動凸輪、油封和制動底板襯套。
2 主要零部件的檢修
車輛在使用過程中,制動蹄與制動鼓不斷地進行摩擦,從而導致摩擦片厚度不斷減小,制動鼓內徑變大,使得蹄鼓間隙增大,制動效能下降。因此,當汽車在進行二級維護時,或制動出現故障時,應調整和檢修車輪制動器,具體檢修內容和方法如下。
2.1 檢查制動鼓技術狀況
(1)檢查制動鼓的外表面,首先不能有任何裂紋,然后察看外表面是否有硬點、夾渣、氣孔等缺陷,否則應更換制動鼓。
(2)在圓周上每隔45°的各點且在最深溝槽的底部測量制動鼓的直徑,取最大值,應在廠家規定的范圍內。制動鼓直徑不能超過報廢尺寸,經過鏜磨修理后,若制動鼓直徑仍然大于安全修理尺寸,則應作更換處理。具體數據如表1所示。同軸上的左右制動鼓的直徑差值不得大于表1所規定的數值。
(3)檢查制動鼓與輪轂軸承的同軸度誤差。將百分表表頭抵住制動鼓內表面,緩慢均勻的推動百分表,使百分表在制動鼓內轉動一圈,表指針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不得大于0.12 mm。
2.2 檢查制動蹄襯片(摩擦片)
(1)用游標卡尺測量摩擦片的厚度,摩擦片厚度最薄處不得小于7 mm(原廠規定的磨損量),摩擦片工作表面至鉚釘孔中鉚釘頭的距離應不小于0.8 mm,防止鉚釘頭刮傷制動鼓內表面。
(2)檢查制動蹄摩擦片表面,摩擦片應無裂紋、老化或燒蝕,否則應更換制動蹄摩擦片。更換時,為保持制動力均衡,左右兩車輪制動蹄摩擦片應同時成組更換,必要時四個車輪同時更換。
2.3 檢修制動蹄
(1)察看制動蹄有無裂紋,表面是否變形或脫焊。
(2)檢查制動蹄與支承銷的配合間隙。其配合間隙應符合維修手冊技術要求。若無要求時,其配合間隙使用極限不得大于0.30 mm。
(3)清潔制動蹄及消除全部毛邊和不平點,制動蹄上的鉚釘孔出現橢圓時應修理或更換。
2.4 檢修制動底板
(1)檢查制動底板外觀,看是否有彎曲變形或裂紋,若有則更換制動底板。
(2)檢查制動底板的凸臺,若有銹蝕則用砂紙打磨凸臺表面,若凸臺表面有磨損溝槽,則應更換。
(3)檢查制動底板螺栓和固定支撐銷的螺栓是否按規定扭矩要求進行擰緊。
2.5 檢修回位彈簧
(1)檢查制動蹄回位彈簧的自由長度,長度應符合要求。若長度發生變化或彈簧彈性變小時,應更換回位彈簧。
(2)所有更換后的彈簧,應符合原生產廠的技術要求。
3 裝復與調整的基本要求
(1)在裝配之前,要確保所有零部件清潔無油污。首先用壓縮空氣清除制動底板和制動鼓里面的全部灰塵;其次清洗所有零件的油污及雜質,用干凈抹布或砂紙清潔制動器摩擦片,摩擦片不可接觸油類。
(2)所有螺栓、螺母應無裂紋、損壞或變形。并且在裝配時要按規定擰緊力矩和擰緊順序擰緊螺栓及螺母。
(3)安裝凸輪軸、滾輪、制動蹄支承銷時應用潤滑脂潤滑,并防止污染摩擦片。
(4)制動器裝配完畢后,應檢查調整制動蹄摩擦片與制動鼓之間的間隙,準確的規定值需參考汽車維修手冊。如EQ1118G型汽車制動器蹄鼓間隙為0.7 mm。最后要進行試車,察看汽車制動性能,防止制動跑偏制動失靈等故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