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朝暉
企業內部審計常見問題及應對策略
◎陳朝暉
作為企業內部控制及全局管理中的重要環節,內部審計不僅能夠彌補企業內部控制體系中的不足,同時能夠對其實時監督,能夠在發展戰略規劃的指導下,對企業運營管理實踐中的執行措施、管理決策等進行全覆蓋審計監督,及時發現不利于企業管理和發展的問題,并加以糾正和完善,從而有效保障企業的高效運行。
審計部門缺乏獨立性。實踐中,很多企業的審計部門都是從內部管理部門分離出來的,要么是與被審計部門同級,要么就是與其他部門存在業務聯系,由此降低了審計部門的獨立性。雖然國內多數企業先后建立了科學﹑規范的內部審計職業框架及體系,但仍有的企業仍將內部審交由非直屬部門的領導管理,導致內部審計范圍和工作權責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不僅如此,還有部分企業直接將財務會計人員編入內部審計隊伍,使得內審人員身兼數職,由此導致內審工作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也使得內部審計隊伍整體獨立性有所缺失。
審計隊伍結構不合理。內部審計工作復雜且專業性較強,對人員的素質要求較高,不僅要通曉會計﹑審計等財務知識,還要求具備計算機操作﹑管理溝通等能力,但現實中審計部門人員配置嚴重缺乏的問題仍然突出,內審人員以年輕人居多,缺乏一定的工作經驗。再加上部分企業對于內審人員的配置較隨意,沒有定期開展相關內審業務培訓學習,使得內計人員在內控管理經驗和實踐業務操作水平上都體現出能力不足的問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內部審計職能作用的發揮。
內審方法存在滯后性。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尤其是在“互聯網+”理念不斷發揮出強大影響力的當下,企業內部審計難度不斷提高,審計的內容和范圍也隨之發生了變化。但實踐中,部分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仍舊沿用以往簡單﹑刻板的方法和技術,缺乏與信息技術的結合應用,審計方法針對性不強,還有的企業甚至在項目的選擇上仍完全依賴管理層的安排,極大程度降低了企業內部審計的效率。
從管理學角度而言,企業內部控制的基本目的,在于促使企業的科學管理﹑高效運營;而內部審計的目的則在于對企業內部控制效果的評估和過程的監督,并就相關問題提出具體改善措施,由此促使內部控制制度得到更有效的實施。那么,如何有效提高內部審計工作的效率,筆者提出了如下幾點建議:
加強內部審計管理意識。社會經濟體制的改革,推動著各產業行業不斷轉型升級,基于此,企業內部的管理體制機制也應隨之優化和完善。內部審計部門作為企業內部管理的重要組成,在這樣的發展形勢下,也要積極審視自身,樹立并強化管理意識,有針對性地調整職能,將工作從單一的審查監督范疇,拓展至監督服務領域;不僅要著眼于查錯防弊,還要將其融入企業運營管理實踐中,注重內部審計工作的風險導向作用。
加強內部審計的獨立性。科學﹑完善的內部審計制度不僅是企業高效管理的有效手段,也是企業實現長足發展的前提基礎。而要建立科學﹑完善的內部審計制度,首要保障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保障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這就要求企業必須轉變主觀主導型的經營管理理念,基于實際需求來建立與之相對應的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給予內部審計機構足夠的監督管控權利,讓內部審計部門能夠充分發揮監督﹑檢查職能,且不受其他部門組織或個人的干預,以此確保內審工作整體的權威性和獨立性。
擴大內部審計范圍。具體地說,就是要拓展內部審計的廣度和深度,實現對財務等業務數據的采集與分析。例如,要以數據為基礎,通過對財務數據的查詢和分析﹑審計建模﹑持續審計(動態監測)等技術手段,切實解決審計覆蓋面局限性的問題。同時,通過企業內部歷史審計發現﹑風險數據庫等資料,構建符合企業實際的﹑基于審計視角的風險庫,為企業運營管理風險評估工作提供依據支撐。此外,還可以風險庫為基礎,通過風險評估逐級評分的方式,進行風險等級排序,以此形成企業風險圖譜等,為內部審計風險評估業務的開展提供更全面的參考依據,并及時對審查疑點﹑結果進行統一管理與核實,以保障內審檢查評價項目的科學﹑客觀﹑全面,實現準備階段至報告階段的“閉環”管理。
強化審計隊伍專業素質。前文已述,目前很多企業中的審計人員是由其他崗位人員兼任,缺乏應有的專業素質和技術水平,因而實踐中,應當確保審計崗位采取專人專崗制度,以提升審計隊伍的專業性,從而保障內部審計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同時,還要定期開展專業培訓,倡導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需要注意的是,在開展專業培訓學習的過程中,應當圍繞對人員的專業技術和職業素養同步進行培訓,以實現審計人員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同時,還要善于利用信息技術工具,融入大數據工作理念,堅持多元化原則,以確保在更廣范圍內保障企業的有序經營。
綜上所述,如何切實發揮內審工作的實質效用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環節和當務之急,對此,筆者認為各行業企業的審計部門不應只是流于形式,或是停留在揭錯防弊的問題表層,而要全面結合自身管理需求和發展戰略,準確定位內部審計工作,要將審計的觸角延伸至每一經營管理環節,從而更為全面地﹑更廣泛地發揮內部審計工作在企業整體管理﹑評價和監督等多方面的作用,以切實﹑有效地幫助企業及時彌補和糾正管理缺漏,提高經營水平,實現長足發展。
寧夏和同企業咨詢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