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學報告》雜志發表的一項新的小鼠研究表明,壓力可能會對腸道微生物群落產生負面影響,就像吃垃圾食品一樣。這種微生物群落對消化和代謝健康至關重要,研究人員把一組8周齡小鼠暴露于高脂飲食,其中公母各一半。當它們生長到16周齡時,將它們暴露在輕微的壓力下18天。研究人員從老鼠的糞便中提取微生物DNA,以觀察它們的腸道菌群如何受到影響,還測量了動物的焦慮水平。
他們發現:吃高脂肪飲食的公鼠比同一飲食中的母鼠更焦慮,并且在受壓后也較不活躍。但受壓力的母鼠腸道微生物群的變化與吃高脂肪飲食的公鼠變化相同。
當然,這項研究是針對老鼠而非人類進行的,很難明確地說壓力是否會以同樣的方式對人造成同樣的影響。
然而,這項研究的研究人員說,女性很可能經歷過類似的事情,特別是考慮到女性與壓力有關的抑郁和焦慮程度較高。女性的壓力也可能不同于男性。
玻璃杯或含有潛在毒性水平的重金屬鉛和鎘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普利茅斯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搪瓷水杯和玻璃杯中或許含有潛在毒性水平的鉛和鎘。
文章中,研究人員對72種新的以及二手的玻璃制品進行了197項測試,包括大玻璃杯、啤酒瓶和酒杯等,結果顯示,在139種情況下都發現了鉛的存在,而在134種情況下發現了鎘的存在,而且鉛和鎘均存在于玻璃的表面,有時候還會存在于玻璃邊緣。此外,研究者還發現,在有些情況下鉛的濃度比限值水平高出了1000多倍。
輸入年輕人血漿可治老年癡呆癥
據《自然》雜志官網報道,領導該臨床試驗的美國斯坦福大學神經學家托尼·韋斯-克雷稱,試驗結果不僅證明了輸血療法安全,而且受試者的獨立生活能力得到很大改善。
2014年,在年老和年輕小鼠間共建血液循環的實驗中,韋斯-克雷發現年輕人的血漿能讓老年小鼠的大腦恢復年輕,改進身體和認知能力,他因此成立公司啟動了人體臨床試驗。公司對18~25歲年輕人捐獻的血液進行了處理,移除多數蛋白質和其他分子,制成血漿。參加臨床試驗的老人包括18位54~86歲輕中度癡呆癥患者,每周注射一次血漿,連續注射4周。
隨后,團隊對受試者認知技能、情緒以及獨立管控日常生活的能力進行了評估。結果表明,輸入血漿沒有帶來嚴重不良反應,雖然認知能力沒有得到明顯改善,但患者在購物和做飯等日常生活方面的能力顯著提高。
雖然輸血治療癡呆癥表現出積極療效,但因血漿中含有很多活性分子,老年人很可能會遭遇難以預料的后果,這種療法一直備受爭議。韋斯-克雷認為,老齡化已成世界性難題,老年癡呆癥已經給數億患者及其家庭帶來嚴重不便,而現有療法只是基于β-淀粉樣蛋白這一病因,療效甚微。“患者已經等不及了,他們急需更有效的新療法。”接下來他會開展更多人參加的大型臨床試驗,進一步驗證輸血療法的安全有效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