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根據國家衛生部門公布:國家標準的糧食釀造的醬油有國家標準代碼,釀造醬油代碼為GB18186。凡沒有這個代碼的醬油,都是化學黑焦糖勾兌產品,食用后使人患上肝癌。
真相: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業務部主任阮光鋒表示,按照目前的檢測數據,人們每天從醬油中攝入的“4-甲基咪唑”也是完全符合國際相關規定和法定標準的。消費者只需從正規渠道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醬油,不必擔心“醬油致癌”。
熱檸檬水治癌?
流言:熱的檸檬水(水溫低于60℃)救你一輩子!凍檸檬水只有維他命C,就如西紅柿煮熟的比生的好一樣,因生西紅柿沒有茄紅素。加熱后的檸檬水會變成“堿性水”,每天飲用,對誰都有好處。檸檬被證明能夠補救所有類型的癌癥,殺傷癌細胞的效果,比化療強一萬倍。
真相:首先,檸檬水是酸的,這是因為檸檬中含有豐富的有機酸。檸檬中的有機酸,不可能在單純加熱的情況下,變成堿性,使得原本呈酸性的水變成堿性水。
其次,“堿性水更有益于健康”這種說法通常建立在“人與人的體質不同,有的是酸性體質,有的是堿性體質,堿性體質比酸性體質好”的基礎上。但實際情況是,根本不存在什么“酸性體質”“堿性體質”。人體內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新陳代謝,其中很多反應對酸堿度十分敏感,所以人體有一套強大、有效的調節系統,使人體的pH值保持穩定,只在一個很小的范圍內波動。
至于網絡上盛傳的“檸檬水治癌效果比化療強一萬倍”,其實早就被證實是一個謠言:目前根本沒有比較化療和檸檬的抗癌效果的研究。
關節炎是凍出來的?
流言:長期或嚴重的寒冷刺激可削弱關節軟骨的新陳代謝及免疫防御能力,使軟骨面潰爛、破損而發生炎癥,患上關節炎。
真相:大多數骨關節炎都與關節達到使用壽命有關,一些自身免疫性關節炎則是由于免疫系統紊亂而攻擊自身關節組織所致。此外也有微生物感染所導致的化膿性關節炎,但沒有因為寒冷直接導致的關節炎。關節炎患者在受涼后可能會出現關節疼痛的癥狀,讓人誤以為寒冷是導致關節炎的罪魁。
幾乎所有的人到40歲時,負重關節都會有一些骨關節炎的病理改變。一些過度使用的情況,比如職業損傷、運動員等,關節會提前到達使用壽命,提早出現骨關節炎。除人之外,差不多所有脊椎動物都會發生骨關節炎,而只有兩種呈倒懸體位的哺乳動物不患此病,即蝙蝠和樹獺。這種普遍性提示我們,與其說骨關節炎是一種疾病,不如說其是一種關節對于磨損的自然反應。
目前已知的骨關節炎發病的危險因素包括高齡、肥胖、雌激素缺乏、骨密度異常(骨質疏松與骨硬化)、過度運動、吸煙、維生素D缺乏,以及創傷、關節形態異常、關節周圍肌肉無力、反復的應力負荷等機械因素。
受涼后腿痛確實是關節炎的表現之一,但寒冷并非是導致關節炎的直接原因。雖然不會因為受凍直接患上關節炎,但關節受凍會導致關節周圍肌肉收縮、關節僵硬、血液循環和滑液分泌減少,也可能導致免疫力下降,這就增加了關節的負擔和受傷的可能性,如果已患有關節炎還會加重相關癥狀,因此寒冷天氣下重視保暖關節并沒有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