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瑩
七月末,我途經北京,住在南鑼鼓巷。
城內種著許多槐,沿著街道走在光影的罅隙里,余光所過之處飛甍斗拱,總讓人心下恍惚,偶爾會生出時光錯亂的感覺來。偏偏腳底下地鐵暗線縱橫,人潮涌動,又托著一個飛快運轉的時代。
我轉了三趟地鐵,去北大找夏唯。
說起北大,我也算是幾度路過又幾度錯過了,高考失利之后對所謂名校總是心懷別扭,受到比賽的邀約也潦草敷衍未曾前往,直到站在人來人往的地鐵口不期然被人拍了肩膀,我才匆忙回過神。
一年不見,夏唯一點兒也沒變。
她素面朝天,帶著我在北大里走,一一介紹校內的樓和建筑給我聽,長馬尾一晃一晃。北大與我想象中的確有些出入,校內來來往往的大多是像夏唯這樣報了暑期選修課的同學,神色清淡,步履也都十分和緩。
我總以為這樣的地方也該游人如織,卻總忘了它也僅僅是所學校,該有象牙塔的僻靜與安寧。
“北大有很多貓,定期會找人收養,那些剪了耳朵的,都是我們帶走做過絕育的。”北大環境好,樹木草叢皆枝葉繁盛,提起那些躲在樹林深處的毛茸茸小生物,夏唯的眼睛都在發光,“你想不想去喂貓?”
我喜歡看她發光的眼,忍不住笑著說好。
天光明澈,她領著我在一個灌木叢生的院落前停下,我站在門口朝內看,入眼只有綠意與古宅,院內的槐樹不知道生長了多少年,樹冠仿佛纏絡在了一起,搖晃的陽光下有風過,地上洋洋灑灑積著一地槐花。青白色的小花落在石板路上,像是能通往百年前的世界。
我屏住呼吸,夏唯從背包里掏出個裝了一半貓餅干的透明小瓶子,半俯下身,有節奏地搖起來。像是小女巫揮魔杖喚醒了沉睡的魔法世界,灌木叢窸窸窣窣,竟有貓咪抬頭冒出腦袋,緊接著,第二只,第三只……陸陸續續,一只一只地朝她走過來。
我從不知這長久地被掛在神壇上的學校里竟藏著這樣多的貓,不由驚喜地低呼出聲。夏唯一邊熟稔地給它們喂貓糧,一邊向我介紹他們給貓取的名字。我驚奇于她竟然能記住這么多名字,她朝我笑:“喂得多了,就記住了呀。”
我微微出神,想起高中時她也曾經這樣笑著說,例題聽懂了,就能做出來了呀。
順著大路朝下,我們在路過未名湖時撞見給夏令營帶隊的導游,夏唯偷偷朝我聳肩:“我不喜歡白天往這邊走,總是有很多導游,擴音器烏拉烏拉響。”
我被她逗笑:“來之前,我也覺得北大特別高大上,是要揮舞著小旗子游覽的。對了,那話怎么說的來著?”我模仿小朋友的語氣,“長大之后,我要考清華北大——”
夏唯笑出了聲:“為什么要說是來之前?來之后不覺得了嗎?”
我搖搖頭,覺得說不清。她帶我去看畢業展,上一屆學生離校之前留了許多承載著回憶的小物件,有圖書館男神的白襯衫,兩地往返的車票,還有……“你看,”她指著玻璃柜里的一本詩集,“那是我喜歡的學長寫的詩。”
我不敢跟她說自己看不出那詩哪點兒寫得好,只能鉚足了勁兒夸紙上漂亮的小楷。不想下一秒,她手指一轉:“放在對面展覽的,是他女朋友的詩。”
我頓時覺得自己剛剛的好話都白夸了。
夏唯渾然不覺,捧著臉說:“唉,可我還是好喜歡他啊。”
我突然有些想笑,又有些想揉她的頭。高中時夏唯因為成績好穩居理科年級第一的寶座,又走路帶風不拘小節,被實驗班的人愛稱為“唯神”。這種“江湖大哥因喜歡上一個人而落入凡塵愛上人間”的落差感實在太萌,比看她擼貓還可愛。
我不久之前還覺得說不清來之前和來之后有什么差別,但這一刻卻突然明白了。夏唯褪去學霸光環便只是夏唯,北大褪去光環也只是一所學校,她沒有變,北大卻讓她成了更自由的人。
想通這層之后我突然覺得很輕松,恰巧她第二日沒有課,便約她逛故宮。
故宮同我多年前來時沒什么不同,只是開放領域更大了些,此次又白得了夏唯這么個不要錢的導游。高中時我與她在校刊因文字結緣,深知她也喜歡古籍文物,但眼下看她在博物院輕車熟路、對各路文物都如數家珍,仍感到驚訝。
“沒事干的時候,就跑到這里來玩啊。”夏唯笑著解釋,“反正有學生證,門票也不貴。”
我們一路逛一路聊,故宮頗大,一磚一瓦都自成景色,讓人移不開眼。她向我介紹四僧的畫,跟我講銅鍍金嵌琺瑯日晷的運行原理。我卻總覺得那些金光閃閃、連擺放鐘表的底座上都嵌有會動的金鳥的鐘中看不中用,夏唯指著展柜里一個透明的鐘,問:“極簡主義者,你肯定喜歡這個吧?”
她指著的是個掛鐘,表盤全透明,時針與分針的末端做成了漂亮的金色五角星。我剛要點頭,就聽她說:“我來了故宮好幾次,始終不懂那個鐘到底靠什么運行。”
她這話點醒了周圍的游客,大家紛紛開始討論:“咦,是哎,那個鐘是透明的,上面什么都沒有,沒電池沒電路板,靠什么動起來啊……”
她扯著我離開人群,我覺得她這種扔下問題就跑的行為實在深藏功與名,不由問她:“所以,你知道它靠什么運行嗎?”
夏唯搖頭:“我不知道。”
“我只是想說,”她頓了頓,“極簡主義者的鐘,也中看不中用。”
我:“……”
出故宮前,我們逛了近年在年輕人里十分火爆的“故宮文創”實體店。有外國人指著店里掛的龍袍用蹩腳的中文問“那個怎么賣”,而我則很想買那個寫著“絲毫勿慮,盡量發胖”的小杯子給她,據說那是雍正帝御批。但夏唯說我要敢送她就跟我絕交,我覺得代價太大,又笑嘻嘻地把杯子放了回去。
日薄西山,我們一道去王府井吃晚飯。夏唯訂了家評分頗高的店,食物果然也沒有辜負期待,無論牛肉餅還是秘制燒茄子,乃至家常的宮保雞丁,都鮮美異常。
從王府井折返,我掃碼開了一輛小黃。
一入夜,月色就濃稠起來了。北京槐樹多,路燈都隱在繁盛的樹冠里,被花影遮得影影綽綽,顯得十分靜謐。我曾長久地以為這會是一座讓人很沒有歸屬感的城市,畢竟傳聞里的帝都總是節奏快得不適合人類居住,年年都是青年們首要要求“逃離”的地方。可入夜之后我騎車回南鑼鼓巷,卻發覺夜色同樣不留余地,夜幕降臨時,廣場上也有小朋友拿著木劍練武術,也有老人于夏日深夜坐在樹下納涼擺龍門陣。
都讓這座城市夜晚的每個角落像任何一個有煙火氣的地方一樣,安靜又悠長。
耳邊槐花簌簌地落,等紅綠燈的時間里,夏唯突然轉過來:“還沒問呢,你怎么突然想起來北京玩?”
我想了想:“來旅行啊。”
夏唯長長地“哦——”一聲。
話我只說了一半,其實當然不止。我來北京玩,是存了極大的私心想見見她,我想看看當年那個考了我們學校理科狀元卻執意要讀中文系、每天忙得要命卻愿意逐字逐句幫我改文章的小姑娘,如今成了什么模樣。
到頭來,北京不是傳說里的北京,夏唯也不再是傳說里的夏唯了。我眼中的“唯神”因北大和北京而走下神壇,變成了一個走在路上的尋常小姑娘。
我卻覺得,再好不過了。
她終于能擺脫桎梏做最原來的自己,比任何時候都更加自由。
他年相逢人海中,我只愿她身在京城,平安喜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