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津軒
天津市紅橋區看守所
文/津軒

天津市紅橋區看守所民警合影
天津市紅橋區看守所現有民警45人,其中領導班子成員五人,平均年齡43歲。該所曾榮立集體一等功一次、二等功六次、三等功六次,被評為“全國優秀公安基層單位”“全國公安監管部門信息技術應用示范單位”“全國看守所‘五化建設’成績突出單位”“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狀先進集體”“天津市優秀公安基層單位”,連續六次被公安部評為“全國標兵看守所”,連續17年被評為“一級看守所”,連續25年實現監所安全無事故。
紅橋區看守所始終樹立“智慧監所”的戰略思維,通過信息化建設實現監所規范化、精細化、流程化管理。近年來,升級了看守所信息管理系統,根據執法流程不斷開發所內管理、醫療管理、辦案管理、值班臺賬、查詢統計等各個模塊,實現了業務工作網上流轉、民警值班網上交接、工作績效網上考核、監室安全網上預警的強大功能。還在“金盾網頁”上建立“紅橋區看守所工作臺”,下設押犯管理、病犯管理、看管聯系、監所建設等多個板塊,實現了所領導和民警之間、各警區之間、各崗位之間的信息實時互動和獄情動態信息資源共享,保證了信息研判及時準確。累計安裝數字高清視頻監控點位210個,并達到五室全部聯網,實現多角度、全覆蓋的監控網絡,強化了督導檢查,進一步提升了監所安全系數。
多年來,紅橋區看守所常抓不懈,實現監所工作精細化。不斷完善在押人員安全風險評估和分級管理工作機制,根據在押人員現實表現、案件性質、身體狀況以及心理和精神狀況等方面的情況區分等級,細化工作流程,依托看守所管理系統實現監管動態信息主導勤務。并將風險評估人員信息及時公布于“紅橋區看守所工作臺”,便于看守與管教之間溝通,保障在押人員安全穩定。與國家級實驗基地“天津師范大學心理教育學院”開展共建,先后選派了四名所領導和兩名民警培訓學習,取得了心理咨詢師資格,與院方領導就心理咨詢室籌建等工作進行交流座談,并邀請專家來所指導心理咨詢室規劃建設;定期對在押人員進行心理問題排查,對可能有心理問題的在押人員進行心理測評,區別不同情況開展心理疏導和心理矯治工作。建立公、檢、法聯席會商制度,針對重點、特殊患病在押人員案件情況進行會商,加快訴訟流程,必要時依法變更強制措施。同時,針對在押人員的不同特點,分別制定教育管理模式,開展“文明監室”“文明學員”評比活動,引導在押人員用積極向上的心態面對現實、服從監管。
紅橋區看守所始終秉承“人格上尊重、思想上引導、情感上包容、生活上關心”的原則,以制度規范化為前提,切實保障在押人員合法權益,成立法律援助工作站,積極為在押人員提供法律援助。深入推進醫療衛生專業化,配備四名職業醫生和兩名注冊護士,實現24小時值班,做到全天候不間斷巡診。嚴格落實重大病患會診、季節性疾病預防、凈化監室環境衛生、為在押人員開展疾病知識講座和體檢等制度,切實做好在押人員和監所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堅持開展對社會開放活動,積極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特邀監督員、律師、在押人員家屬代表以及新聞媒體記者到所,聽取看守所工作匯報,觀看宣傳畫冊和視頻,并實地參觀,用最直觀的形式了解看守所執法工作情況和對在押人員權益保障情況,贏得了各界群眾的理解和信任。(圖片由紅橋區看守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