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紅玲
武漢是中國經濟地理中心,以武漢為中心,以500公里為半徑畫圓,可以覆蓋全國10億人口、90%的經濟總量,是人流、經濟流、數字流的聚集地,素有“九省通衢”的美譽。2017年武漢再啟發展新征程,年初,在武漢市招商引資大會上,湖北省委副書記、武漢市委書記陳一新創新性地提出開展專業招商、以商招商、資本招商、校友招商,實施“百萬校友資智回漢工程”。
11月4日,第四批武漢百萬校友資智回漢·武漢理工大學專場活動舉辦,500余位武漢理工大校友齊聚江城,現場簽約項目投資2607億元,這是目前校友資智回漢專場最高簽約額。至此,“百萬校友資智回漢工程”共為武漢帶來重大項目約150個,引資總規模6700多億元人民幣。其中招商局集團、中遠海運、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谷海運、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交通運輸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交通行業大型企業均攜項目來漢助推大武漢崛起騰飛。
1 武漢開啟復興大武漢的新征程
武漢因水而優,國家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將武漢定位為與上海、重慶并列的超大城市。國家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支持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國家對武漢寄予厚望,武漢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的戰略地位進一步凸顯。從國家戰略聚焦的武漢,正致力于開啟復興大武漢的新征程。
武漢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描繪了未來13年武漢的發展藍圖:打造建設“三個大武漢”,即建設現代化的大武漢,把武漢打造成為全國重要的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商貿物流中心、文化創谷中心、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國際化的大武漢,把武漢建設成為聯通世界、連接“一帶一路”、連貫長江經濟帶的重要樞紐城市,打造成為國際交往中心,不斷提升武漢在國際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建設生態大武漢,建成國際知名的宜居城市。
其中,打造國際流通樞紐城市是指:一是建設國際陸運樞紐。二是建設國際航空樞紐。三是建設長江中游航運中心。武漢是與重慶、上海并列的長江三大航運中心之一。四是建設國家多式聯運樞紐。依托武漢建設鐵路、水路、公路、航空等多式聯運樞紐。五是建設全國重要的信息樞紐。
武漢在中國綜合運輸體系中承擔著重要樞紐作用,武漢被定位為長江中游航運中心核心功能區。建設武漢航運中心,是武漢貫徹落實國家長江經濟帶戰略的重要任務。在武漢奮力改革創新、拼搏趕超發展的關鍵時刻,航運企業資智回漢恰逢其勢。
2 招商局將在武漢投資超1000億元
李建紅,1983年畢業于原武漢水運工程學院管理工程系水運工業企業管理專業,現任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11月4日,李建紅率隊參加第四批武漢百萬校友資智回漢·武漢理工大學專場活動,帶來六大產業千億投資“大禮包”。
據了解,目前,招商局旗下的航運、物流、金融、城市與園區開發、公路等業務均在武漢開展投資經營,累計投資約近500億人民幣,資產規模達到2000億人民幣。
“近年來,武漢經濟社會發展駛入快車道,各方面發展都取得了質的飛躍”,李建紅表示,招商局集團將進一步圍繞國家戰略布局,積極參與長江經濟帶和中部崛起建設,在加快企業發展的同時,更好地服務武漢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重點圍繞城市與園區綜合開發、長江航運、長江旅游、綜合物流、金融服務、科技創新等六大領域,展開新一輪投資建設和全面戰略合作。在今后5年多的時間內,招商局集團及所屬各產業公司將依托大武漢獨特的區位優勢和雄厚的發展基礎,借力武漢理工大學等眾多高校資智聚才的平臺作用,在武漢地區的上述六大產業領域,累計投資超過1000億元,優化招商局在以武漢為中心的中部地區的產業布局,重振百年老店長航集團,促進長江經濟帶的開發和建設,不斷提升招商局在我國中部地區的影響力和核心競爭力。
重振百年長航雄風是招商局這次資智回漢的戰略措施。追溯歷史,可以了解到招商局與長航有著深厚的淵源和感情,長航建立時的基礎就是老招商局在長江沿線的資產和業務。1873年招商局成立之初第一批設立了5個分局,其中就有漢口分局;第一艘蒸汽機船航行在申漢線;19世紀末張之洞在武漢實業興國,招商局投資了漢冶萍公司,挖煤煉鐵修鐵路,為湖北的近現代經濟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新中國成立后,漢口分局為整個長江航運,尤其是開通第一條武漢到上海、武漢到宜昌航線,做出了突破性貢獻。
上世紀80年代以前長航曾經非常有實力,長江沿線七省兩市在高速公路、高鐵、民航不發達的年代,沿江運輸主要是靠航運。隨著時代的發展,市場的變化,長航傳統業務遭到較大沖擊,同時由于長航在急于探索轉型中的一些問題,造成了長航集團的困難。下一步,將要按照招商局與中外運長航重組整合的總體安排,展開長航集團與長航重工的重組整合工作,打造新長航。
李建紅說,重振百年長航不能是空談,需要實力支撐。重振,要有力度、有亮點,不僅要有規模,更要有質量、有效益。長航資源較多,要做好“四資運動”:把資源變成資產、把資產變成資本、把資本變成資金,釋放資源價值。打造新長航可分兩步走:第一步是在近兩、三年,努力達到長航歷史最輝煌時期的收入、利潤、資產規模;第二步,布局沿江七省兩市,成為在當地有影響力的企業,促進長江經濟帶的開發和建設。
3 中遠海運助力武漢航運中心建設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遠洋海運集團)由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與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重組而成,總部設在上海,是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國有企業。有數據顯示,2016年,重組后的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實現利潤總額161億元,同比增加47.3%,超額完成國資委下達的奮斗目標。2017年上半年,集團利潤總額超過100億元,實現兩位數增長。
7月19日,中國遠洋海運集團與武漢市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擬就陽邏鐵水聯運中心建設等展開合作。根據協議,中遠海運擬在漢設立長江流域總部,并在建設香爐山鐵水聯運樞紐場站、布局建設全球服務中心、發展近洋直達集裝箱航線、推動江海直達航線、拓展汽車滾裝運輸等方面與武漢市展開合作,其中,江海直達航線和全球服務中心建設將先期啟動。endprint
中遠海運集團董事長許立榮表示,中遠海運作為目前世界最大的航運企業,一直看好武漢的區位、人才等優勢條件。當前,企業正在積極推進武漢長江流域核心樞紐平臺建設,旨在以武漢為中心,構建輻射中上游、暢通全流域的綜合性物流樞紐。希望通過此次協議的簽署,雙方形成更高層次、更大范圍的合作態勢,帶動武漢地區產業鏈的引進,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助力“三化”大武漢建設。
據悉,中遠海運“十三五”長江戰略規劃提出,有效對接長江經濟帶和“一帶一路”戰略部署,打通高效連接的長江全程運輸通道,打造具備顯著競爭優勢的全程供應鏈服務能力。
4 中谷海運將在漢設長江總部
通過船隊打造從而落戶武漢的是中谷海運集團。10月26日,中谷海運攜手中遠海運集團、長航集團、武漢理工船舶等企業,與武漢新港管委會簽署協議,共同建造6艘漢申線江海直達1140TEU型集裝箱示范船,并在此基礎上,打造一支武漢至上海洋山港的江海直達船隊。投入運營后,武漢至洋山的集裝箱運輸成本可下降30%左右,長江“黃金水道”在江海聯運方面將更加快捷、便利。
本次的合作方之一,中谷海運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盧宗俊表示,中谷海運將在武漢設立長江總部。據了解,中谷海運集團創建于1997年,是中國最早專業經營內貿集裝箱航運的企業之一,歷經二十年發展,成為集航運、物流、燃油供應、船舶管理、船員管理、港口運營、實業投資等板塊為一體的綜合性現代化企業集團。中谷海運集團自成立以來,承載著“用集裝箱改變中國物流方式”的使命,以標準化集裝箱為載體,以互聯網大數據為平臺,為工農商貿提供安全、高效、綠色的多式聯運全程物流服務,并始終保持快速、健康的發展態勢,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30%,2016全年營業額超過41億,連續多年被評為納稅強企。截至2017年9月1日,中谷海運集團運力排名全球第21位,在中國內貿集裝箱船舶公司中排名第二,在中國非公集裝箱船舶公司中排名第一。
長江是國內最大的黃金水道,武漢則是長江樞紐之地。在盧宗俊看來,三者的深度融合是應有之義。
此外,隨著“資智回漢”工程的后續開展,一大批如智能制造、電子商務、新材料等類型企業,將更多落戶武漢,也為港航業發展提供必要條件。
地理位置和交通是眾多港航企業將武漢視作長江中游總部的先決條件?!秶鴦赵宏P于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部署將武漢作為長江中游航運中心;《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確立的長江經濟帶“一軸、兩翼、三極、多點”的發展新格局中,也將武漢作為“一軸”的核心區域,這些都是保證武漢熱度不減的重要因素。
在天然優勢和政策支持的雙重利好下,相信未來,以資本為紐帶,打造港航企業與城市更加緊密合作的共同體,共同推進武漢與“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以及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的融合度,提升武漢的航運要素配置能力,建成輻射中部、服務長江流域的長江中游航運中心,武漢將迎來更大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