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移動學習能夠使地方性本科院校大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會按照計劃有條不紊地學習,并找到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策略,能夠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能夠磨練學生的意志力。本文通過分析地方性本科院校大學生移動自主學習現狀,主要分析了移動學習對地方性本科院校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以期能夠提升地方性本科院校大學生的學習質量。
【關鍵詞】移動學習 地方性本科院校 大學生 英語自主學習能力
進入21世紀以來,移動通信也實現了3G、4G技術的覆蓋,智能手機、智能平板已經大范圍普及,移動學習的時代已經悄然而來,這為學習者提供了個性化學習和自主學習新途徑。移動學習是一種微型的泛在學習方式,具有移動性、無線性、交互性等學習特征,學習者以智能手機為學習工具,將一點一滴的碎片化時間利用起來,使學習者隨時隨地利用智能手機的優勢進行課外學習或輔助課程學習,極大地提升了學習者的學習效率。而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進行,我國的教育方法逐漸同國際教育方法接軌,教育方法不再像以前那樣死板。地方性本科院校也不例外。但是在改革過程中,很多研究者認為教師教學方法的改變可以帶動教學結果的改變,都將目標放在了教師的身上。實際上,學生自身努力對學生成績具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地方性本科院校還應從學生自身方面入手,在改善教師教學的同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學生英語學習效果。
一、自主學習概述
與傳統的接受學習相比,自主學習是一種現代化的學習方式,學生自己做主,以學習作為學習的主體,不受外界干擾,不受別人支配,通過閱讀、聽講、研究等手段使個體可以得到持續變化的行為方式,如:知識技能、情感與價值的改善和升華等。20世紀80年代,霍爾克將自主學習理論引入到了外外語教學領域中。霍爾克本人將自主學習定性為“對自己學習負責的一種能力”,為了獲得對世界新的認識。從建構主義理論視角看,在學習的過程中,自主學習不是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而是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通過前人提供的資源,在教師為學生提供適合學習新的知識環境下,獲得對世界的認知過程。而通過移動設備,培養學生資助學習能力正好符合建構主義的理論,能夠幫助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環境。因此,移動學習對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對構建主義理論的實踐。利用移動設備培養學生英語的的字數學習能力更具優勢,為了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充分利用移動技術內容時效性強、生動形象等特點,幫助學生調動自身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使學生可以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參與到學習中。為了變成學習的主導者,在移動學習過程中,學生克服自身所具有的自卑心理,更好地實現自身角色的轉變,自我掌控學習的進度,學生與教師的角色進行了轉變。由此在這種學習方法中,教師扮演著指導學生學習的角色,學生是信息的采集者和信息的傳播者。
二、地方性本科院校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現狀
目前,在英語教學中,地方性本科院校大多數是以教師為主講人、為中心的模式,這樣的教學模式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課堂上處于客體的地位。但是這樣的教學模式中,課堂上的學習氛圍大多數比較沉悶,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些學生英語基礎不是很好,甚至連普通的語法都不會,學習興趣極低,單詞儲備量更是少。為了激發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教師就要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大學生自身也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很多學生在課下不留實踐提前預習、超找相關資料進行深入了解,只以為上課好好聽教師講課就可以了,課后根本進行相關的復習工作,從而導致英語越來越落后,在下一次的英語學習中跟不上。出現在這種情況主要原因還是在于學生不能很好地利用身邊的資源學習,缺乏自主學習能力。
三、移動學習地地方性本科院校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路徑
1.利用移動學習改善大學生自主能力差的問題,提升學校的支持力度。學校式教育的主要承擔者是為學生提供教學條件的人,很大程度上,利用移動學習設備進行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學校會具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地方性本科院校承擔著培養自主學習習慣的主要責任。在學生剛進校的時候,地方性本科院校應當鼓勵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生強調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的重要性,充分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對課外英語知識進行充分的了解。同時,地方性本科院校還要為學生打造良好的硬件環境,應當承擔為學生提供各種網絡資源和移動學習設備,建設龐大的網絡中心。另外,地方性本科院校還要教會學生怎么利用網絡學習到有用的英語知識,教給學生如何使用這些移動設備,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并且為了更好地為學生提供學習方面的意見,地方性本科院校應當要求教師掌握使用移動設備的方法。移動學習的自準學習地學生提出了一定的挑戰,學生可以更好地利用學習資源,改善地方性本科院校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差的問題,實現師生、學生與網絡的良性互動。
2.針對不同學生建立英語學習庫,教會學生會選用英語材料。在移動學習環境下,第二課堂可以很好地在課外實踐完善課堂教學,能夠幫助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因此,地方性本科院校可以針對不同學生學習英語的水平和層次,根據不同學生的差異,設定不同的教訓內容,并通過移動科技展現在學生面前。同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地方性本科院校要建立英語學習網站,建設英語社團,它能夠個廣播英語美文的讀物,使這些英語資質學習方法交叉使用,充分調動起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最大程度地延伸英語學習維度,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在信息化環境中,利用信息化技術,地方性本科院校和教師能夠幫組學生搜索對英語自主學習幫組比較大的信息,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提出建議,建立不同學生的英語學習庫,教會學生會選用英語材料,方便學生自學時反復使用。
3.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依靠移動科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信息化環境中,英語自足學習能力的培養不同于以往的教學模式,其更傾向于以學生為主體,在課下進行自主學習時,針對自己不懂的地方,依靠移動科技,以自身為主體進行學習。而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教師則承擔則設計者和引領人的角色。首先,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給予學生足夠的空間進行自主學習,當進行一段時間的自主學習后,教師應當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跟學生進行溝通,詢問學生利用移動設備進行學習是否遇到了困難,并加以指導和解決。其次,教師應當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重新設計教學方法,充分利用移動科技,設計出滿足大多數學生需求的教學方法,充分挖掘移動科技的價值。與以往的教學方法相比,這種教學方法更加靈活,更加能解決好網絡、教學課堂與課外輔導之間的關系。另外,由于利用移動學習設備進行學習時,學生很容易被網上的信息、游戲所吸引,因此,教師應當時刻注意學生的學習動態,防止學生沉浸在其中無法自拔,為了避免出現這樣的情況,教師還應當正確的引導學生。endprint
4.引導學生自己制定學習計劃,增強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移動學習中,學生學習成效很大一部分取決于自身的自主學習意識,學生是自主學習的主體。因此我們需要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質量。而在教學工程中,教師要將學生當成教學主體,改變以往以自身為教學主題的觀念,通過適當的方法,激發學生利用移動設備進行英語自主學習的愿望,充分發揮學生自身能動性,誘導學生樹立自主學習意識。同時不同的學生之間存在差異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對學生一視同仁,要針對每位學生的特性,采取不同的方法制定教訓方法,才能更好地在移動學習中,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自己制定計劃,并每隔一段時間地自己進行一次測驗,按照學習計劃進行自主學習,檢驗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的學習成果,做的好要繼續保持,詳細分析最近的學習狀況。
5.客觀公平的進行自我評價,不斷提升自身的英語水平。學生要充分利用地方性本科院校為他們自主學習所提供的網絡環境、移動設備。但是學生們不應該是利用這些設備打游戲或沉迷網絡。在進行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要向周圍不斷學習,參考移動學習帶來你的知識,參考他們的學習方法,完善英語學習方法,不斷提升自身的英語水平。并且為了改善學習狀況,學生要給自己個客觀公平的評價,以更好地狀態學習英語。因此,在英語學習告一段落時,學生可以對自己最近的表現進行一個評價,及時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及時糾正。這個評價可以自己給出,也可以請教師或同學幫忙,進而對下一步的英語學習做出規劃,從而使學生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明霞.高職英語移動學習的校本研究模式分析[J].才智. 2015(26).
[2]楊洪玉,孫川,周詠梅.基于智能手機的高職英語移動學習法探究[J].文教資料.2015(26).
[3]朱靜,洪華英.基于移動學習的高職公共英語“學與教”途徑探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09).
*本論文為湖南科技學院2015年校級教改課題“移動學習對地方性本科院校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研究”的結題論文。
作者簡介:黃雪梅(1985-),女,漢族,湖南邵陽人,碩士研究生,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理論語言學及大學英語教學。endprint